上周一条介绍dyson airwrap的朋友圈被刷屏,随后各种预售订单截图成为秀恩爱最佳选择,这种女性美发产品连没多少头发的男性都纷纷为此种草,在京东、天猫的dyson官方旗舰店,预售的信息一出,几秒钟就被抢购一空。在社交媒体上不少达人表示担心下手晚了,圣诞节就赶不上送礼。
为何这款还没上市的产品这么受人追捧?我们从三个纬度来分析,包括环境、产品、传播三个角度来尝试了解。
环境:从2013年开始,小家电每年以6-17%的增速,在所有家电的增长当中增幅最快,(数据来自中怡康)特别从15年开放二胎策略,再加上消费者对品质的重视,那些高科技、个性化的小家电特别是吸尘器、空气净化器、料理机、风筒等健康类小家电的增长犹为明显,得益于大环境的影响,以dyson为代表的小家电也迎来快速的增长。
dyson近三年的年均增长超过45%,中国市场去年增长达150%,这个英国品牌在中国市场也是除欧洲外dy最大的市场。
产品:dyson的产品不用多说,从吸尘器、风扇到吹风机都是神一般的爆款存在,我们不去讨论产品技术和质量专业问题,而是聚焦在这个产品最核心点,就是针对用户“job to be done”(需要完成的任务)去探讨。
过去的小家电产品最主要考虑的是功能和性能,至于用户有什么需要完成的任务其实并不在意,比如以前我家的电饭煲要做一个定时做饭的设定,设定几点吃饭就要去计算煮饭要多长时间,然后倒推回来几点开始煮,例如要煮一个小时,7点要吃,那就要设6点开始煮。这种方式本来就很不智能,我要几点吃饭机器自己去算几点煮就好,为什么要用户来去自己算时间呢?
回到dyson的产品,以吸尘器为例,为什么一定要拖着电线四处找插电的地方来吸?为什么只能吸地面不能吸别的地方?所以dyson的吸尘器就是轻便手持且非常方便更换吸头,以便于吸不同的场景。回到今天的美发棒,为什么一定要把头发卷上去?为什么一定要专业的人仕,如Tony老师这种发型师才能很好造型?这些都是客户需要完成的任务,在价值主张课程当中“job to be done”的理论就是产品围绕客户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当dyson的产品告诉我们,它的产品可以把头发自己卷起来,又用轻松吹发和直发,这时候用户就炸起来了:这不就是我一直想要的产品吗?
传播:不得不说dyson的传播堪称经典,虽然它也做电视等传统媒体广告,但做的最好的一定是它的社交媒体传播,那些网红达人、评测机构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有大量的直播、病毒视频,几乎每出一款新产品都会让那些追求时尚和科技的人士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看到,这在它的销量比重上就能明显看得出来,网络销售和线下销售几乎是一样,甚至网络销售还比线下高一些。
就连它的定价,也是一种极强的传播手段,当所有电吹风卖100出头的时候,dyson就卖2990,随便一个电风扇也要卖2-3000,这次的美发器还没最终定价,但预售已经抢购一空,众多网友自嘲:贵不是它的错,是我的错。
惊人的价格、网红的追捧,这些病毒一般的传播让不少新贵们纷纷打开钱包,并且买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晒朋友圈,这又更增加了dyson产品的传播性,让人感觉如果你还没买dyson的话,你就out了。
但以上这些就真的能让Tony老师下岗吗?
不一定,上周末一条除草dyson的朋友圈又一次刷屏告诉我们产品的真相并没有所介绍的那么好,更一度让刚炸起来的潮流人仕形成针锋相对的两派,其核心在于,dyson的核心技术真的能支撑得起这么高的溢价吗?
所有的矛头都针对发明家dyson老先生的黑科技马达,笔者手贱买了一台dyson的吸尘器V7,刚开始的几次使用感受还是非常不错的,但过了新鲜期后就会有大量的问题,首先机器虽然不重,但一直拿着机器吸尘也是很累的一件事,其次吸完之后的清理比用传统的方式麻烦多了,而且还经常清理不干净,最后一般家庭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就能顾人来搞好清洁,干嘛要自己搞呢?所以那台机器用了不到三个月,基本就放在一边,没人动了。
产品不好吗?不是,但产品还真没好到颠覆一切的情况,有人会说电吹风就不一样啊。在知乎上有大量评价dyson电吹风的帖子,无一例外的提到,过了新鲜感之后,电吹风并不比那些几百的好到哪里去,大部分都会有一时冲动并后悔的感受。
那就是dyson的产品不值得买吗?也不是,在家电行业那么多年的发展当中,dyson确实做出来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只是是否值这个价格,就要因人而异了。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却是被dyson吹走的。
最后我们做个小调查,你会购买dyson airwrap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