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名目众多,除了酱香型、浓香型两大酒类,还有馥郁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等等。当然这只是从口感上来区分。除了正宗口味的白酒,还有许多衍生类别,比如黄酒、保健酒等等,而时下保健酒正成为诸多酒企致力研发的一块区域。但入局者众,破局者少,能将保健酒产品做成特色的酒企少之又少。保健酒热度不减的局势下,该如何去跨越这一道道障碍呢?
保健酒行业热度不减,众企业纷纷启动保健酒战略
据尼尔森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新主流,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不仅注重享受型消费,健康消费也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其中,对健康食品较为关注的消费者占比高达62%。回到酒行业,保健酒已是大势所趋。作为保健酒行业的佼佼者,椰岛酒业在大健康产业的风口之下,携核心产品海王酒掀起一股蓝色旋风,受到市场热捧。
7月26日,椰岛酒业以“抢占新风口,把握新商机”为主题的行业招商会在河南郑州举行,受到众多经销商的关注;
8月10日,海南椰岛携海王酒150ML亮相2018中国高端酒展览会,一举拿下“2018中国酒业好产品”奖项;
8月16日,海南椰岛公布半年报,2018上半年海南椰岛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海王酒销售占比达64.33%,“蓝色风暴”火遍全国……
不仅是椰岛酒业,其他知名酒企的一系列“动作”也反映出了保健酒市场大好形势。
五粮液2013年成立的生态酿酒公司推出的添加多种保健食材的“歪嘴”,年销售额已经突破3亿,发展势头迅猛。今年7月19日,五粮液集团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院一中心”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根据协议,保健酒品开发将成为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茅台集团保健酒业今年4月份开始,启动针对全国的广泛调研,以谋求行业合作与发展。近年来,茅台集团越发重视大健康产业发展,保健酒公司旗下已经拥有茅台不老、古源、台源、茅乡等品牌矩阵,对市场的搅动作用明显;
泸州老窖同样高度重视健康产业板块,不断加码保健养生酒。从去年开始,泸州老窖收购养生酒公司,进一步加码保健酒行业,旗下已有滋补大曲和茗酿两张王牌;
……
从目前的整体格局来看,市场上主流保健酒品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一线白酒企业为背书的保健酒品牌,诸如茅、五、泸这样的企业;另一类则是专注于做保健酒的品牌,比如椰岛、劲酒。
行业发展不够充分,迎接风口还需破局
纵观入局企业,貌似整个保健养生酒行业开始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但是真正实现破局的企业却比较少,大多数中小企业营收维持在千万左右。这与本轮白酒大企业的迅猛发展形成一定的反差。保健酒行业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显露无疑。想要迎合大健康产风口,酒企还需要“对症下药”,跨过障碍。
从消费端来说,以前保健酒的消费也多以中老年群体为主,错失了消费潜力旺盛的中青年群体,产品与时下消费群体存在“不对口”的情况。如何通过品牌的塑造、产品的创新、精准的传播来吸引新一代消费人群是保健酒品牌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产品来说,首先,固有的“中低端”定位限制保健酒行业发展。保健酒产品无论是价格宽度还是高度远远无法与白酒相比。而这就造成了保健酒成为“走量”的产品,利润率低,没有规模效益。因此,价格的低端化成为影响保健酒行业的因素之一;其次,标准与规则亟待建立。保健酒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医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整个行业对于保健酒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业界没有对于保健酒明确的产品界定,造成很多并不具备保健酒特质或者一些具备药物特性的产品被作为保健酒来销售,既引起市场混乱又使得消费者对于保健酒的认知产生偏差。
从2016年开始,中国的酒类市场在经过了深入调整以后,已经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端白酒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快速复苏;行业互联网化越来越被行业重视;时尚、年轻化的青春小酒也成为了市场的新宠;同时,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加剧,健康化酒品开始被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而愿意走健康化产业这条道路的酒企,也需要在市场的调剂下,调整适合大健康产业风口的发展战略。着眼市场需求、扎根品类创新、眼界展望未来,方能在这场保健酒产业变革中立足。
来源 | 糖酒头条AP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