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致良知平台的学习群里,一位家人的功课突然让我心生共鸣。
这位家人在功课中说,因为就要到母亲节了,她给婆婆买了鞋子送去,饭后帮公公婆婆进行社保认证。本己眼老花的她,在婆婆4到5次的人脸认证失败后,她不耐烦地说了句“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呢,那么简单的眨眼、张嘴、摇头都不行,看老爷子一次就通过了。”结果引来她婆婆的一顿唠叨:“早点S了好了,老给人带来麻烦……”听了这话,这位家人心里一惊,赶紧安慰婆婆,终于在婆媳俩的共同努力下,又经过3次磨炼,完成认证。通过此事,这位家人不禁怀疑:电子科技,网上认证,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对老人来说真的是方便还是艰难?如果子女不在身边,老而无助的他们该怎样去适应,去生活?
现在关于什么都从网上认证、支付这一点,我也不断心生疑惑。
犹记得两年前,一次我去银行取工资,因为去得早了,银行还没开门。银行门口已经等了好几个人,听一个大约六七十岁的老人对另一个说:“人过了六十就该si了。你看啥也得从手机上,咱又不懂得,光指着年轻的,多么麻烦。”另一个老人也向他诉苦,说为了方便,女儿给他换了智能手机,里面存上了钱,结果有一次不知道他戳到了哪里,里面的钱全没了,后来他女儿费了好大的劲才要回来。义情期间,好多地方什么都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确实苦了很多老年人。
习惯了用手机支付,所以现在出门买东西,我已经没有了带现钱的想法。不止一次在菜市场上选好了菜却因为对方没有二维码而带来很多不便。一般没有二维码的卖菜者多是老年人,这样的老年人常因为买菜的没带现钱而丢失一桩买卖。有的老年人就算带着二维码也希望你用现钱买,因为二维码不是他们自己的,往往是儿子或者儿媳妇的。老人家辛辛苦苦种点菜出来卖卖,想挣个零花钱,却因为用二维码,钱进了儿子或者媳妇的腰包,虽说还是在一家人的手中,但再去到年轻人手里掏钱花,他们毕竟还很不方便。用微信、支付宝等网络付款,往往只是方便了有能力的人,不方便的还是弱者。
现在农村里还有一些孤寡老人,以及子女不孝不得不自己过生活的老人,他们年龄大,不会用智能手机,现在却是越来越多的事要通过网络,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网络面前,他们自我感觉就是些傻瓜,遇事不是找这个帮忙就是求那个帮忙,有时还不放心,所以常听这样的人说自己该si了。
我们在致良知平台上学阳明心学,阳明先生一直强调“利他”,可想想今天这位家人功课中所说,这事那事的都通过网络操作,有利的到底是谁呢?
我想,在这个网络逐步全方位掌控生活的时代,还应该有相应的政策,给这些处于过渡期的老人留一条方便的通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