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言风语1299:合作学习以四人一组为适宜
有的老师在组建小组时,为了便于统计和管理,往往把全班分为四五个小组,这样
小组数是少了,但是每组的成员却多了,课堂上讨论问题时,许多性格内向,成绩
不太好的学生就没时间、没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看法,根本融入不到讨论的氛围之中。解决这个困境的最佳方法是,在组建小组时最好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这样不仅距离近便于讨论,而且人数少,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看法。近几年的实践也早已证明,这是最佳的小组成员划分办法。
佐藤学认为,高年段的小组合作人数应该控制在3-4人,以4人为主;低年段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应该以2人为主,即成对学习。
小组6人每个小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假参与者”并没有真正参与。每组5人,学生的参与度有了一些提升,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是交流的时间过长,效率偏低。2人组的交流速度特别快,但是交流的质量下降了,比如解决问题很难实现方法多样化;交流的声音也小了,但结论的错误率提高了。3人组的交流非常充分,方法的多样化比2人组明显提升,交流的声音与4人组没有差别,交流的速度也很快;问题是结论的正确率比4人组低,特别是在同质构组时,如果3人的学习能力都偏低,几乎很难完成任务。反复验证后发现,高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外学习,3-4人最为合适。这就是佐藤学的观点。
佐藤学先生认为小组学习的人数应该控制在3-4人,以4人为主,最好是由男女生混合的四人组成。他说除此外,小组学习很难成功。
他认为“合作学习”的小组倘若是四人的话,谁都不是“客人”,谁都能参与小组的活动,没有明显的小组长与组员之分,拥有的更多的是学习共同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实践学习金字塔原理,即“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真正的学习是一种对话与修炼的过程,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多样的思想碰撞,产生并雕琢自己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原本就是合作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习是协同学习,相互教授,相互倾听。相互教授具有挑战性问题,符合学习本质。倾听他人的声音是学习的出发点,越会倾听的学生越善于学习。倾听远比发言重要。只顾自己说,只关注自己,就无法倾听与思考别人的语言,学习的本质就无法体现。我们会发现,很多小组学习中所谓的讨论,往往只是大家互相表述自己的想法而已,小组讨论只局限在了“相互说”,而不是通过听了别人的思考重组自己的思考。因为没有相互促进思考,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学”。有了思考的过程,“学习”才得以真正地发生。
此外,佐藤学认为,低年段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应该以2人为主,即成对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