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整理(书架太乱,就不要发图片上来了,免得影响大家的观瞻)最近的书籍,粗略算下来,自己的书差不多在两千本了,当然教科书除外。
简单的把经历罗列一下,然后试着写上些许感悟。
生长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普普通通的农村。小时候,特别是在五年级之前(当时五年级有升学考试,成绩好才能去读初中),能够找到的书不多,家里有的只是基本毛泽东选集,主要的功能也就是妈妈和奶奶所需要的纳鞋底的鞋底模子。当时能够找到一辆本杂志都不错了。
在五年级的时候,升学考试完毕,看的第一本故事书《瓦岗寨》(评书),当然在伯父家的哥哥姐姐送的连环画不算在书籍的范畴。
上课初中,没月的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和三十,学校所在的乡镇上有集市,集市上基本都有买书的,当时把很多饭钱都省下来,买的《上下五千年》和《世界语词典》(这本书买了,看不懂,现在觉得当时真是脑残),还有各种物理知识和人文故事之类的,当然很多都不是正版。在初二的时候,陆陆续续有了四大名著。
高中的时候,利用每周“放风”休息的时间,基本都是在县城的新华书店转上几圈,多少带上一两本书回来,当时记住了《闲敲棋子落灯花》(散文集),后来高二开始,一位老师的亲戚,在校园里面开始了流动售书车,每个月的零花钱基本都报销在此处了,唐诗宋词元曲,以及一些名著,大体上是这一时间购买和阅读的。
上了大学,逛书店更成了不可或缺的日常行为。
03年,毕业后,很多工资都花在了买书上面,电子商务流行起来后,当当,亚马逊更成了高阶会员,最近几年,年均购书额更是接近万元了。
总结起来的感悟,读书就像入了坑(之前写过专门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去翻开看看),很有趣,也很好玩,对自己的提升也是非常大的,在工作的重点选择关口,基本都把握的很好。
第二,家庭也基本养成了读书的氛围,这一点对小孩子来说,特别好,而且关键。小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终身受益。
第三,读书,特别是多读史书,对个人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深入思考、全面分析,都大有裨益。
第四,总是觉得房子小,是不是也算得上对工作的鞭策。
码字不易,欢迎点赞。
发布于 15:20・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