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南联大的趣闻,从三位校长说起

西南联大的趣闻,从三位校长说起

作者: 驿路奇奇 | 来源:发表于2022-11-21 13:47 被阅读0次

张伯苓的故事只是《大师巨匠:西南联大1937-1946》这本书的开场,蒋梦麟、梅贻琦、潘光旦三人,作为当时三校合并成西南联大后的重要领导人,当然也为这座学校的运营操碎了心。

就像北宋大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被冯友兰称为横渠四句的名言,对西南联大来说,其实算是互相印证。

以心出发,活下去才能传播、治学,而有了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为长久的和平服务。而且,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成大事者,小节同样重要。

就比如梅贻琦,他治学的态度是59.9分的课程也要重修,没有补考,真的是从点滴抓起。而他沉默寡言,即使喝醉了酒也不会胡言乱语,真的不愧于“酒圣”的雅号。

被徐志摩戏言“胡圣潘仙”(胡指胡适)之一的潘光旦,是大家眼中的“铁拐李”,单拐打篮球,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

而且,在多年的实践中,他发现培养通才的重要性,特别注意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渐渐地让大家认识到内在修养是比做学问更重要的事。

蒋梦麟更夸张,直接戏称自己是北大的“功狗”,原因就是他谦虚地认为自己做学问赶不上蔡元培,办事能力还是有的。这方面傅斯年和他有共鸣,觉得胡适也是学问胜自己一筹,办事不如他。

除了管理和理念,当时比较重视的文科类,当然是西南联大治学和研究的重头戏。这其中,疯子的吴宓和狂人刘文典让人印象最深刻。

他们一个是“哈佛三杰”之一,喜欢追女孩,甚至希望自己化身《红楼梦》里的紫娟,去爱护林黛玉。

另一个敢于跟蒋介石叫板,讲学问特立独行,没有陈词滥调,他提出《红楼梦》里元春省亲时,保留“花溆”,去掉“蓼汀”,就是替贾宝玉属意薛宝钗了。他还把写文章的诀窍总结成“观世音菩萨”,确实都很新鲜。

当然了,三百年来一人的陈寅恪、人间稀有的傅斯年和天真的吴晗等等,也都值得细细品味,碍于篇幅,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书籍或人物传记细读。

相关文章

  • 西南联大的趣闻,从三位校长说起

    张伯苓的故事只是《大师巨匠:西南联大1937-1946》这本书的开场,蒋梦麟、梅贻琦、潘光旦三人,作为当时三校合并...

  • 《圣诞快乐,船长先生》: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西南联大,名校无疑 四中十一班,一个连校长都不抱希望的垫底班级,到底如何与西南联大挂钩? 这是个构思十分精巧的故事...

  • 西南联大有位骑马来去的教授,很牛

    西南联大旧址杂记之三: 西南联大有位骑马来去的教授,很牛 1 西南联大旧址的模型教室,大概一般只有从大门一进去的这...

  • 西南联大启示录

    最近看了两个有关西南联大的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和《西南联大》,读了汪曾祺的《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现在仍...

  • 从西南联大说起(8.22头马演讲)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对西南联大是怎样的印象呢?对,大家的印象中,西南联大是抗日时期的中国顶尖学府,迁徙到...

  • 《西南联大》观后感

    带着三个问题看了纪录片《西南联大》,这三个问题分别是,西南联大成功在哪里?西南联大为什么这么成功?西南联大...

  •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3月14日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一部西南联大最佳校史:自由独立,烽火中不辍弦歌。 本书关键词 西南联大 ...

  • 纪录片《西南联大》

    2019.2.19 今天看了西南联大的第一集,被文人志士的勇敢坚毅所打动。久闻西南联大大名,今天才知道西南联大原来...

  •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这些卓卓生辉的师生们,无疑都有一种特点,那就是专注,对自己所学的专注。在那段时不时就遭遇敌人轰炸的...

  • 西南联大

    很多专家都说过这样一句话:西南联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南联大的趣闻,从三位校长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kw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