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因为第一章的过度比喻和玩弄文字,怒打2星弃坑。
所幸找了一个林奕含的专访来看,制作于2017年4月19日。自杀前8天。
洗掉了矫饰的尘泥,发现了坚实的内核。
除了极富意义的强暴主题以外,作者也额外强调了另一个重点,就是文学的巧言令色。
而这也正是我想说的。
①李国华方面:
(你是曹衣带水,我是吴带当风;都是你的错,你太美了;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懂吗?)
在或优美单纯或拙劣曲解的语言的掩饰下,李国华一次次的弯折着逻辑,以及少女的眼中世界。
语言是李国华的神油,是胡兰成的腻子和玻璃胶,弥合着他们思想体系里面的巨大裂缝,遮挡着缝隙之中的罪恶之花。
②作者方面:
作者说她是非常非常迷恋语言的人。她的文字游戏贯穿始终,初心未改。
语言是林奕含的刀,精巧又锋利。报复般的戳刺自己和读者,而读者在遍体鳞伤后,又在各种来源不明的自虐快感中迷失了方向,最终被剁成一摊烂泥。
文字真是可攻可守,亦矛亦盾。
现在是一个不缺乏美的时代,一个荷尔蒙、催产素、多巴胺主宰的时代。
文字在这个信息时代的价值,尤为突显。成为注意力经济的前锋,成为大众意志的直接体现,成为美的代言人,也成为罪恶的源泉。
那当我们无法预测文字把我们引向何方,此时是否需要在天空挂一双眼睛,时刻叮嘱我们,美不是正义,也不是逻辑,美只是心情,美只是美罢了?
如果能把万物的关联,祛魅除邪般的平铺直叙。因是因,果是果,用一幅思维导图,以树状的形式在巨大的幻灯片上将其铺展开来,那么一时间,整个世界就都醒了。
而信息过载的今天,美和逻辑却永远共同存在,永远互相扼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