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个决策者,精通所在领域专业知识,这个决策者就能够针对该领域问题做出好的决策吗?
实际上,决策者不仅要学习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习有关决策的知识。
一个系统的判断错误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偏差,代表同一个方向上的错误;一个是噪音,代表各个判断之间的分歧。
“偏差”,换言之(思维偏误)——这种偏差不是毫无规律的错误,而是“可预测的非理性”,是大脑中的思维定势。
在超过两百种认知偏差里,对判断力最重要的三类偏差分别是
替代偏差——是给了某些容易获得的信息过高的权重,给自己不了解的信息过低的权重。
比如你在街头采访路人,问他对2021的经济怎么看?他说:我觉得2021的经济不算太好,我家小店的生意明显不如2019年。他的错误就是替代偏差。
他根本没有了解全国的经济形势,又想回答你的问题,于是用“自家生意状况”来以偏概全。
替代偏差有各种形式,再比如当你评估频率的时候,最近发生的事件被赋予了过高的权重。地震或者恐怖袭击这类不常见的灾难发生后,人们就会高估这样的灾难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你对人生满意吗?人们会优先参考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心情好不好。
结论偏差——是只采纳自己喜欢的信息,忽略或者扭曲了自己不喜欢的信息。
这类偏差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他们是先有了结论,再去寻找能证明这个结论的证据,同时对不符合结论的证据视而不见。
阿那亚创始人马寅,在与朋友分享阿那亚过去8年的发展过程之后,意识到分享过程其实是自我美化过程,就是当你干成一件事后,对这件事的总结不见得是最真实的表达,我们所有的回忆到底是事实,还是想象,还是一种感受,其实我们已经说不清了。
绝对的客观只存在物理世界……就连马寅这样的大人物都在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掉入偏差的陷阱,可以想象,不自知的人一抓一大把。
过度的一致性——是让判断受到接收信息次序的影响,放大了初始印象。
假设你要招聘一位行政管理人员,现在这位应聘者的性格特点由四个关键词概括:聪明、执着、狡猾、无原则。我们假设把这四组词分别写在四张卡片上,你按照随机的顺序依次翻开卡片。
实验表明,如果你先看到的两个词是聪明、执着,你就会对他有个好印象,以至于后来看到狡猾、无原则也只能稍微修正你的印象。你会更愿意录用这个人。
反过来说,如果你先看到无原则、狡猾,后看到聪明、执着,你就会更不愿意录用他,你觉得这是一个坏人。
消除偏差的根本办法,是了解偏差。
除了了解偏差,你还得区分噪声,噪声也分为三类,水平噪声、稳定模式噪声和偶然噪声。
举一个比较明显的偶然噪声例子——假设你让红酒专家给一种红酒打分,他尝了一口,打了个分数 —— 过半个小时又尝了一口还是这个酒,他给出同样分数的可能性只有 18%。更令人吃惊的是,让同一个医生给同一个病例诊断两次,他给的结果也可能不一样。
偶然噪声都是临时发生的,是你自己跟你自己的争论。消除偶然噪声的最简单办法就是自己过一段时间再做一次判断,然后自己跟自己取个平均值。
所以,当面临重大决策难题时,不光要聚焦在难题上,还要兼顾决策科学以及统计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