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第一次见到陌生人,其实头七秒就决定了对方的评价了。
——罗杰·艾利斯
为什么我们的故事总是吸引不了读者?
看了斯科特·贝尔的书《这样写出好故事》,我恍然大悟!
那是因为我们的故事一开头就不好看!
现今信息爆炸的社会,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文章,很少有人能够耐心读完一部作品,如果这部作品在一开头就觉得不精彩的话。没人愿意听你一五一十地按照顺序讲故事,也许你的故事很精彩,但如果开头无趣的话,读者可能坚持不到最后。精彩的故事失去了展示的机会。
斯科特·贝尔告诉我们,好作品一定要有一个强劲的开头。
开头的第一小段,要有事情发生,这件事情要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他一探究竟。没有人会对平淡的事情感兴趣,我们平常的生活已经够让人无聊了,那还想再看平淡无奇的故事。
开头要吸引人,就必须要有动感,即要有不同往常意外的事情发生。用斯科特·贝尔的话说,就是要有“打乱一江春水的事件发生”。比如你写一名公务员,他平常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今天依然是九点上班五点下班,那就没有意思,不会有人想接着看下去。如果这个公务员在凌晨三点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他脸色大变,匆匆忙忙离开了家......这样读者就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三更半夜干什么去?
出现的这件事情,绝不普通,它可能会对主人公造成一定的威胁,生命上的,或者职业上的,哪怕是心理上威胁也可以。有这样的威胁才会让故事继续下去,要是没有这样的威胁,那么主人公完全可以继续睡觉,不用三更半夜离家出走。
接下来的第二小段,要继续有精彩的情节,不断有冲突发生,这样才能绷紧读者的神经。我们不妨给主人公找一个强大的对手,对手越强大,读者就越同情主人公。一个大人轻松打倒一个小孩,没人喜欢看,人们喜欢看一名小孩是怎样打败一个强壮的大人的。在读者对主人公产生同情的时候,就希望看到后面的结果,这样才能牵住读者到最后。相反,读者对主角不同情,就不会在意后面发生的事情。
斯科特提供了四种方法来激发读者的同情心:
第一:危机。让主角面临危机,对自己的生活、职业、甚至生命造成威胁。
第二:困难。主角要面对不是自己造成的苦难,比如路人随意扔烟头烧了他家的房子。
第三:弱者。主人公是个弱者,受到欺压,可他要挑战强大的人或者事。
第四:脆弱。如果感觉主角随时都可能被击倒,读者就会替他担心。
一般人在讲故事的时候,往往喜欢先介绍故事背景,或者描述主角的外貌性格。这种写法也许是学术论文的标准模式,却是写故事的大忌。斯科特在文中讲到,有三种开头方式会劈头就拖累你的故事:
第一种,过度描述。如果故事开头主要都是描述,就少了动作,少了行动中的角色。虽然开头要稍微描述地点,但篇幅应该保持简短,并融入到开头的动作当中。如果情节需要描述场景,那至少加入一个角色,推动故事前进。
第二种,回首过去。故事是向前推进的,如果一开头就丢出背景故事,感觉就是在拖延时间。
第三种,没有威胁。好小说应该始于某人对威胁的反应,并描写他如何应对,请马上让读者看到开头段落的扰乱事件。
“不要花时间让引擎暖机,要让故事从第一句就开始!”
所以,精心地为你的故事打磨一个精彩的开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