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群里听到这样的分享:
世界上所有的成功学和鸡汤文作者加在一起都不配给叔本华提鞋!这是读者看完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后给出的评价。
在西方的哲学史上,尼采是叔本华的超级迷弟,弗洛伊德在他的启发下,写下了《梦的解析》。
如果你是那种常常对生活感到失望的人,那么他对你的理解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
关于人性,所有人平常和人相处最大的愿望,就是要证明自己胜人一筹,痛苦和无聊是两种对立的情绪,生活的艰辛与匮乏产生出了痛苦,而丰裕和安定就产生无聊!
关于傲慢和虚荣心,傲慢是确信自己在某一方面具有卓越的品质,而虚荣心是令他人“确信”的欲望。
关于爱国,一个人只为他的国家而骄傲,那正说明他自己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否则他就不会渴求与千万同胞共同分享那份资本!
翻开每一页,叔本华用最直白的文字,拎出瑟缩的人性,就像全世界最孤独的人站在一起,听他念出每一个人心中的大海和地狱!
哲学家没有传奇,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孤独的生活会代代相传,而你我平庸的自传,都应该是骄傲的绝版!
《人生的智慧》作者简介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出生于德国但泽,双鱼座。
父亲是一位富商,性格易怒忧郁,后因溺水去世;母亲是作家,与歌德、格林兄弟等文坛名家熟识。
21岁到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23岁弃医从文,进入柏林大学学习;30岁,他的旷世杰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反响平平。对此,叔本华异常悲伤,“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63岁,他的封笔之作《附录和补遗》出版(《人生的智慧》即取自这部著作),声名鹊起。
靠继承父亲的遗产,叔本华一生过着隐遁的生活。
1809年初,21岁的叔本华对歌剧女演员卡洛琳娜·雅格曼一见钟情,然而女神却另有所爱。他情路坎坷,终身未婚,晚年陪伴他的只有一条叫“世界灵魂”的卷毛狗。
72岁,叔本华因肺炎死在餐桌上,他的临终遗言是:希望爱好哲学的人,能客观独立地理解他的哲学。叔本华死后,其所有财产都捐献给了慈善事业。
尼采是叔本华哲学的继承者,他说:“我一翻开他的书,就好像马上长出了一对翅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