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被打就打回去?这是一个问题!

孩子被打就打回去?这是一个问题!

作者: 林何凤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21:08 被阅读95次
孩子被打就打回去?这是一个问题!

任何论点都不能与具体的情境割裂开来,比如,孩子如果被打了,就一定告诉他打回去。不断转发这个论点的家长们说,这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倡导的。我觉得有疑问,去看了原视频,视频中李教授说此论点的情境是她自己的上幼儿园的小孙女,有一个喜欢她的男孩子会抱她,并且把她摔倒,她就教孙女说,下次发生这样的情况,就拽他耳朵,强令他放手。

孩子们之间发生了冲突,该怎么定义是否是攻击?又是否应该反击?既要看发生了什么事,又要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性格特点给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仅仅是一句“打回去”简单粗暴地对待一切问题。

攻击行为(aggression)指的是一种意图伤害他人而且令被伤害者尽力逃避的行为。请注意,这一定义是根据实施行为者的意图来界定,并不是依据后果。也就是说,没有造成后果的攻击行为比如并没有击中目标的踢打行为,也是攻击行为,因为行为者有有意伤害的意图。

一岁以前的婴儿是没有攻击意图的,虽然他们偶尔也会愤怒,也会击打他人,但他们没有伤害别人的能力和主观意图,更多的是表达情绪。一岁到两岁,孩子们之间因为玩具的争夺而导致的冲突会越来越多,这时,绝大多数孩子有了工具性攻击的行为。(攻击行为被分为两类,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指行为者的主要目的是伤害对方;工具性攻击是通过攻击他人达到其他目的,比如占有玩具。)

因此,生命早期的攻击行为并不意味着孩子会成长为一个暴力倾向的人。事实上,这些行为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是幼儿学习如何不使用武力解决问题,达成合作关系的过程。2岁以后,很多孩子学会了采用协商和共享的方式来解决冲突。

3-5岁以后,孩子们就更加不愿意使用身体攻击了,取而代之的是嘲笑、说坏话、诽谤等等语言攻击的方式。心理学家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婴幼儿的争斗都是由于食物或者玩具引起的,多数是工具性攻击。

孩子被打就打回去?这是一个问题!

除了年龄差行,攻击行为还表现出很明显的性别差异。通常,三岁以上的孩子中,男孩比女孩更具有攻击性。研究认为虽然有生理因素(雄性激素分泌),但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社会对男性攻击性的暗示和宽容。一个有攻击性的男孩有可能得到父母的赞赏,而女孩子有可能得到的则是责骂。实际上,孩子们的攻击性或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男孩子表现出外在攻击性,女孩则有可能更多的是内隐的敌意和嫉妒。

实施攻击以及对待攻击的方式还和孩子自身的气质类型有关。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攻击行为的反馈也形成不同的强化和负面强化作用。一概而论地让孩子反击而不考虑个体差异,显然不是一个客观的态度。

通常,爱运动,自尊自信,健康的孩子在同伴中受欢迎程度较高,较少受到攻击。共情能力比较高的父母,即使自己的孩子有攻击行为或者受到攻击,也能够较好地处理自己及孩子的情绪,因而更好地处理冲突。为人父母,真是需要终身学习,而不仅仅是断章取义,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孩子被打就打回去?这是一个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被打就打回去?这是一个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pr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