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7日下午,我在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组织的薄改项目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上,再次蹭了王彩琴导师的课《素养时代初中英语课堂的“变”与“不变”》。我发现最近三年我跟着彩琴导师蹭课,她一直都在变,每一次我蹭课的内容都不一样,题目也不一样,和那些一个课件讲遍全国的专家比起来,我觉得彩琴导师才是真的学者。她变的原因是因为她骨子里要为中原大地培养优秀英语教师的初心和情怀不变,她对老师们的殷切期望不变,她对课堂的热爱与敬畏不变。
彩琴导师让现场的老师每人列出1-3个自己课堂上的“变”与“不变”,想引发大家对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认真反思。这是个非常好的任务。回顾一下自己走过的教学和教改之路,我列出了自己的三个“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7052/ef6fc2f82af5f57a.png)
第一个变化:由不知道教学大纲为何物到认真研读课标
1997年我信阳师院英语教育专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我根本不知道有教学大纲,我所接受的培训就是学校英语组老师们的口传心授,每天去听学校老教师的课,听组长的课,比葫芦画瓢,老教师们倾囊相授,让我很快入门,三年完成了从新手教师到成熟教师的转变。我心中没有教学大纲,从单词到短语到句子,把课本认真过一遍,要求书上的内容学生都会背,课堂上让学生表演。第一届学生中考时,成绩在新乡市53所学校中排名第三,随着教研组长离职,我这个入职三年的青年英语教师竟然成了学校的英语教研组长,我真的很感恩学校给我的机会,感谢刘彩云校长对我的信任,因为有了这个身份,我有了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我有了看外面世界的机会。也认识了原教研员周凤敏老师。
2003年新教材培训,教研员周凤敏老师让我作为新乡市的教师代表去参加在郑州举行的培训者培训,培训完了以后再来给新乡市的教师培训,感恩她给我的机会,让我开始研究教材,学习新教材的新理念。2011年版课标发布后,我开始认真研读课标,对照课标确定我每册书要讲的重点和难点。也感谢新乡学院陈锡林老师的信任,他给了我机会,我结合课标分享了自己在听说课,阅读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并分享了自己结合中考题任务型阅读和语篇填空,用课标指导教学的具体做法。这四次分享让我养成了学习课标的习惯。
2022年4月新版课程标准发布以后,教研员李晋娴老师给我们分享了电子稿,我和老梁第一时间花钱复印了一本。主动自觉学习新课标理念,多次来河师大蹭课,听彩琴导师解读新课标。多次点开彩琴导师推荐的链接,参加网上各种新课标培训活动。依托中原名师李朋云工作室,学习很多先进的理念。由于得到了王彩琴导师的引领和李朋云老师帮助,让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学习都走在了前面,所以才会有我根据新课标理念设计的两个作业在省市级的评比中都获得了一等奖。两个课题在省市级获奖。在彩琴教授的推荐下,我有了去河师大国培班分享的机会。在朱文丽老师的赏识下有了去新乡学院再次分享的机会。
这个改变让我懂得了学习课标的重要性,彩琴导师说,思多远才能行多远。用理念指导实践,才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第二本变化: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以前教材就是我的全部,我除了教材、教材和辅导学生用的卷子,基本上不读什么别的书。我规规矩矩,一步一个脚印,凡是书上的东西都要教,凡是我教过的,我都要考试一下看学生掌握了没有。凡是学校发的资料,基础训练什么的,也都一题不漏地讲,那时候还让订报纸和卷子等教辅材料,我们也是能订的都订,能练的都练,甚至还再额外给学生印一些卷子。因为写字太丑,我在组长的帮助下学会了打字,并成了学校了第二个会用电脑出卷子的老师。我真是太疯狂了。
现在,我的课堂不再局限于教教材,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我的素材。网络中的英语歌曲和视频,英语报纸,英语绘本,英文电影,英语动画片等等都会出现在我的课堂里,目前我在七年级已经完成了五个绘本的阅读,这学期带着学生学会了三首英文歌曲,并在学唱歌曲中让学生去体会音的省略,浊化和爆破等等。教材上的内容我觉得不合适或者没必要就不再讲了,我觉得重要但教材上内容较少的语音,我又从网上买了书和资料进行增加。
这个改变,让我的课堂变得丰富而又鲜活。
第三个变化:由育分到育人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以前的我非常在乎学生的成绩,自己的教学成绩在全校的排名,因为我需要考核分来为自己的职评创造条件。所以,我不会管学生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我只要我自己愿意,我自己喜欢。凡是要考的,我都是要教的,凡是我教的,学生必须会。
而现在,我更关注的是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能否体会到英语学习的成就和快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他们能否从我这里学到方法,并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他们能否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会一些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学会热爱生活。
我开始以研究者的心态来看待我的课堂,我的教学,听说读写都是我要研究的对象。教书、学习、思考、写作和研究,让我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这个改变,让我赢得了更多学生的尊重和喜欢。从老杨到诗云姐。我这个快五十岁的老阿姨竟然还收获了一波十几岁的粉丝。
三个“不变”是什么呢?
第一不变是对课堂的敬畏。因为对课堂心存敬畏,所以不敢有半点马虎。每天备课时遇到发音拿不准的单词,我必查词典或手机,并跟读。备课时先写教案,再做课件,上完课写反思,这个习惯坚持了27年。
第二个不变是对待作业的态度,始终是全批全改。只要有布置,必须有批改,有反馈,有纠错。一个学期我能用掉12根笔芯,不是布置得多,而是我批得太勤,也太认真。
第三个不变是对学习的态度,始终待他如初恋。朋友圈推荐的公众号,听讲座中提到的书籍,芹菜园读书社分享的书目,都是我要学习的对象。阅读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给了我一定的专业底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7052/af9ad7d4a8e7bd87.jpg)
“在教中学习,在学中研究,在研中发展“是彩琴导师在讲座最后对我们每个英语老师提出的希望。我是彩琴导师芹菜园读书社“阅读、反思、行动、提升、快乐”这一理念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在阅读中反思,在教学中反思,并积极行动,开展研究,并最终让我获得了成长,提升了教学品质,也带给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彩琴导师讲课中还有一幅图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Change和chance,只有改变,才会带来新的机会,新的成长。也真心地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7052/d7119dcda2daa7ef.png)
的变化中捕捉机会,收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