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海胆》的第一篇,《和李安一起午餐》。
这本书的作者雷晓宇,是李安的超级粉丝。一部《卧虎藏龙》,她从20岁开始看,之后十几年一直重看,每次都看出以前“从未发现的新东西”。她说,“《卧虎藏龙》是个大千世界,里面什么都有。”
这是个正宗粉丝。
而李安,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看他面容声色礼貌,仿佛最不可能的职业,就是“导演”。
导演是什么?
是锋芒,是斧劈刀削的大手段。他(她)必须运筹帷幄,必须生杀予夺。他制造逼真的幻境,让人心甘情愿在两小时的黑暗影院里,坠入欢乐的激流或悲伤的渊薮。
说到电影院,这些天,读到一个有趣的说法。
说的是,西班牙某处古老的岩洞,刻着野牛壁画。经考察发现,部落人群并不住这儿,只是定期回到岩洞,对着壁画,庆祝成功捕获野牛。
在古代,要捕获大型动物,只能靠合作。但面对疯狂的野牛时,人们的第一反应,一般是恐惧和逃跑,所以猎人们必须学会控制恐慌,训练情绪。于是这个部族,会定期回到岩洞,举行仪式,去“演练自己的感情”,体验“激烈、可怕的情绪”。
黑暗,火光,壁画……“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壁画就是动画片的前身,这些洞穴就是最早的电影院,只是少了爆米花和免费停车场”。
更深刻的一句话是,
“如同洞穴人一样,我们的生存取决于控制痛苦情绪的能力”。
原始人的洞穴,现代人的电影院,甚至镶嵌着彩色玻璃的幽暗教堂……似乎都植根于同样的心理起源。
2,
讲完这段插曲,回到《和李安一起午餐》。
李安在访谈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其实我拍《色戒》,我根本不是要拍王佳芝的故事,也不是拍郑苹如的故事,我要拍的是张爱玲,我也是拍我自己。”
“根本不是”——这样肯定,带着些任性的语气,和李安平时在大众面前“老好人”似的形象,很不一样。
“拍我自己”很好理解。说到底,每部作品,都是创作者本人在说话。
我反而是第一次看到李安明明白白讲,他拍的是张爱玲。
《色戒》的小说原作,是张爱玲很短的短篇。记得我初次看时,很快就掠过了,故事很“淡”,情绪很“平”,完全没有《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第一炉香》这些故事与用词,给我的奇异之感。
1950年,她30岁,《色戒》完稿。然后不断改写,33年之后,才同意它被收录。
《色戒》手稿熟知张爱玲的读者都知道,这个看似蜻蜓点水的短篇,有太多作者的影子和留白。谬误、哑然失笑、荒唐、悲哀、飞蛾扑火、个人湮灭、女性主义……任何相反的人马,都可以从这些角度,对这篇故事进行攻讦或维护。
李安说:“她几十年改来改去,最后藏起来的东西比写出来的多。”
他还说:“张爱玲就是一个小女孩在闹脾气,她缺爱。”
小女孩,闹脾气……没人这样形容过张爱玲,而李安原谅和理解她。他拍了她写的一个故事,拍出了故事里藏着的某种永生的孤独、迷茫、冲动和自我毁灭。
为什么张爱玲这么大的魔力?为什么人们不断地谈论她、呈现她?
因为除了作品惊人的美和才华,她的笔触是锥心的,是真实的。她没有一丝伪饰,没有一丝故作的热情,没有一点点余地。“冷眼看世间”,她笔下的世界和人际关系,全是下着雨的荒原,一个人兜头走着也好,彼此热情寒暄也好,其结果,都是一身不舒服的风湿症——不明显,不抓马,但确实无可奈何,摆脱不了。
她终其一生,都在躲避这个世界——或者说,以天性的冷淡,无意中挑战着整个世界。
3,
说到《色戒》,有个巧合,是关于演员汤唯。
李安说:“之所以会选汤唯来演,是因为我见到她,和她聊天,她简直就是张爱玲灵魂附体。她也是那种会做傻事的女生。也有别的好演员,都是比较从容的样子,一脸精。”
《色戒》8年之后,电影《黄金时代》上映,讲述民国另一位女作家萧红。
导演许鞍华,也选择了汤唯。
真是有趣啊,民国时代最有才华,文风相反,我最喜欢的两位女作家,张爱玲和萧红,都归结到汤唯身上。“她是那种会做傻事的女生”,《晚秋》中的汤唯,汤唯的张爱玲,汤唯的萧红……
翻出我以前写的一段话,“最爱张爱玲与萧红,民国时期两大‘天才作家’和‘古怪女生’。其实所谓古怪,只是她们无法被世俗标准摆布和审视,她们是强烈存在的个体,耀眼甚至刺目。”
写到这里,越来越觉得,这么多相似的人物,纠结重合在一起,真是奇妙。
比如《和李安一起午餐》中,李安对雷晓宇说:“拍《红楼梦》太难了,得先拿张爱玲练练手……因为张爱玲是曹雪芹最像样的传人。”
比如许鞍华,除了《黄金时代》的萧红,她已经拍过两部张爱玲的小说,一部《倾城之恋》,一部《半生缘》——都是张爱玲的重量级长篇作品。
而《半生缘》的成功,选角占一半原因。
吴倩莲的顾曼桢、梅艳芳的顾曼璐、黎明的许世均、葛优的“反派”角色祝鸿才——他们在电影里的行走与气质,让《半生缘》恍若水中花,生动摇曳起来。
所以我知道我最后要说什么了。
梅艳芳(顾曼璐)和吴倩莲(顾曼桢)4,
是的,这一次,许鞍华要拍张爱玲的《沉香屑 第一炉香》了。这是张爱玲22岁时写的第一篇小说,第一篇,就那么老辣周全。
据说女主角,选的是主演过《七月与安生》的马思纯。
然后,马思纯在微博上晒了“《第一炉香》读后感”,引发热议。因为她的感受,是满满的“青春疼痛体”,例如,“爱不是一个人的卑微,而是两个人的勇敢”……这和原著的传达,和经典作品对读者的“期望值”,都相距甚远。
想起前段时间,网友们集体怼一套丛书,它把沈从文、鲁迅、俄国诺奖作家等人的作品,分别取名为:
《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
《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
《我的青春是一场烟花散尽的漂泊》
……
能说什么呢?
只能给营销部门隔空喊话:“喂喂,请有点信心,年轻人不一定只看得懂‘沙’和‘烟花’的……”
虽然马思纯的读后体验,也是“沙和烟花体”。但好在导演是许鞍华,有经验,会知道怎样激发演员吧。
就写到这里吧。
《和李安一起午餐》、西班牙原始洞穴、电影院的功效、张爱玲的作品、萧红的黄金时代、汤唯一个“会做傻事的女生”、拍好了《半生缘》的许鞍华……
我喜欢这些人物和事情。用文字记录的同时,我似乎也在尽力和他们对话。讲述和表达,是一种乐趣。
缠缠绕绕,是为梳理。
the end
微信公众号:浅水芳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