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年,说中国——中国面人之艺术

中国年,说中国——中国面人之艺术

作者: 不断长牙齿的大猫 | 来源:发表于2023-01-27 21:04 被阅读0次

    中国面人,也称面塑、年模、面花。

    中国面人,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中国民间工艺品。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

    中国面人,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中国面人,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面人,即:捏面人,真正始自何时,已不可考究。但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

    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人也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谓之为“果食”。

    而中国民间对捏面人,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三国孔明征伐南蛮,在渡芦江时,忽遇狂风大作。机智的孔明,随即以面料制成人头与牲礼模样,来祭拜江神。说也奇怪,部队安然渡江,并顺利平定南蛮。

    因而,从那之后,凡执此业者,均供奉孔明为祖师爷。

    中国面人艺术的特点:

    1、颜色丰富;

    2、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3、材料便宜,制作成本比较低廉。

    面塑艺术的特点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泥塑的步骤);还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

    经过面塑艺人长期摸索,面塑作品——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同时体积小、便于携带,因此为旅游者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

    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而交口赞誉,称面塑为:“中国的雕塑”。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源流长,早已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它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是: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捏面人——以人物为造型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很多,如:泥人、绢人、鬃人、糖人、木偶等;再一种就是面人。

    中国面人,是从食品演变而成工艺品的,古代面人是“面果”的一种。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孟元老明确说明的这些原料,都是能吃的,并谓之为“果食”。

    到明代称面果,有点像天津人过年蒸的刺猬、老鼠。

    到清代,百业发达,面人也成了观赏品,小贩还走街串巷,背着柜子,现捏现卖。

    捏面人,原来路子、风格不同。

    以北京为例,有:专捏历史人物或神佛的,如“面人汤”(汤子博);有:专捏“三百六十行”和清末民初市井人物(如《大美人坐洋车》、《大娶亲》的,如面人郎(郎绍安);还有:专捏小人的“面人曹”(曹仪策)。以上三家,都各有传人。

    街市上,捏的卖的都是“大路货”:孙悟空、渔樵耕读、黄天霸、摩登女郎等,易捏好卖。

    面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塑。

    用于收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用澄粉、生粉等制成。

    民俗,使民间生活,充满了神秘和乐趣。

    大的如:岁时仪礼的活动,若比作人们生活节奏高潮的话,一般的交往礼仪活动,自然使每时每刻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面塑的参与,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如:新房起架,上梁大吉,画八卦,贴贺联,点灯放炮,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做好:花桃、花馍来庆贺,谓之“扶梁”。

    新房落成,乔迁入居。当新麦上场,要磨一斗白面做雪白的大贡,油炸出各种精巧的面花,酬谢五土,恭请土神安家,保佑金梁玉柱,千年永固。

    七月七乞巧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共诉衷肠。织女巧手,早已成为人间妇女崇拜之偶象。于是,每到这一天,姑娘媳妇们,要吃面做的“顶针”、“针线笸箩”,期望自己心灵手巧。

    八月十五中秋节,月饼成为人们传说的食点。在造型纹样上都精巧别致,赏心悦目,当称面塑艺术别样之花。

    新媳妇过门的第一年,娘家要给女儿送羊羔馍。穷人家送几个,富裕一点的人家,要送十几个乃至几十个。都配成套,与生命意识、生殖崇拜、或与之相关的造型和图案,都非常之多。

    虽然面人的制作方式,比较简单,但是,它却是一种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并具有很高的传承意义。

    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现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面塑作品,或婀娜多姿、衣裙飘逸的美女、或天真料漫的儿童,以及各种神话故事、戏剧、历史人物,置于精致的玻璃框内,就成为人们喜爱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读书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年,说中国——中国面人之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ys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