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张帅VIP的第0084篇推送
正文共:3696字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有春节才算是正式的过年。所以还是习惯性的把年终总结放到这一天来写,因为生活需要仪式感,按照中国人自己的说法叫做“应景”。值此新春佳节之日,对过去的一年做个总结,对新的一年做个展望,为鸡年画上个圆满的句号。
我的思维是非常肤浅的,因为虽然一直很努力,但是对于很多知识因为无法自成体系,故只能结合着自身的生活和工作的体会简单的写一写了,希望不要贻笑大方。
这一年,我们感受到了政策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这个影响大到我们再也无法忽略或者无视了。
一、税务改革
2017年关键词:减税? or 加税?
“金税三期”的上线,让我们意识到了国家税改的决心。这一套系统代价不菲,但是同样也会给国家带来不知道多么高的税收。金税三期可以监控每一批货物的进和出,比如A从B公司买了10个茶杯,是5块钱每个买进来的。然后以10元卖给C公司。这样涉及到三个公司的进出,A要开给B10*5=50元的发票,B要开给C10*10=100元的发票。数量严格对应,单价一清二楚,利润税收完全明明白白。
当然,这种政策本来就是应该执行的,限于原来的系统水平低,现在国家进一步补全了漏洞,偷税漏税将无所遁形。而对于很多非正规经营的公司,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国家在逼着你去正规运行!
当然,这个政策没毛病,毕竟诚信经营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税率合理的情况下。目前国家的增值税是17%,企业所得税是25%,如此高昂的税务是中国同比历史上最高的,也是目前全球最高的。
打个比方,比如我今年采购了1000元,卖出去2000元,那么增值部分1000元就要给国家交170元的增值税。剩余部分830元,如果没有合理的成本冲抵,需要再给国家缴纳25%,也就是830*25%=207.5元的企业所得税。这两项合计377.5元,占总利润比37.8%。
当然很多企业会有各种合理避税的方法,只是就像猫和老鼠一样,漏洞越來越少,企业越来越难。就以2017年针对建筑企业实行的税率改革,直接将很多中小型建筑企业“改革”到了转型或者破产之路。
2018年关键词:倒闭 and 转型
目前美国已经率先减税,吸引大量资金和企业回流。值此,全球减税形式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但是高概率我们是肯定不会减税的,这从人民日报的文章中可以管窥,甚至还可能增税。因为目前缺钱,而且缺的非常的严重。当土地财政政策正在日益式微之时,政府也在努力去寻找新的方向。只是,税收作为支撑维稳和军费以及地方发展需要,在没有新的经济收入形式出现之前,就不要指望减税了。
所以,未来有理由预测:一些低利润的企业(商贸行以及制造型企业为代表的)将渐渐被迫转型或者消失。又或者苟延残喘艰苦度日,直到难以为继。
二、经济政策
2017年关键词:钱荒
我虽然很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习惯于把春节前要钱当做一个传统。所有钱都要到春节前要,好像春节前就一定会有钱一般。然后,我们就发现,今年春节要钱特别的难。以建筑项目为例,几乎所有项目都缺资金,让人不禁缅怀2008年那4万个亿带来的好日子。
制造业同样如此,很多制造企业因为资金问题陷入难以维系的境地。银行断贷,采购商不按时支付货款的事情更是屡屡发生,这在传统型企业中屡见不鲜。
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原因是因为国家的“印钱政策”。看一下下边这张图,是国家M2近年的增长速度,也是国家印钱的数量。
如果说一个国家每年创造1万元的财富,而印钱2万元,那就意味着你的钱在贬值。可能很多人会问,既然印了这么多钱,并没有感觉到特别明显的贬值啊!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很多产品比如粮油等是国家控制价格的。一旦当贬值直接表现在人们日常使用的产品时,那说明国家调控手段已然失效,已经非常麻烦了。第二个原因则是房地产的原因。
资本是逐利的。国家在过去的时间里,通过不断的印钱应该说“计划”出了非常“稳定甚至经济繁荣”的十年。但是,这一切都是表象的。在以土地财政和房地产财政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形式下,房地产行业(包括相关材料建筑业等)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深不见底的“黑洞”,疯狂的吸引着印出来的钱。这就是为何房价一直在上涨,而其它物价还算在接受范围内。
同时,因为房地产的“吸血”本质,大部分钱没有流入市场,而是同时裹挟着老百姓们的巨额存量财富,进入了这个“洞”中。老百姓买房子后,有了“资产”,但是没了“资本”。前段时间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让我们领略到了真正的房地产的危害本质。你以为有房子就代表是富人,而实际上是房子让你“未富直接致贫”。房子夺取了无数人的未来,无数人的生活品质,还有无数人的青春甚至一辈子。
所以,过去的一年是银行很难过的一年,也是绝大多数房地产很难过的一年,也是很多购房者很难过的一年。这一切都是因为“印钱输血”的方式已然失效!池子的总进水管调控能力已然失效了。
2018年关键词:继续钱荒,甚至更难。
土地财政虽然目前在很多地区依然是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方式,但是我们同样看到靠土地财政已然无法继续维持财政收支平衡了。所以我们看到了政府的一些尝试,比如“租售并举”政策,又比如“抢人才”的政策。
但是意识到了不见得就一定可以改变,否则也不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了。巨大的惯性,不是任何个人或者组织能轻易用手刹可以刹住的。想想火车的刹车系统就知道了,一辆300km每小时的高铁,想停下来需要很久。
所以,2018年,所有企业必须勒紧腰带过日子了。贷款很难指望(除非你是大国企或者信誉良好背景良好的巨型私企、外企),原材料不断上涨,人工成本不断上涨,销售价格很难指望大幅度提高。中间微薄的利润,是否能够让你苟且度日,拭目以待吧!
政策变化如此鲜明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那应该怎么办呢?
三、主动选择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市场上,中小企业就是那群“鸭子”。大的经济政策或者行业变革,永远都是会先作用或者先产生在最底层。第二大段,我之所以用“主动选择”这个关键词,其实就是想结合传统企业和网络营销思维指导下的企业来说说未来的企业选择。
我们知道,不管企业怎样,市场需求就摆在哪里。就像不管怎样,全国人民都要吃饭。这就是市场!市场既然一直在,那就意味着所有企业都有可能在里边分杯羹。而能分到多少,则纯粹看企业的本事了。
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传统型企业借着政策的东风,曾经自由翱翔在天空。但是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一头没有翅膀的“猪”,而今风停了,你才发现自己不行了。这个时候你肯定要恐慌,因为你在不断的下坠。
看看现在活的好的企业BAT、华为,几乎都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企业。销售的互联网思维,制造的互联网思维,采购的互联网思维,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优质的核心因素。很多企业虽然知道已经很晚了,但是意识到了以后,就马上尝试去改变。虽然也会走很多弯路,但是路对了只要坚持下去,相信做好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和很多传统企业接触下来,其实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很多传统企业(包括国家亲儿子的国企)自诩很牛,刚愎自用抱着老黄历不肯改变。机制僵化,沉疴日久,积重难返!如果没有高层的求变意识,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互联网时代,市场变化多块啊,快到2-3年就已经改朝换代了。就像“印钱”如此百试不爽的政策都会过时一样,只有“改变”才是永远的“不变”。
四、把身体锻炼好,熬过最难过的这两年
前一段时间,康波曲线又火了。我个人对这个经济理论特别信服,因为这个判断整体我是挑不出啥毛病的。理论预测,直到2025年,全球经济都在水深火热中,而2017-2019年是资本逐渐走低的时期。
这不,2018年开年,全球股市就狠狠打了所谓“回暖”理论的专家们!
从整体讲,我的个人预期特别的悲观。2018年,从上到下说,国家印钱已经起不了多大作用,房地产政策难以维系,房价要开始下降(魔帝都等个别城市不在范围内)。银行的资金池没有“水”放进来,只能压缩额度。市场流动性在未来两年会越来越差,钱越来越缺了。大家一起抱团取暖过冬吧!
未来两年,如果你正好兜里有钱,千万不要乱花,因为现在的坑太多了。你没看到那么多的风投有多谨慎吗,难道你以为自己比这群“人精”还要精?持币过冬,因为各种资产都在下跌过程中,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能够抄底。
对于我个人来说,2018年有两个计划,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健身。一个季度的计划已经制定好了,秉持着说出来就做不到的原则,就不透露我的具体目标了(不过,我会把过程和结果通过文章写出来了,所以请持续关注哦)。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只有坚持到最后的才能笑到最后,这就是时间的力量,也是从《百年孤独》学到的对时间的敬畏。
纵千言万语想说,也不能一下子说完,所以本篇文章就到此收笔吧。最后,张帅在这里给这一年来持续关注我的朋友们说声:“春节快乐!明年见。”
鸡年,再见!
狗年,你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