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是学习的是原生家庭的不同,原生家庭有什么不同呢?原生家庭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同呢? 老师从三个层面进行剖析,生活习惯、人生观以及渴望。确实,父母的生活习惯、观念确实会无形的影响着孩子,父母也是给予孩子心理营养(渴望)的重要他人,所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谈,真的是非常地准确,真是有智慧的老师。
张老师智慧点的分享
智慧点1:两个恋人,我们怎么能够走进婚姻,他一定要具备三点。
第一点,我们要想走进婚姻,我们彼此必须有熟悉感。(就是身心灵层面的相同点,熟悉感产生好感)
第二点,就是归属感,就是对方能给到你归属感。(就是我在你这里,我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我可以得到被照顾,这样子就会有归属感,我在这里是有位置的,我在这里是有价值的,所以归属感就是一个位置、一个价值,然后一份被满足被照顾的这种幸福的感觉)
第三点,我们能够走进婚姻第三个点,那就是配得感。(婚姻里配得感是指对方配得上你,对方值得你用一辈子来庆幸地对待他,接纳他)
智慧点2:夫妻之间是讲照顾的,而父母和孩子之间是讲教育的。
照顾:即彼此顾念,也就是说你要去满足对方的需要。这就叫照顾。
教育:就是引领,就是去塑造一个人,改变一个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可以独立,可以将来自己能够活得很好,可以和我们进行分离,不再需要父母的照顾
凡是能让对方成长的才是教育,凡是不能让对方成长的,就是照顾。(比如喂饭!!!)
0-15岁是孩子成长的时期,0-6岁是关键期,要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不能一边包办代替,一边又责怪孩子的独立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都没有长出来。如果孩子在该成长的时候没有成长,那15岁后,你想让他成长就几乎不可能了。0-15岁,孩子怎么过,未来他就是怎么过的。如果他在0-15岁是自信的,那他将来一定是自信的。父母应该是在孩子的三观上面去引领孩子,在他的志向上面去引领孩子。
第15天:原生家庭大不同之生活习惯
我们结婚在一起了,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而结婚是两个家族的事情。你在原生家庭里面受过什么样的训练,那你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惯。
清洁卫生习惯、消费习惯、饮食习惯。
不是去改变,而是接纳,多一些照顾,心甘情愿的去照顾他,去满足他的需要,让他有归属感,然后让对方自己是发自内心的自己想要改变,然后自己去产生行为。如果我们去要求别人做改变,那都是为了让别人改变了以此来照顾我们的心情,照顾我们的期待,所以这样的话就是我们始终在要求别人照顾我们。(我们只能去影响他,让他自愿自发地去改变,而不是直接去改变)
你和伴侣之间的每一次冲突的处理模式都被孩子习得,所以你的处理不仅仅关系当下,还关系未来。
张老师照片的例子(如果是我自己,我会怎么处理呢?):首先发生不一致的冲突时候,自始至终我没有带情绪,没有说我也生气了,就委屈了,而是始终是保持微笑,无论他火成什么样子。虽然对方的眼神很凶,但是我还是微笑的,然后呢,带点撒娇的,这样的味道就是请他帮忙啊,请他顾念。等他顾念了后,我给他竖大拇指,给他做了非常多的这个肯定,欣赏和感激,感激他让我就如了我自己的愿。
第16天:原生家庭大不同之人生观
人生观也可以说是信念系统,就是我们的观点、观念。信念是什么?就是我们压根儿就不会去怀疑它,它自动默认为参照物了(就是我们潜意识做决定的参照物)。我们的信念系统呢,不能更改,但我们可以升级、覆盖它,用新的东西来覆盖它,这就叫成长。学知识很容易,但是成长不容易。因为我们要把我们脑袋里面的知识真正的进入到我们的潜意识,进入到我们的信念系统,成为我们行为言行的参照的默认参照物,它是需要很长的一段路,所以从知道到做到是很长的一段路,因为这是从意识深入到潜意识的过程。
人生观显示着一个人的价值排序。我们的金钱就是我们欲望的呈现,而我们的时间呢,就是我们生命的呈现.
金钱观:就是每个人都会把钱花在自己认为值得的地方。你挣不了超过你信念以外的钱。(有些人觉得钱是脏的,坏的)。
金钱观,包括两大方面啊,第一方面是你如何看待钱,然后如何挣钱,另一方面呢,是你如何花钱。
时间观:主要是休闲的时间用来干什么,显示一个人的价值排序。
注意力是有选择,如果你注意了这个为焦点,那么其他的都作为背景,就成了盲点。如果两个人的注意力焦点不同,那两个人可能就没法沟通,(观念不同)它很难理解,理解不了。
关于冲突处理的智慧:在冲突当中不能够调和冲突,往往就是因为我们总处在自我的状态下,你把自我放得太大了,听不到、看不到他人了。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自我缩小缩小再缩小,如果你能做到无我的状态,那是最好了,当你把自我缩小了之后,你前面就没有遮挡的东西了,你就可以看见你的伴侣,你可以听一听他在说什么,你可以听一听他语言背后的需要,他是怎么样来表达他的爱的?我们的任何言行背后都有爱的动机的,如果你能够把自我缩小,你才能够去看到这些,当你能看到接收到这方面的信号的时候,我想你的冲突也大不起来了。(彼此顾念,我们的内在一定要七岁以上。)
第一步首先要成长自己的内在,让自己大于七岁,让自己成熟一点,父母的所有的不成熟都会成为孩子身上的缺点,我们成熟了之后,我们再来看见对方,看到对方言行背后的人生观,看到了之后我们来做彼此顾念。如果你能做到这样,哪有婚姻不幸福的呢?
第17天:原生家庭大不同之未满足的渴望
如果您主动满足对方的渴望(心理营养),对方就会自动来满足你的期待(具体的事情)
成长的秘密:原生家庭未满足的渴望(心理营养),那是我们的父母欠我们的,小时候欠1分钱,因为利滚利的关系,长大后就是几个亿的欠债,这个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这个巨大的黑洞它能稀释一切,让我们看不到别人的好,别人的爱,永远处于指责、索取的状态,这个洞需要我们自己来填补,自己来给自己补充心理营养,这就是成长的路。在成长的学习中,一定要及时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实践,在做当中去体验学到的知识,去把感觉跟学习到的知识挂起钩来啊,形成一种这个全面的体验,记在心里,这样它才能真正的进入到潜意识。这个就是成长的秘密。
当一个人没有水喝,他想要讨水喝,他理直气壮的觉得伴侣应该给他水喝的时候,他是不会去感恩的。
这五个心里营养,那么前面三条,如果你有巨大的不被满足的话,在婚姻里面想指望伴侣跟你做很难很难,你需要自己给自己做,后边两条呢,伴侣能做一些,那么我们本着彼此顾念,我们可以为伴侣多做一些。
无条件的接纳(男孩子可能得到的少一点):我做错的时候,我失败的时候,我达不到期待的时候、我情绪很不好的时候都接纳自己。
生命的至重(女孩子可能得到得少一点):把自己放第一位,给自己花时间、花钱。尊重自己的感觉,用感觉来做选择,做判断,而不是去讲对错,讲愿不愿意。
安全感:提升自己的自信度,多做事,然后让重要的人来肯定自己。
肯定赞美欣赏认可:肯定的言辞,自己肯定自己,伴侣肯定自己,朋友肯定自己。
模范:身教,们要想改变影响对方的行为,我们一定要用行为来影响他。
在两性的关系里面,我们会很自然的就把对父母的渴望投射在伴侣的身上。
如果父母欠你的是:无条件的接纳,那你就会认为“伴侣是不会无条件的接纳你的,伴侣对你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如果你带着这样子的观点(注意力焦点、原始参考),那你就会要去验证,就想要去证明,比如用不讲理、用人性去无数次去验证你的观点,如果伴侣做到了99次,但有一次没做到,你就会全盘否定,认为验证成果。
如果父母欠你的是:生命的至重,那你可能会用“比较”的方式去验证,你与伴侣的车、手机、工作做比较,去求证不被重视的感觉。因为这个感觉就是小时候的感觉,小时候不被重视,你长大了你收到的都是不被重视的,如果有重视你的信号过来你是收不到的,你自动忽略的,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别人给我们补心理营养,他超级难,它难在哪里不是说别人给我们补不到。而是呢,那个信号过来会被我们忽略,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都习惯了强迫性的重复,他小时候是不被重视的,那他只收不被重视的信号,只对这些“我不重要”信号敏感,那些重视的信号过来容易被忽略。所以只有当自己重视自己。
很多人就会当他重视自己的时候,他就会有一个道德判断,在那里,那我是不是太自私了?那我在别人眼里是不是啊?太过分了,就会升起一个道道德判断,有一个评判家在自己心里升起来,其实这个评判不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判,而是我们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评判,我们内化在我们心中了,当这个评判被升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很难去做到重视自己,我们自己不重视自己,我们就特别渴望啊对方伴侣来重视我们,因为他重视我,我就不用承担这个被评判的道德的责任,我就不用被别人说我是自私了,而是他爱我,所以这样我就少了良心上面的这种罪恶感了。就是为什么我们心理营养缺乏,我们为什么不愿意自己给自己补而却奢望伴侣给我们补,因为我们在原生家庭的时候,这些营养我们得不到,一但是我们所要这些营养的时候一定是被父母道德评价了,被父母给了不好的评价。
自我:我们零到三岁的时候,我们首先通过父母的反馈、反应、评价来看见自己,父母就是孩子的镜子,通过父母这面镜子,孩子看到了自己,然后才对自己有了概念。当他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自我有了概念之后,他才能够逐步拥有独立的自我,他会尊重别人的自我,要看到别人的自我,要去满足别人的需要,要去爱别人,所以这时候啊才上升到人外有人。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被卡在了心理营养都没被满足,无条件的接纳和重视都没有被满足的话,那我们还是个婴儿的,我们连自我都没有,我们不可能知道什么叫他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都分不清那个界限,因为他搞不清什么是自我,什么是他人。
如果父母欠你的是:安全感,那你就会处于共生的状态,依赖伴侣,害怕分离,想要控制一切,知道伴侣的一切行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