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理

作者: 文武之道定乾坤 | 来源:发表于2019-06-18 06:47 被阅读0次

情与理

情与理的关系,就跟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我们做事情应该照顾到情与理,做得比较好的话,别人就会说一个人通情达理。

如果做得不好的话,那么就造成了情感伤害了道理; 要么就是道理伤害了情感。所以我们做事情为了做得周到,两方面都要照顾得到,都要考虑得到。

可以说这样的做事方法是属于考虑周到,也可以说是属于中庸之道。

如果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太顾及跟自己玩的比较好的或者跟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太顾及这些人的情分,那么肯定就不会顾及其他人了,这样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就会失去分寸,失去了一个度

如果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一味的只按照道理,或者只讲理由而不讲一点情分,这样做事情就给人一种感觉,非常冷漠,非常冰冷的感觉

因此我们在处理事情的过程当中,国人就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把握一个分寸,应该掌握一个度,这样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得圆满,做得比较周到。

真现实的生活当中,估计勤奋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有一些人当官本来是一个清官,因为顾及情分就把自己家里面的人都安排一个工作,俗话说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这官就难以做得清明了。

做任何事情在一个范围之内,分寸把握好了,度掌握好了,那么都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如果失了分寸,失去了一个度,做事情非常的过分,这就是难以原谅的了。

为什么有一些官员事情做不好?就把他的车位给撤了,让他重新回到一线去体验生活。

因为当了官员之后,天天坐在办公室里面出入都有轿车,生活过得特别的舒适,就会感觉别人的生活也都过得不错,所以当上级拨下资金用于建设的时候,他们觉得既然大家都过得不错,他就可以从建设资金当中拿走一部分当做自己的生活费用。

或者从自身出发觉得自己过得挺不错的,也觉得别人过得挺不错的,就想从别人手里拿到一些东西,有一些人是被动受贿,有一些人是主动受贿。

3校友毕业后同进县水利系统“格言”:有钱一起捞

无论是主动受贿还是被动受贿,都是拿了自己不应该拿的那一份,在行为上要受到行政处理,如果是党员的话,同时会受到党内的处分,如果情节严重的话,还会受到法律的处分。

很多事情都是从一个小错误开始的,刚开始觉得这是一个小错误无所谓,但是久而久之,许多小错误积累在一起之后,就会变成一个大的错误,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撑起了自己的欲望之心,胃口越来越大,自然贪腐的越来越严重。

有一些官员觉得自己并没有贪腐,也没有行贿受贿,但是在自己的职位上觉得自己拿的钱比较少,看着比自己职位高的人拿到的钱更多或者享受的便利更多,心里面就不平衡,有了这样的不平衡之后,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就会不主动,而是被动的去做事情,自己觉得自己拿钱少了,所以就少做一些事情,这根本不是理由,这只是失职,或者说是玩忽职守,在上级纪委问话的时候,肯定不会认为你拿钱少了就应该少干活,如果这样子,就完全失去了党性。

如果觉得自己哪里受到了委屈,可以向上级反应,可以给上级打电话说明事情,也可以跟上级去谈心,聊一聊自己内心的委屈或者郁闷,无论怎么做就可以,但最怕什么都不做。还有更怕的就是天天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只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任何一个人在社会当中都属于一个中层,这个中层可能非常高,也可能非常低,即便是非常低,也会有自己可管理的人员或者需要协调的事情,比如说一个中层干部,在自己的位置上受了委屈,有没有考虑过自己手下的人也受了委屈呢?如果想到了有没有去谈心?有没有去用心把这一件事情做好呢?如果自己都做不好,如何去要求自己的上级去做好呢?如果以为自己的上级做不好,自己就应该做不好,这是不是觉悟太低了呢?

这就跟,比如自己被一个骗子骗了,那么自己也要去骗另一个人,这样达到心理平衡,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咱们的整个国家就会堕落了,所有人都会成为骗子,所有人都把一切恶的品行带在自己的身上,而把一切好的品行都忘掉了,然而我们的国家并没有成为这个样子,也没有成为地域,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一些有主心骨的人,即便他们被骗了,即便他们受委屈了,骗的行为到他这里就为止了,不再进行下去。

有一些人为了正义受尽委屈,有一些人为了正义甚至牺牲了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命来建言,希望自己的国家走向正轨,所考虑的是整个大局,而不是一个人的私利,作为整个社会当中的中层干部,自然应该有这样的觉悟,如果同时是党员,那么就更加应该明白自身的责任,如果天天就只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觉得自己应该拿的更多,或者觉得自己值得更多,如果觉得不够公平,那么自己可以不用盖,可以去扫大街,可以去当环卫工。

还有一些职位的官员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统计的季节,下面报上来什么样的资料自己看一眼就可以通过了,而不去考虑这些资料报上来之后,符不符合实情,把自己搞得就像一个计算机一样,或者是一个机器一样,只做事情而不动脑筋,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别人也可以做到这个岗位,凭什么让你做这个岗位?拿脑子思考了没有?

如今我们党提出做事情要公正,一个中层干部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有没有把自己所分管的份内的事情做到公正呢?做到合情合理呢,当然了,自己一个人可以去狡辩,自己做到了也做得合情合理,也做得非常公正,但是在自己的内心,扪心自问一下到底做得如何?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没有考虑一段时间内自己做事情的所得所失?如果是一个年轻人,可以允许他做事情考虑不周到,但是不能够不学习不成长,一年过了一年,自己的水平依然如此,做一个年纪比较大的人,也经历了一辈子的事情,有了很多的经验,在临近退休的这一段时间,做事情还是有失公正吗?如果如此,这一辈子是不是白活了,在这个岗位上做了那么久是不是白做了?

相关文章

  • 情与理

    你说我不懂事理, 我说你不懂感情, 争辩不休, 你生气地离开,头也不回, 我沮丧地站着,头也不抬, 留下吧,我们爱...

  • 情与理

    哲学以理服人,文学以至真至爱至纯至善至美的情打动人的心灵,引起情感的共鸣。

  • 情与理

    普通的老板,情、理、法; 有智慧的老板,理、法、情。 普通人经常受到外部的影响,一丁点不同的声音或意见都可以让自己...

  • 情与理

    总是觉得自己思想不凡,觉悟很高,并不屑于和同学们打闹嬉戏。然而一想到高中时朋友们给我的温馨,又暖洋洋的,这真是无比...

  • 情与理

    情与理 情与理的关系,就跟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我们做事情应该照顾到情与理,做得比较好的话,别人就会说一个人通情达理...

  • 情与理

    文/美峰 2019.7.1 亲爱的朋友,今天我遇到一家人有了矛盾,处理矛盾的过程,突然让我想到了情与理的关系。...

  • 情与理

    2003年暑假,从校图书馆借来一本当时刚刚畅销的小说——海岩的《玉观音》,把整个炎热的假期甩进了沉重的剧情。宅在家...

  • 情与理

    当一件事情发生时是情占主导,还是理占主导,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情与理的比重不过是权衡者的情的倾向性多少,所以...

  • 情与理

    有人说:“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又有人说:“正是因为有了情,才更加不同”。当法律和情感发生冲突时,正义的指针会偏向哪...

  • 情与理

    周末的会议, 算是“临时抱佛脚”的安排, 前因后果不是很清楚, 只好耐心的去倾听“原被告”的陈叙, 恍惚间疑问是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与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co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