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2018年周记第8篇(11.12-11.18)
本周金句:
时间以同样的方式流经每个人,而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度过时间。
【知识体系的架构,不容易啊】
这周周五的《奇葩说》还是蛮精彩的,不论是正方还是反方,真的很精彩啊~
这里就要说到那个神奇的“知识芯片”啦。
说实话,我是蛮希望拥有那个芯片的,这来源于我近期越来越多地感到无知。
尤其是与一帮牛人泡在一起的时候,更加重了这种感觉。
有时候看似很简单的道理,大牛可以调出很多能打动你的理由,而我却都是一知半解的状态。
这也让我想起了古典老师在《跃迁》中的观点:知道知识在哪儿,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去进行认知方式的改变,去学会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所以,我是希望有那么一个“神奇芯片”的,因为芯片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和专注力去搜索、运用和洞察,而不是知识的积累。
昨天跟朋友聊天,他提到了我们目前知识体系的一个问题。
在他看来,他是反对“神奇芯片”的,因为过多的资源必然带来更高的成本。
回过头来看最近的学习状态,我们一直都在处于一个发散状态。
首先是内容的发散。我们时常会“随大流”,牛人最近推荐了一个关于写作的书单,就立马去找来看;有个小伙伴最近提出了一个比较好的观点,又去马上找相关的资料查阅。这样的结果就导致我们的知识是零散的,甚至是没有目的性的。我们只是出于“这个知识点似乎我需要”,而非“这个知识点对我的体系有何用处”。散乱的知识就如同撒满地的各色豆子,当你想要调用他们的时候你很难去找到“真正需要”的那一颗。
其次是注意力的发散。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淹没在所谓的知识海洋中。之前周记小组的小伙伴退出时候的理由是“信息太多会造成负担”,当时我不以为然,而现在我真的体会到了。我的微信中不知不觉加入了大量的微信群,各式各样的,虽然都是关于学习、读书、技能提升的,但是当大量信息覆盖过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真的没有那个精力,而伴随着这样的焦虑,就会有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看看那个的状态。我们最值钱的注意力被抹杀掉了,变得一文不值。而这,大概也是因为我们急切地想要补充我们的知识体系,想要迅速地搭建知识框架带来的弊端。
最后是关注点的发散。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跟我说什么大牛怎么怎么样,在你还没有成为大牛之前,关注1-2点才是我们普通人最应该做的事。很多时候我们不应该给自己做加法,而应该给自己做减法。这要从我身边的一位小伙伴说起。一年以前,她是一位很自律的人,生活规律,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学什么,并且做好计划严格实施。而到了今年,或许是受某些事情的影响,她的关注点变得分散了。今天想学这个,明天又跑去学那个。到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知道她在干嘛。也许很多人也在经历着这样的状态,每天看似自己很忙碌,一会学英语、一会学写作、一会学理财,但你真正的关注点到底在哪里呢?会不会已经被你丢到了大海中了呢?所以,回过头来想想你的“初心”吧,把1-2件事做好比你同时做5-7件事可能收获要多得多。
知识体系的构建,本身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当我在写下这篇周记的时候,也是正视我自己问题的时候。没错,以上三点问题我也存在,并且程度可能不比你们轻。所以这也是我希望拥有“神奇芯片”的一个原因,我希望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去供我调用。但,回到现实,明确自己的关注点,有针对地去做事,有计划地做减法才是我当前应该做的。
【无忧无虑的成长,是我对你最大的期望】
孩子一直很喜欢绘画,而父亲也一直希望孩子能接受一些系统地教育来精进他的这样技能。
这让我想到了北辰老师说的关于“学习will和学习skill”的观点。
其实我一直本着孩子要先有will,后在学习skill的时候才能更专注和有效。
所以在孩子不太will的情况下,我还是决定带他去体验一下美术课程。
还好,结果不错,大概老师的教学更加激发了他的兴趣,独立完成了一副很棒的作品。
有时候will也需要去体验,多让孩子尝试一下,给他们更多的经历吧
【Have done&To be done】
学习:这一周听了两场大牛的分享,学到了很多;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很棒,做产品首先要了解人。
读书:本周调整计划开始读《跃迁》,进度完成40%。
理财:拖拖拖~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