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覃杰老师讲写作基础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意识到写作要有强烈的读者意识。以前怎么没思考过这个问题,现在开始,也不迟。
一、什么是读者意识
就像老师讲课一样,此时此刻你要把面前的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你所说的每一句话、所举的每一个例子,都要想着你的学生能不能听懂。
同样道理,写作的时候,你要想着,此刻读到你文章的人会有怎样的阅读体验,他们能不能读懂,读完后又有什么收获。
从写作角度看,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中的对象意识,是指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说得再通俗一点,写作者要会换位思考,站在阅读者的角度来创作。
二、怎样提高读者意识
1、在写作的时候,要考虑阅读者的视觉体验,牢牢吸引住读者从头读到尾。
古人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凤头,是说一篇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一样熠熠生辉,吸引读者的眼球。猪肚,是说内容要丰满,像猪肚子一样有料。豹尾,想象一下,豹子的尾巴使劲一扫,尘土飞扬,威力无比。覃杰老师建议结尾用金句,点明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在写作的时候,要考虑阅读者的接受程度,尽量让每一个人都能读懂。
通俗地说,就是说人话。据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完一首诗,总要先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如果有听不懂的地方,他就修改,一直改到老婆婆听懂为止。这也是他的诗歌妇孺皆知流传至今的原因。李白的“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经典名句为何留传至今,因为诗人用浅近直白的语言,抒发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才使得几千年后,人们读到他的诗歌,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
3、要不断地修改。苏轼说,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理,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一部《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花了十年的时间,还没写完。一句“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演绎出贾岛和韩愈“推敲”的美谈。贾岛的诗句“十年磨一剑”更是告诉我们,文章写完后一定要不断地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修改文章好比女孩子化妆。第一稿给自己看,可以披头散发。第二稿给别人看,一定要梳妆打扮。
覃杰老师教了一招,第二稿是第一稿的百分之九十。如果第一稿写了两千个字,第二稿大约保留一千八百个字。
三、自己今后的目标
凡事说来容易做时难,读者意识也一样。
对一个写作者来说,修炼同理心是第一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老也说过,要做文先做人。时时处处心中有他人,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写作的时候也就有了读者意识。
其次,丰厚的积累必不可少。就像演员要演好一个角色,需要去体验生活一样。写好文章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厚积才能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听完课我在“微信读书”里搜到了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先放在书架上,抽时间慢慢看。七布斯老师公众号里的“写作100问”也要抽时间看。
最后,要向白居易学习,文章写完后请别人帮忙提意见。旁观者清。昨天发了公众号里的一篇文章给老彭看,他说太真实,像日记,建议先不发。接受笨拙是进步的开始。等找到了明确的写作方向,写出自己相对满意的文字,再发也不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