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地刷朋友圈,一遍又一遍,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刷,但就是停不下来。
玩过干百遍的游戏,还是继续玩,好像找到一丝快感,又好像什么感觉都没有,但就是不停玩。
看过N集肥皂剧,各种类型的剧情和对白早已烂熟于心,甚至看过上半集剧情,已可以准确预测下半集走向,但仍旧一部接一部地看。
... ...
诸如此类:不知道为什么要干但却不由自主地去干,不由自主地去干却又根本停不下来。这种状态,我称之为:无意识,它是阻碍一个人成长的最大敌人!
无意识是一种习惯失控的状态。
人一生会有很多习惯,比如:早起刷牙、两天跑一次步、每天写日记,等等。这些习惯都是以重复、规律和有度的形式出现,比如你每天刷牙,你不可能一直刷一直刷,比如你每天写日记,你不可能不停写不停写,你并不会产生根本停不下来的感觉,这就是说,它们都是可控的,你也可以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和运转,就算偶尔失控,但整体还是尽在掌控,所以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但无意识状态就不同,人如果处在无意识状态里,首先是时间感会消失。很多人都会说他看剧看到忘记时间、玩游戏玩的忘记时间,这其实都是时间感消失的一些表现,更有极端例子,曾看过一则报道:一个小朋友在网吧连续玩了三天三夜游戏,最后猝死。三天三夜呀,难道在这个过程中,他感觉不到一点时间的流失或者身体的异样吗?我们无从知道答案,但想必那是一种很可怕的状态。
其次是感觉钝化。玩游戏的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刚开始玩的时候会觉得好爽好刺激,后来这种快感会淡化,再到后面就是基本无感,于是,要么去找更刺激的游戏来玩,要么就是让这种无感持续。无意识状态,就是这种无感状态的持续。爽吗?也不爽。痛苦吗?也不痛苦。那是什么感觉?没什么感觉。无感,是比疼痛更可怕的一种体验,疼痛至少可以让人保持清醒,进而拥有选择或摆脱的力量,而无感简直就是天下第一剑客西门吹雪,他杀死你而且还不见血。
还有就是,目的性淡化。有些人刷朋友圈,可以一刷几个小时,你问他为什么要刷?估计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是为了学知识吗?那看书或看视频效果不是更好?是为了聊天吗?那也只是见他在刷并没有跟人聊天呀?有人说是为了找到存在感,如果发两张自拍或者点几个赞,就可以让一个人找到存在感,那他的存在感也真够廉价的。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或许,刷朋友圈本身就是目的,又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目的,因为没有目的,所以干什么事、干多久,也就无所谓了。
最后就是自律感瓦解。你去问那些不停看剧或者不停玩游戏的人,他们有没有想过停下?答案是:肯定有,但终极答案却是:我想过停下却根本停不下来,因为试过多次却停不下来,所以干脆,别停了!继续!停不下来的根本原因是,他开始渐渐管不住自己,他的自律感正在逐步瓦解。因为管不住,所以渐渐失去控制,最后就变成了放弃控制。但自律感就跟肌肉一样,你越是使用它并合理煅炼,它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壮,你越是不用它,它就会变得越来越无力,最后甚至会逐渐萎缩。
时间感消失、感觉钝化、目的性淡化和自律感瓦解,最后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失控。
一个人如果处于失控状态下,他想到的不是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或者扩展自己的能力,又或者如何得到更大的成长,因为他会被一种他无法挣脱的模式牵着走,最终被迫在这种模式里循环循环再循环。他甚至都无法做回原本的自己,还谈什么成长?
有时,我们会掉进这种无意识的状态里。
很早的时候做过一份工作,在国企,而且工作很轻闲,每天只需要去现场勘察和记录数据,然后回去做好台账并把相关数据发回总部,就OK了;接触的人也很简单:一个业务员和一个副总,偶尔有异常才和他们碰面,大部分时候双方根本连面都不用见;因为轻闲和简单,所以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简单工作的重复重复再重复、三点一线的循环循环再循环;说真的,刚开始的时候还会觉得好玩,毕竟活轻闲还有钱拿,还可以有大把时间去玩;但第二个月过后就开始产生厌烦感,再到后面,整个人简直就快要窒息了;我知道,自己已经开始慢慢掉进一种无意识的状态里。后来过了没多久,我就辞职了。
或许,每个人掉进的无意识的形态和时间长短都有所不同,但无意识不仅不会让人成长,更会成为阻碍我们成长的最大敌人。
但就算不小心掉进无意识状态里,我们也并非无能为力:
首先,可以寻回意识。自我意识,是人跟动物的最大不同,它也是我们得以选择和成长的根本。寻回意识的第一步,就是保持感官敏锐:看好看的剧而不过度,听好听的音乐而不过度,吃好吃的食物而不过度......,不让自己的感官负载过度,同时诚实面对自己的感觉并保持觉察,始终让自己活在一种舒服的频率里,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感官敏锐。具体方法是:设置时限。比如,可以玩游戏,但会设置一个时间,比如玩一个小时,而这个时间限度,是可以让自己进入愉悦状态的一个最佳时限,玩一个小时之后,就停止。
其次,有自己的目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有句话说的好,如果你的船根本不知道要开到哪儿,刮的什么风对你来说都已并不重要。目标最大的作用在于,它可以连接起现在与未来,它可以把抽象的明天变成具体的图景,它可以让你苟且于当下的时候能够重获奋力前行的勇气和力量。有人说,我这个人追求无为,并没有什么目标,但我相信,他不是没有目标,他只是没有勇气去正视自己的目标,又或者只是不愿为实现目标而付出一些什么,比如追求无为,这本身就是很厉害的目标。每一个活着的人,只要稍微有些美好期待,就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发现它然后实现它,这正是生活本身的意义。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太容易掉进无意识状态里。至于如何确立自己的目标,方法有太多太多,你只要稍微用点心,就可以找到它们,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是:自律。关于如何自律,《少有人走的路》一书里提供的四个原则是: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和保持平衡。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承担责任指的是,我们需要坦诚直面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并主动寻求解决方法。忠于事实指的是,我们需要跳脱出谎言和假象,严格以事实为依据,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从而拥有持续反省并接受质疑和挑战的能力。保持平衡指的是,我们需要确立具有弹性的约束机制,有所放弃,也有所保留,能够不断地自我调整,使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些原则简洁、透彻而又实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律并真正做到自律。
成长让我们头痛的地方在于,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甚至还会深陷其中,痛苦不堪;成长让我们快乐的地方在于,就算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只要你能够鼓气勇气并积蓄力量,就能够击败你遇到的一个又一个“敌人”,并最终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杀不死你的,必将是你强大,可前提是:你首先得战胜它。
网友评论
是人
文章不错,作者应该是看了不少关于心智,自律或者时间管理的书,我正在看那本很著名的《自控力》,希望能对我有用
孔老夫子......
我不想说太多他的不是......只是我觉得他的思想教给人的,不是自律,是枷锁是他律
所谓自律,自当是发自内心的,从自我角度出发觉得应该要怎么样,不应要怎么样,而不是在这个社会中,大家公认的道德约束我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
我所谓的自律是想要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为XX应该要如何如何
所以在对待孔孟思想上,我是持反对态度的,他是后来各种统治者利用的工具,早已繁衍演变,早已离早期孔孟思想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