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诗鉴赏摘抄

唐诗鉴赏摘抄

作者: 拜读LY | 来源:发表于2023-05-07 21:59 被阅读0次

    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1],深坐颦蛾眉[2]。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注释

    [1]卷珠帘:是指闺中女子在卷帘盼望所思念的人归来。

    [2]深坐:久坐。颦蛾眉:皱眉头。这句写久等不归的失望情态。

    翻译

    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鉴赏导示

    李白诗中以闺中女子为抒情主人公的诗作不少,这些诗往往体情细腻,状写人物心理、动作更是传神。本诗就是这样一个范例。

    鉴赏

    这是一篇体情之作。李白诗中常有对远离恋人或丈夫的闺中女子的描摹,情真意切地反映出她们愁肠百转、哀婉凄绝的处境与心态,读之使人荡气回肠,韵味悠悠。所谓“怨情”,即美人闺怨之情。李白的这首诗,贵就贵在“不闻怨语,但见怨情”。首句写望。诗人以“卷珠帘”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动作来表现闺中少妇望眼欲穿的渴盼相思之情。次句写愁。“深坐”表示望之入神,盼之情切。“颦蛾眉”流露出怅惘失意的心情。第三句写泪。泪是失望的结晶、苦痛的发泄。“泪痕湿”说明闺中女子相思的无望,极度的哀伤,旧痕尚未干,新的泪水又涌出。第四句写愁怨女子既爱又恨的复杂心理。怨恨了许久,想想那远行之人,又充满了无限怜爱之意,愈增添了思恋之情,加深了其苦痛。李攀龙认为此诗“不知恨谁,最妙”。

    这首诗通过对美人的行动、表情和心理刻画来表达闺怨的主旨,妙在诗眼的设置。诗眼应是第四句。诗中的美人由于对所爱之人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情感,在她的挚爱落空之后,自然要生出无穷的怨恨了。而诗人却说“不知心恨谁”,那是明知故问。读者心里非常清楚,她所恨之人便是她所爱之人,她久等不至之人。从客观效果来看,末句“不知心恨谁”还有潜台词即“不知为何恨”。诗人虽没有正面提出这一问题,但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女子恼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男子另有新欢将她遗弃了呢,还是女子原来就是单相思呢,再或是男子本身的行动并不自由,受到家庭的阻挠呢?如此而已,不一而足。这样,末句又起到了另一个作用,即通过启迪读者的联想,扩大了这首小诗的内涵空间,使诗意更加含蓄不尽。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颗同情和理解之诗心,写出一女子的美丽,不仅美在蛾眉,更美在一片苦涩纯真的相思之情。此正所谓状眼前之景于诗中,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鉴赏要点

    (1)名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2)抓住典型动作,抒情真切生动。(3)语言自然、含蓄。(4)借助状写人物内心活动抒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鉴赏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ek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