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魔鬼经济学

关于魔鬼经济学

作者: 何牧泽 | 来源:发表于2018-09-16 21:43 被阅读18次

先说说列维特抛出的第一个问题。

一家托儿所长期被一个问题困扰:家长经常不准时来接孩子。迟迟等不到父母的孩子会很焦虑,而托儿所也只能专门留人,等那些迟到的家长,浪费了大量资源;该怎么办呢?

幼儿园想了个招:罚款。家长接孩子,只要迟到10分钟以上,统统罚款3美元。但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迟到的家长人数非但没有减少,反而翻倍了。

列维特认为,在没搞罚款制度之前,家长之所以还不敢那么肆无忌惮,是有道德压力,自己迟到,占用了老师的时间,会过意不去。现在有了罚款制度,迟到罚款3元,家长买了个问心无愧,没有道德压力了。

那么怎么办呢?列维特说,可以把迟到罚款理解为一个交易,只要让家长觉得交易不划算,他们就不会再迟到。说得更明白一点,罚款3块钱太便宜了!家长觉得交易划算。理解了这一点,问题就好解决了。加大罚款,比如罚30块试试?罚100块试试?除非土豪,一般的家长一定会按时来接孩子!

第二个问题,职业竞技体育中的作弊问题。

相扑运动被认为是日本文化和武士道精神的象征,相扑运动,会存在作弊问题吗?列维特决心一探究竟。

一般的职业相扑选手,待遇很差,还要大量训练,日子过的非常艰苦;要想摆脱这种窘境,只有打赢年度巡回赛,才能晋级,每晋一级,待遇和地位就膨胀好几倍,打赢比赛的诱惑无疑是非常巨大的。根据赛制,每一名职业相扑手每年的巡回赛一共是13场,只有打赢其中的7场才能晋级。假定12轮比赛已经打完,还剩下最后一轮,那么对于那些已经打赢了6场的相扑手来说,最后一场比赛将决定前途命运。但是对于他们的对手来说,这场比赛却不一定同样重要,比如有的选手只打赢了5场,那么即使他赢下这场也于事无补;或者有的选手已经赢了7场,这最后一场输了也不要紧;在这种情况下,列维特认为,双方有很强的动机打一场假赛,急切想赢的选手可以给对手一些好处,换取对手在比赛中放水。

于是,列维特找来了往年相扑巡回赛的相关数据,统计了一下,发现那些胜率一般保持在50%左右的相扑手,偏偏在这关键场次上,胜率会陡升至80%。显然反常的现象背后必然另有乾坤。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多数毒贩和父母住在一起?

还记得节目开始的时候,我们讲的故事吗?列维特的同学交给他一份贩毒黑帮的账本。列维特研究了这个账本之后,弄清楚了原因:街面上兜售毒品的毒贩,往往是黑帮组织成员,担着横死街头和入狱的风险,一年之内折损率高达25%,这些毒贩却拿着帮派中最微薄的薪水,一个月挣不到1000美元。

这就是毒贩和自己父母住在一起的原因:大多数毒贩其实是社会最底层的穷人,根本就没有钱去租一间自己的房子。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美国的犯罪率从90年代以后大幅下降?

社会主流的看法一般认为是,政府加强了警力,采用了新的巡逻政策,但是列维特研究了很长时间,发现相关数据根本不能支持这些主流观点。那么导致犯罪率下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列维特认为,其实很简单,犯罪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那些犯罪分子根本就没有从娘胎里生出来。

这里不得不提到美国1973年的罗伊诉韦德案,这个判例之前,美国是不允许堕胎的,但是这个判例之后,美国最高法院给予妇女合法堕胎的权利。最有可能去堕胎的是谁呢?列维特认为是底层妇女,一般没有受过教育,没有专业技能,贫穷,不懂得保护自己,更不懂得如何承担母亲的责任,对这些人群来说,意外怀孕是家常便饭;一方面,养育一个孩子的负担太重,另一方面,一个堕胎手术不过100美元,衡量利弊之下,理性的选择就是堕胎。

假设一下,如果这些孩子生下来呢?参考前面讲的黑帮故事,等待他们的命运恐怕就是重蹈父辈的覆辙,犯罪贩毒,25%的人活不到20岁就会死于各种犯罪活动,更多无辜的人会因为他们的犯罪活动遭殃。所以,列维特认为,不是别的,正是堕胎合法化,让大量犯罪分子还没生出来就胎死腹中,这就是90年代美国犯罪率下降的真相。

相关文章

  • 我的2017年书单

    一, 经济学,金融 1, 魔鬼经济学 1 2, 魔鬼经济学 2 3, 魔鬼经济学 3 4, 魔鬼经济学 4 5, ...

  • 《魔鬼经济学1》| 张凯解读

    《魔鬼经济学1》| 张凯解读 《魔鬼经济学1》| 张凯解读 关于作者 史蒂夫·都伯纳,畅销书作家,善于写作。史蒂夫...

  • 《魔鬼经济学2》| 张凯解读

    《魔鬼经济学2》| 张凯解读 《魔鬼经济学2》| 张凯解读 关于作者 史蒂夫·都伯纳,畅销书作家,善于写作。史蒂夫...

  • 极简世界(一)

    关于经济学的书,也看过不少了,什么《牛奶可乐经济学》,《魔鬼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经济学书籍。...

  • 关于魔鬼经济学

    先说说列维特抛出的第一个问题。 一家托儿所长期被一个问题困扰:家长经常不准时来接孩子。迟迟等不到父母的孩子会很焦虑...

  • #每天三件事#77/100 践行2017.7.28(补发)

    1、关于生活方面: (1)完成照片选片。 2、关于读书与自我迭代方面: (1)坐车可看电子版《魔鬼经济学》第二本。...

  • 职场心理学有哪些定律?

    魔鬼经济学偶遇,分享至此。

  • 罗辑思维173|魔鬼经济学

    1. 魔鬼经济学 史蒂芬·列维特的《魔鬼经济学》取得巨大的成功,采用经济学方法研究了广阔的的问题: 日本相扑比赛作...

  • 《魔鬼经济学》——这只“魔鬼”不可怕

    1 接下来的专题是围绕《魔鬼经济学》这本书来的,千万别被书名所吓到,它可一点都不“魔鬼”!书名“魔鬼经济学”,副标...

  • 这个世界,多的是你看不到的真相

    偶尔从《罗辑思维》中听到一档关于经济学趣闻的节目,瞬间就对其中推荐的《魔鬼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至于什么蝉联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魔鬼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ja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