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300本】的第64本《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
在这本书里,葛老师主要就如下内容进行了拆解:
复盘的定义
复盘与总结的区别
复盘的类型
复盘的具体步骤
复盘,围棋术语,也称“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
现在的复盘,是对过去的思维和行为重新梳理,然后去回顾、反思、探究,实现能力的提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
复盘与总结的区别,是可能推演性。
通过推演,复盘就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事情简单地复制,而是可以对各种可能性进行探讨。
通过推演,可能形成下一次做同样的事情时候,如何做得更好的具体做法。也可能总结出规律,对以后做同类事情,都有借鉴意义。
更深处的效果,是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人的思考准确性,用理性分析逐步提升研发直觉的有效性。
复盘有三种类型
自我复盘,是个人根据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进行反思。
团队复盘,是组织团队里的人集体复盘,参会的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复盘他人,是推演别人,尤其是标杆榜样,在某些事情上的具体做法,借鉴高于事情本身的经验教训。
复盘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回顾目标
这是自己当时做事的真正目的吗?这是最终目标吗?会不会是用手段替代了目标?
我们经常会搞错目标,比如我们读书,本来是为了获得知识,并能将所得知识为我所用,助我成长,但最后把书读完成了我们的目标。
第二步:叙述过程
保证真实客观、全面完整、细节丰富。
第三步:评估结果(实际做到的)
将结果和目标比对,找到差别,分析造成差别的原因,探究实现目标的方法。
第四步:分析原因
从“与预期不一致”的地方入手,知道在哪里问“为什么”。
第五步:推演规律
探究,对反思所得到的结论进行推演,以便得到真正的规律和认识。
第六步:形成文档
复盘后,根据一定的格式,将复盘的过程做好总结记录。
最后我们还需要有正确的复盘心态。
1、不自欺
将“我”和“我的表现”区分开来,通过旁观者视角,让我们看问题看得更清晰。
将“学习区域”和“表现区域”区分开来
学习区域:目标是改善自己,会做出一些行为来促进改进的发生,把精力集中在我们还没掌握的地方,寻求更高水平的挑战。
我们不怕犯错,错了意味着我们有改正的空间,我们能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
表现区域:我们尽自己的所能去做事情,我们得专注于自己已经掌握的地方,尽量减少失误,最大化我们的绩效。
如果我们过多注意表现区域,长期会阻碍我们的成长。
如果我们在学习区域花的时间越多,我们就会成长更快,收获更多。
2、有胜心
胜是胜己,挑战自己的潜能,让自己不断提升,到达更高的境界。
本书还提到了如下的一些观点:
1.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
2.探索事物的本质
3.关注的角度越深入,理解才会越透彻
4.真正的尊严不来自于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是来自于成长与实力。
5.别人在成长,你却还停留在过去。
6.发心是对的吗?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符合事物本质的发心才算对。
7.从具体个案中抽象出共性
从看似不相关的事情中,找到相似的规律,从看似相同的案例中,找到本质的不同。
对于自己过去的复盘,应该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盘。
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简单的归纳总结。
从此,用正确的复盘心态,好好复盘,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