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哪个重?
铁重。
记得小时候经常被大人问这个问题,我经常答错。不开玩笑,很多大人一不留神也弄错,不信你测试下身边的同事。
儿童从接触到的物质出发,以为铁比棉花重,这是天然觉察。没有抽象思维意识,不懂前面的数学限定词。儿童会从接触到的物质本身出发,对一斤没概念,对铁和棉花的感受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也是为什么儿童会愿意拿自家的房子跟别人交换一个小小的玩具。
上面的案例是计算剥离物体形式的物质守恒问题。把水从高痩瓶子倒进一个矮胖瓶子当中,水量不会改变,也是物质守恒问题。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是抽象思维在其起作用。抽象思维继续延伸,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信息守恒”。这是爱因斯坦能成为爱因斯特的抽象思维能力。
儿童长大,上学后学习数学和几何,以及物理课、计算机,都要求拥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理科不好的孩子,可能不是因为学习不努力,而是抽象思维能力没跟上课本的进度。
抽象这个名字的组合就是它的最好定义,抽象就是抽离具体的“象”,单独提取出形式或计算公式。
从逻辑方面,举个简单的三段论再次说明。
所有人都会成长。
郭恒在是人。
所以,郭恒在会成长。
把这个三段论抽象出来就是:
所有A都是B
C是A
所以,C是B。
这就是抽象的过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演化进步,就是非常厉害的抽象思维。
这个思维有什么用?
除了学习外,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处非常多。举一个艺术的案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艺术修养,带着孩子到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结果进去一看,OMG,太抽象,根本看不懂。这是抽象思维欠缺导致的。
抽象艺术,有人提出对应中国意象艺术,其实这两者完全不同。意象本身就是完整的。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并没有抽离开“象”而是把想象(也就是“意”)直接体现在艺术作品上。看到山水风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艺术家自然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他把这个想象中的更艺术的画面画出来了,这叫意象。
抽象是在“象”的基础上抽离的,它是有“象”的,它只是抽离的一个形式,“象”是存在的,“象”是可以复原的。抽象艺术家,可能只画个线条,就是把具体的“象”抽离出来了,成为一个形。举个例子西班牙著名艺术家胡安·米罗的《Hope of a condemned man,被判罪男人的希望》。非常抽象,但你的脑子能自动还原这个场景,主画面中的线条,可以很明确看出是一个男人的头部,是压抑的但又昂扬的,因为前面有希望,红色的线团可以理解为希望,可以是太阳,火堆,也可以是激情。
再比如著名抽象艺术家皮特•蒙德里安的《胜利之舞》,比上图更抽象,但同样能还原。鲜艳明快的红色黄色可以看出是少男少女们穿着多彩的服装在灰白色块的街道上载歌载舞。你能感受到热情洋溢的喜悦之情,也能脑补那些画面。这比写实更有想象力空间和感染力。
作品标签也是从西方来的,中国艺术作品本身并不需要标签。因为中国意象直接能看懂。但是西方作品不能,你必须得知道他画的是什么?什么材质?然后你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理解。为观看者考虑的艺术家会为自己的作品起一个明确的名字,而有些艺术家会起一些完全不相干的名字,故意混淆,或者为了有一种“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当然也有些不入流的艺术家不懂作品名字的重要性,起的名字不知所云。
随着懂得抽象的人越来越多,抽象艺术不再需要还原,抽象形式本身就成为了内容。同时抽象本身还可以再抽象,抽象的抽象艺术,这就是后来的极简艺术。画面简洁到你都不知道艺术家做了什么,甚至觉得他什么都没做。
这是拍出1.2亿元人民币的罗伯特·雷曼(Robert Ryman)的作品《无题》。很多人说看不懂,什么都没画,不少人还给这类作品起了一个名字叫“空白画”。这就是抽象思维能力没跟上,或者主观不愿意看懂。
如此说来,那些理工科的人更欣赏抽象艺术才对。实际正是这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的企业家、计算机的科学家们买入了抽象艺术作品。像乔布斯就喜欢抽象中的抽象,也就是极简艺术,同时他把这种艺术运用到他的产品上,苹果手机,去掉键盘,去掉写字笔。另一方面,他们不喜欢抽象艺术也是正常的,是因为编程代码,就是一种非常抽象的艺术,其抽象,丝毫不亚于抽象艺术本身。
认识到抽象思维的重要性,就能更好地提高青少年的理科教育。针对性地训练他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不是陷入题海战术,却没有从根本上理解理科的思维,也就是抽象思维。
这里辟个谣言,很多人认为中国人数学能力特别强,其实是中国人的心算能力强,从小背诵九九乘法表,毕竟很多国家都不要求背诵。这和中国人的数学能力强完全两码事。中国人在世界数学界的研究远远排在美国、法国、俄罗斯后面,甚至也不及日本和以色列。我无意伤部分人的心,只是别被这种错觉蒙蔽了自己,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还差很多,这背后跟中国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也有密切关系。
最后一个问题,一斤黄金和300股茅台,你想要哪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