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专栏订阅了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开课两周了。
第一周的主题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讲的是一个人的内在想象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外在命运。
内在想象中,有意识和潜意识。
有时候我们能知道我们的主观意识如何改变我们自己。
而潜意识的力量因为太过强大又不自知,我们称其为“命运”。
一个人常说的一些话,其实就是他自己的人生预言。
因为人太自恋了,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他会把他的生活朝着自己预言的方向推动,以此证明自己的正确。
第二周的主题是权威期待的力量。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权威,就是父母。
父母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期待,就会成为我们最初的命运。
自我实现预言的源头,很可能就是父母对我们的期待。
父母的态度、情绪和潜意识,远比语言更能影响孩子对自我的认知。
很多父母嘴上给了孩子正面的期待,说着我相信你,眼神里却传递出负面的期待,流露出过分的担心。
有篇很火的网文叫《父母过分的担心是对孩子的诅咒》。
这真的是诅咒,而且是大概率会实现的诅咒。
满足自恋的两种方式,除了“我是对的”,还有一种叫“我比你强”。
有一些父母,尤其是一些自尊过强的父母,嘴上说着希望孩子比自己强,其实潜意识里是不希望孩子超过自己的,害怕孩子比自己强,害怕自己在家里失去地位。
此外,来自父母过度的积极期待,也有可能是孩子的一个重担。这更像是一种“带有诱惑的深情”,诱惑就是满足期待。孩子只有满足了某种期待,才能得到父母的深情。这种孩子长大后可能会终生缺乏安全感,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无条件的爱。
还有一种父母崇尚什么打击式教育,动不动就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想要借此“激发”自己的孩子。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一方面他们的这种负面期待真的会锚定孩子的人生,另一方面,他们潜意识里是希望通过打压自己的孩子实现“我比你强”的自恋的。
在一段亲子关系里为满足这种自恋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对一个孩子来说,命运最好的馈赠,就是在生命的最初,父母对他发自内心的满满的无条件的爱。
因为每个个体天然就是想要做自己的,如果父母的期待就是鼓励孩子做自己,那孩子的生命就会蓬勃地生长,散发出自信的光芒。
如果父母过于强势,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就会丧失自我,即使外在看起来成为了父母期望的样子,内心也会有很深的自卑。
由此我想到了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关于人是什么以及对子女的期许》。
虽然那时还没有学心理学,已经隐隐觉得不该用自己的视野来限定孩子的人生。
以前看过一篇王朔谈自己女儿的报道,他说,我希望她干嘛啊。我什么都不希望她。我只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
这才是做父母最好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