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城西菜场的西边有一个自产自销的菜场,村民自己种的菜集中在这里卖。随着城镇化的改革发展,大型超市陆续出现,东西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给广大市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这个自产自销的菜场生意惨淡,慢慢地这里就空置着。
因为边临公园,早晚锻炼的市民比较多,就有热心的市民发现这里可以暂时作为运动场地,最后定为乒乓球场。
于是与一部分乒乓球爱好者一起与相关领导沟通,暂时可用。
几天后,市民门自发清理了菜场的水泥板梁,运送了垃圾,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两三天功夫就建好了一个简易的球场。不留姓名的赞助商提供了2张乒乓桌。
市民们陆续从公园露天的铁乒乓桌打乒乓球来到了这个由大家一起集资的室内球场,在标准的乒乓球桌上开始打球。
随着打乒乓球的人数逐渐增多,球场赞助款也逐渐增多,真可谓水涨船高。
乒乓桌也由2张到4张,到现在已经有6张了,有了一定的小规模。乒乓球球技比较好的人也慢慢多了,尽管地方简陋,但宽敞开阔。
就这样大家从不认识到认识,只要你肯教我,我就认真学。推球、搓球,有的学会了拉球。球技慢慢在提高,市民们从不会打球到会的蜕变。
为了更快地提高在城西乒乓球场打球球员的球技,于是有几个乒乓球打得比较好的球员提议:每个月举行一次比赛,自愿报名参加。
说干就干,每个月的比赛如期进行,球场真可谓是人气旺盛,打球氛围热火朝天。大家也慢慢熟悉了比赛的规则,在比赛时怎样调整状态,赢得对方。
参加比赛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场地的限制,后来每次比赛都要控制人数了,每次比赛只能是48人有机会参加。开始的时候在微信群里报名,报名满额就截止。这样的比赛坚持了一年多。
球技在变化,人的心里也在变化。
慢慢的比赛不在微信群里大家自己报名,只是报名满额后由个别人在群里发一下。有些想参加比赛,因为球技不怎么好的乒乓球爱好者,没有机会参加。
比赛变成由个别人说了算,他想叫谁来比赛就打电话给他,问他是否参加……
打球本是锻炼,却在无形中激化矛盾。真可谓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前些天晚上有人提议球场铺上地胶更好。大家集资吧,每人300元。
那天晚上在球场的人有现金的交现金,没有的微信扫码,也有的人在观望……
我们不屑与人为伍,却害怕自己与众不同。
球场本来就有人管钱,收入开支都清楚的账,还在球场的墙壁上公布。
这次倒好,好几个人管钱,因为在微信群里动员大家集资,大家很踊跃,你300元,我500元,甚至1000元,只要有人交钱或扫码,群里马上公布,几天时间据说筹资了七、八万元。
钱多了球场从原计划的铺地胶改成了换顶板,四周做卷帘门,地面铺地胶,换乒乓球桌等等。
有几个人在收钱、在管理、安排。和原先的管理者不通气,开始说要他们原来集资的钱先拿出来用掉,现在钱够用了,也不说这事了,还说这次集资的钱用不完退回去……
原先的管理者说如果真的这样做,那原先的钱也冻结,球场的灯、网等坏了,也不再修理付钱。
一个大家自愿集资的活动场所,应该有统一的管理者,制定管理制度,大家自觉遵守,维护球场的管理秩序,开心快乐锻炼,和谐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