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棉花

作者: 陈半月echo | 来源:发表于2018-01-27 22:17 被阅读0次

以前的乡土,那才真正叫做乡土,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从土地里钻出来,一年四季,那才叫真正有着不同的味道。

家里的老人去世之后,青年人很多都会把家里的土地荒着,泥土供奉着的,永远只剩下杂草。那么多青年人外出打工,房子也空着,从前满是热闹的庭院,也变得荒凉无比,杂草称王称霸。

从小到大,我就是贴着闲不住的爷爷脚边儿长大的一个熊孩子。上山下田去过不少,但还真没怎么做过农活。不过,最喜欢的一个农活,一定还是“捡棉花”。地里的棉花要是收成了,开了口子,爷爷总会挎上自己做的小竹篓子,斜背在肩上,天天忙不停,生怕错过哪一朵棉花炸开的“花期”。

每日每日到了地里,总能瞧见,昨儿才捡完的棉花,今天又是跟枝梢上盖上了厚厚的一层雪一样,花白花白一片。这个时候,忙不迭的爷爷,总是叼着烟管,站在地埂上,笑得看不见眼睛。

棉花壳儿有扎人手的四瓣儿尖壳子,但是把棉花从里边抽出来的时候,软软的,那叫一个冰火两重天,一瞬间,让人从棘手的坚硬过度到极致的柔软。

棉花梗子在成熟了之后,会由茂盛的翠青变成枯硬的黑褐,丛叶落掉之后,像极了老人家干枯粗糙的手臂。

时间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嵌着白白软软棉花瓣儿的枯梗子,已经成了被插在鲜花店精致花瓶里,工人们挑选购买的装饰对象,小小的一只得是十几块钱。

这话要是传到了当年大汗淋漓在太阳底下“捡棉花”,一斤棉花只卖一块多钱的爷爷耳朵里,怕是更是笑开花儿了。

想起小学语文课本上,少年闰土在瓜田里插獾子的插画,那是鲁迅故乡的完美写照了。而我,总是会不自觉地想起,在夏日的柔润底下,白白软软的棉花,悄悄儿挣开了裹缚着自己的吉尖壳儿,白白脸儿向着白白月光,这世界,真美好。

爷爷的小竹篓子,还安静地放在家里阁楼上,篾片儿缝里,都是经年的泥土的沉垢。

相关文章

  • 捡棉花

    在这个雨意渐凉的秋天,行走在城市的广场,看落叶飘飞。心里难免想起从前…… 三十多年前,爸爸还是一个帅气的青年,在一...

  • 捡棉花

    以前的乡土,那才真正叫做乡土,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从土地里钻出来,一年四季,那才叫真正有着不同的味...

  • 捡棉花

    夏日将尽,我的日子变得难熬起来,沙洲上的棉桃陆陆续续地炸开了口子,一年一度捡棉花的时间到了。 小时候,我很厌烦细碎...

  • 捡棉花

    一瓣一瓣又一瓣, 衣襟湿身到日下。 青叶落红非无情, 甘愿枯竭为护花。 (2014年国庆帮四姐家捡棉花,前几年棉花...

  • 捡棉花

    之前记录了捕棉花虫的过程,我觉得有必要写下关于捡棉花的记忆,因为我不能保证60岁以后还能记得。 棉花的...

  • 走的再远,也不能忘了来时的路

    镰刀,竹筐,担子,板车,田埂 拔秧,插秧,割稻子,打谷场 麦苗,麦浪,麦粒,麦堆 栽棉花,捡棉花,晒棉花,卖棉花 ...

  • 捡木棉花

    广东现在正是百花盛放的时候,近段时间大街小巷里最亮眼的就是那一夜盛放的黄花风铃木。尽管是“满城尽带黄金甲”,但是是...

  • 路边拾棉花

    秋天是捡白金——棉花的季节,新疆大地上处处白浪翻滚,无数拾花工在白浪里泛舟,采下洁白如雪的棉花。而在拉棉花...

  • 杂记

    他神情专注,看着手中的小团棉花,鼓足气一吹,为了避免棉花被吹到远处捡不回来,他把巴掌竖起来,这样一来,棉花就往上飞...

  • 等死(9)

    第九章 现在,李大发身上盖着的被子,就是当年四川女人捡棉花做的。采摘过后的棉花地偶有遗漏,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捡棉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po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