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做一个内部培训时,要大家思考下自己的理想职业。我觉得开一家书店挺好的,因为看书是我的爱好。
湖畔书店当我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留心观察这方面的各种情况。看了几本相关的书,《东京本屋》,《诚品书店》,《理想的书店》,《书店时光》,接触过两个小书店的老板,市面上大一点的书店基本都去过,然后结合我自己买书经历,有几点想法:
现在大的书店,提供“逛”的功能远大于“卖”的功能。很多人去书店只是想逛逛而己。书店装修的设计感十足,摆上装帧漂亮的图书,真的是一道漂亮的风景。人们很自然愿意在此流连忘返。逛实体店比网上书店要有感觉一些。可以随意翻翻书的内容,确定下行文风格和图书印刷质量。网上虽然也提供试读,但一般章节固定,无法做到随意浏览,而且网上试读很难让人专注,操作起来也不方便。但稍微理智一点的人都不会在此发生购买行为。因为网上图书实在是太便宜了,实体书店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我一般都是把看中的书放到当当的购物车里,遇上买100减50的活动时就会凑单买。
消失的书店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书店开张呢?我猜想这些开在购物中心的书店,背后都有资本的扶持。可能是政府的文化基金,也可能是商场为了吸引人流提升品牌价值,收了很少的租金。有名的西西弗连锁书店很有可能就是在资本的扶持下,大力扩张,造成庞大的体量和知名度,形成强大的议价能力,以极低的价格在各大商圈拿场地,在卖书不赚钱的情况下,靠经营文具和咖啡形成营利。还有大的地产商,利用自己开发的楼盘经营书店。商圈和楼盘以此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这类书店没有靠卖书盈利的压力,我估计会越来越多,因为随着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休闲需求,它们只需提供“逛"的功能就行了。商家自然会利用吸引来的人流在其他方面创造出价值来。互联网经济不就是吸引眼球吗?只要把人流引来,总会找到盈利方式的。而且一般爱看书的人,总体来说消费能力还是比较强的。现在大的商业体,书店就像星巴克一样成了标配了。
写字楼里的小书店还有就是一些个人开的小书店。为了生存,我觉得他们已经不能算是书店了。一般都集中在学校旁边,好一点的还能摆上各种畅销书和杂志,都是以教辅为主。紧密联系周边的学校,为其提供服务。教辅种类繁多,在网上有时跟本分不清楚,很多又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们不敢在网上买。
那些真正卖书的个人书店,就算名气再大,情怀再多,也还是亏损啊。武汉比较有名的德芭彩虹书店,境自在书店,口碑特好,老板也是真心爱书,选书也很有特色,尝试了过多种经营方式,如会员制,读书会,签售会等等,但通通都不能赚钱。因为这样的书店完全无法改变顾客逛完后网上下单的购买行为,而他们又实在无法从卖书之外获得足够的利润。
一家书店的大门如果我开书店最好就是做到这样的,有名无实,我也实在想不出盈利的方法。只能佩服这些老板的情怀,也自认为没有他们的能力,这些老板在开书店之前可都是成功商人,是一口气亏几百万都没问题的人,如果他们都没想出办法来,我更不可能想出办法。
那我的书店之梦呢?梦想嘛,轻易实现了还叫梦想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