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英帝国王冠上的宝石
印度曾经被称为伊丽莎白女王王冠上的宝石,可见印度对大英帝国的重要性,和其在当时英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关于英国如何一步步地征服和殖民印度的具体情形,在这里我也没必要再说什么,只就原因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印度由于地理位置,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历史上就基本没有国家统一的传统,这一点和中国几乎截然相反。随着伊斯兰在7世纪的崛起,印度次大陆自然成为其扩张势力的最好场所。在西方人开始来到印度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伊斯兰帝国,莫卧儿帝国正统治着绝大部分印度地区。
从16世纪初葡萄牙人首先在印度建立据点起,一直到18世纪,西方势力在印度也并没有取得什么更大的进展,因为一方面此时的西方还没有绝对优势的物质力量,另外帝国还相对比较强大。到了18世纪中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和印度历史上多数时间一样,莫卧儿帝国完全的衰落了,整个印度陷入到了无政府的混乱状态。
如果说此前印度历史上的无政府状态,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由于大家在文化和宗教上的一致性,尚能和平共处的话,那么在强敌入侵时的无政府状态就是巨大的悲剧了,况且,此时的西方,尤其是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其物质力量远非半个世纪前所能类比。此消彼长,印度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可以说,英国人是在最合适的时候大规模介入了印度事务,通过挑起印度内部各势力派别的彼此争斗,英国人以最小的代价蚕食着印度的主权,随着英国控制范围的扩大,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的获得了印度商人,上层权贵阶层的支持,因为起码英国提供了一个能让商业等诸实业得到基本发展的相对稳定环境,与其倍受原印度各邦统治者的阻挠勒索,还有土匪,军阀的强取豪夺,还不如支持英国人建立的起码能维持秩序的统治。
就这样,通过大约100年的努力,大英帝国终于在19世纪中叶建立了在全印度范围的统治权,其统治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也就是二战后印度独立。前后相加,英国人在印度次大陆作为重要力量和统治者存在了约200年之久,对这片土地和其上的人民影响深远。
英国在印度的胜利,除了我们上述的主要历史背景外,我想另一个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就是印度文化,印度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和佛教同出自一个文化环境,不可避免的和宣扬慈悲,和平的佛教在基本气质上有很多共同点。所以这种非暴力的文化氛围也消减了在英国入侵时印度民间,主要是底层民众可能的大规模反抗,为英国人的比较顺利的统治提供了条件。我们可以看到在后来印度国父“甘地”所领导的印度独立斗争中,也是这种特点给印度带来了“非暴力不合作”的独特斗争方式,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但在印度的传统中,暴力,就像甘地所说的,意味着真正的怯懦和不道德。
大英帝国在印度100多年的统治,其影响更多的体现在对印度上层社会,除了生活思维的方式,最重要的恐怕是语言。英语不但成了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而且还是事实上最重要的交流语言,来自印度不同地域的人们现在主要通过英语互相理解,可想而知,印度社会的复杂多么令人惊异。印度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英国的控制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比较全面的发展,这应该是印度独立运动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英国的策略站在其自身立场上是容易理解的,毕竟印度只是当时大英帝国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为整个帝国提供原材料和经济资源,并成为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而不是发展自身的独立经济体系。所以,尽管印度在面对西方进攻时经历了一条和其他国家很不相同的道路,但结果却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印度在其赢得独立时,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其他经过大规模战乱的国家相比,局部水平可能是要高出一些,但是从国民经济的整体结构上看,也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我们不禁要感叹,历史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惊人的相似,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捷径可走。
总结一下,印度之所以能被英国全面征服并殖民,主要是两个原因导致的。
首当其冲的是印度文化,和由这种文化所决定的社会结构。它基本上没有 办法形成统一的,强大的帝国体制。学术一点说,就是他的皇权,现在的说法是主权的观念长期在历史中是缺位的。这直接导致了印度社会缺乏竞争性和保护自己的力量。
其次,是时间的要素,英国在18,19世纪的历史中是一枝独秀的,他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对手。如果他介入印度事务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恐怕大英帝国在面对诸多列强的挑战时,比如法国,德国,甚至后起的日本等国,不会那么轻易地就能将整个印度掌控在自己的手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