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唐是一个比较内向害羞的姑娘。
因为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孩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从小就不受待见。
小时候爸爸抱着姐姐一起出去玩儿,她跟在后面想一起出去,爸爸就会一个白眼儿把她呵斥回去。于是她只能哭着跑回去找妈妈。
在学习上,爸爸对她要求非常严格,经常对她说:“如果你期末考试拿不了第一名就别回家过年了。”她幼小的心灵很是害怕,她拼命学习,只为能在家过年。
后来她发现只要自己在学习上成绩还不错就能得到爸爸的赞许,于是她刻苦努力,只为让爸爸能在亲朋好友面前有炫耀的资本。
长期的压抑、缺少鼓励让她害羞、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再后来,她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爸爸对她态度好了不少。都说大学时光是人生最幸福最没有压力的,可以开心地畅谈人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害羞的她不敢参加学生会竞选,不敢抛头露面,不敢不熟的同学打交道。
因为家里不给她提供学费,她早早背了债,申请了助学贷款,还要拼命学习拿奖学金,她天天泡在自习室、图书馆,只有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名,才能拿到全额奖学金,才能让爸爸称赞,让同学们佩服,她才能有一点自信。
因为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学习上她经常陷入一种焦虑,就是老师讲课的时候她越是想要集中精力好好听课就越会分心,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也生怕老师提问自己回答不上来会让同学嘲笑她笨。但是她发现注意力就像一个叛逆的小孩儿,她越是想要努力控制它,它就越是不听话。
每次考试的时候她都学习到半夜,就是为了能考第一名,好像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面子。
临近毕业了,因为害羞她不敢参加面试,每次年前都以失败告终。眼看别的同学都签了有名的大公司,她却最终只进入了一家小公司,又因为自己不敢和领导打交道,得不到重视只能做一些无足轻重的杂活。
有次公司组织演讲比赛,她为了突破自己,硬着头皮报名了,结果在现场紧张的说不出话来,她当时感觉有上千只眼睛盯着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后来她一遇到同事就想起那件囧事,就觉得别人在嘲笑她。
就这样她慢慢患上了抑郁症,更加不敢也不愿和人交往了。
02
虽然小唐的害羞有点过于严重了,但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或多或少有小唐的影子,害羞、害怕社交、害怕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比较害羞,我们做家长的通常会觉得他比较可爱,老实,将来好管教,但是如果害羞一直维持到成年后会带来很多方面的问题。
害羞的人,通常不敢表达自己的内心,不敢争取正当的利益,时刻感觉别人在盯着自己看,害怕出丑于是在内心的不断挣扎中消耗了过多的精力。不敢公开演讲,不敢和领导沟通于是丧失很多机会。
03
我们成年人应该怎么摆脱害羞的心理呢?
熊太行老师在得到的《关系攻略》课上给我们支了两招。
首先,在认知上做改变。告诉自己“没有那么多人关注我和在乎我。”“我的笨拙,别人很快就会忘掉。”“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有时候,我太关注我自己。”树立一个更高的目标,把注意力放在自我提高上,而不是放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
其次,在行为上接受训练。逼自己开口说话。称赞他人,如向陌生人寻求帮助等。
我认为害羞虽然有很多的坏处,但是并不可怕,一个比较害羞的人一定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害羞。你越是在意,越是想要摆脱,他就会越是顽固地纠缠着你。首先从内心接受自己,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灵魂,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完全的接纳自己,只有先接纳自己才让自己更自信,才能有勇气展示自己,有机会让自己变得很好。
04
如果一个孩子比较害羞,家长一定不要急着给他贴标签儿。比如如果家长带着孩子出去玩儿,见了老头老太太让她喊,他不喊,却把头扭向一边,害羞的不敢直视,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说这孩子就是比较害羞,见了人从来都不叫。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害羞的人,她的害羞的性格就被固定下来了。
多鼓励孩子,如果孩子某次叫了叔叔阿姨要及时夸赞给予正反馈。强化她的行为。
适当引导。昨天和同学一家出去玩的时候,我女儿香草开始在叔叔面前就很害羞,他喊我女儿的时候,她就把头扭到一边,贴在我身上不敢动弹。后来在公园,香草喜欢拣地上的小石子放到阿姨和姐姐手里,然后我让她给叔叔一个,她开始是不好意思的,后来我说“来,妈妈和你一起过去送给叔叔”,她就跟在我后面慢慢走过去,头也不敢抬地放到叔叔手中,等叔叔夸赞了她,她就敢略微抬头看叔叔了。我又陪她重复了一次这个送小石子的过程,这次她就敢抬头看叔叔了。慢慢地就没那么害羞了。
害羞本身并不是多大问题,接纳自己,适当挑战自己,内心就会逐渐开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