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没有教育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没有教育

作者: 放牛班的小林子 | 来源:发表于2016-11-30 15:31 被阅读64次

    几年前,韬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举家欢庆。入学后仅一个月,韬就有尝试自伤行为。入学后四个月,有尝试自杀行为。韬被送进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效果不佳,不得不休学一年。一年后返回学校,他仍有尝试自伤或自杀行为,最后不得不黯然退学。

    这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不久前,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微课中透露,近年来,北大心理咨询中心每年的咨询量都保持着30%-50%的增长率,很多同学还在等待咨询中,而且出现了越来越多像韬这样让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都无能为力的个案。他把这样的个案称为“空心病”,或者叫作“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我是谁?我想要什么?综观“空心病”的种种表征,也许这是两个最核心的问题。在以成绩论英雄的语境下,青少年普遍缺乏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索与回答。相反,他们竭尽全力去攀爬高考这个山峰,等爬到了山顶,发现再无山峰需要征服,就从那里跳了下来。

    今天,看了一部英国BBC的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记录几个中国优秀教师到英国一所优秀高中进行一项教学实验,对两个班分别进行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一个月后通过测验测试过去一个月两个不同教育文化下学生的表现到底哪个更好。这两种差异很大的教育文化碰撞之下,对于中式教育,学生的表现折射出不同的教育观点:

    1.比起掌握知识,理解知识更重要

    纪录片里,跟传统的中式教育下的孩子不同,英国学生的特点很鲜明,他们更崇尚自由、质疑的精神。对于中式教育推崇的权威、服从、纪律意识以及学校里很激烈的竞争环境都不太适应,老师填鸭式的在讲台上灌输知识,让大多数学生接受不了,屏幕下方出现画外音:"在同样15岁的年龄,中国学生每周要学习数学11个小时,他们的知识层面比英国同龄人领先三年。" 但同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刚开始放到英国学生,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学生在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着三角函数时,他在下面大声质疑三角函数学了有什么用?日常生活根本用不上这些东西。“我们为什么要学”这句话多次在纪录片中从同学们嘴里蹦出来。当中国老师感觉到同学们无法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课堂纪律变得越来越差时,和英国老师进行交流探讨得知:比起掌握知识,国外的教育更强调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国外注重因材施教,以学生作为主体,会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同制定教学大纲并且分组学习,学生的接收能力不太一样,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是不适合所有人的。如果要让学生懂一个比较难懂的概念,要从基本概念开始讲解,把基础打扎实了,更多深层次的理论则通过实践或者运用去学习。而中国的教育以应试为目的,以老师为主体,学生注重记笔记,不断的进行随堂测验巩固知识点,懂不懂不重要,考好就好。

    2.最成功的教育是激发孩子学习的激情

    看了这个纪录片,最深刻的感受是英国学生多次强调老师把他们当成了学习的机器,多次问为什么学习这个?这个对自己有什么作用?这些知识跟自己的生活完全搭不上边?看这些问题就知道这个国家的孩子完全是问题式引导学习的,这个问题是来自于好奇心,来自于兴趣或者对自己是否有用。问题式引导学习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去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所以在高中之前的阶段知识国外的知识体系并不深入,相对于中国的教材普遍比较浅。印象很深刻的是,不管学生有没有听懂,老师的进度都很快,他们关注的重点在于会不会耽误教学进度。老师讲的很爽,对于孩子是否在认真听讲也并不是关注的重点,他们认为学生不认真听讲,是因为学生没有上进心,跟自己的课程讲的是否有吸引力没有任何关系。课堂上最有激情的是老师,而下面只是一堆学习的机器,除了学习这道程序,就不应该有其他任何的思想。所以,一旦走出这座象牙塔,那些年我们学过的知识,也会迫不及待的随着毕业一并还给老师,大多数人,与之一起还给老师的,还有对学习的激情。

    3.挫折教育和鼓励教育

    体育课上,有位英国学生跑步没有达标,跑完很是沮丧,在中国,如果按照成绩的标准,这个学生肯定不是一个好学生,在学校成绩不好就等于是一个废物。但是让人动容的是,看到孩子受到打击后的沮丧和难过,英方老师感同身受,并且立马上前安慰说, "你记住了,你跑完了全程,就算体育不达标,但你一定在其他领域表现很好,其他人虽然体育很棒,但也不是每一项都厉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一定要记住你跑完了全程...."。强调自己和自己的竞争,强调自我认同感,老师鼓励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优势,认同与其他人的差异化,中式教育呈现更多的形态是比较和竞争,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会将自己和别的孩子比较以促进自己不断的补差,而不是专注于精进发展孩子的优势。

    4.顺从和独立思考

    语文老师在课上给英国学生讲孔子的儒家文化,要求要尊师重道,要听父母老师的话,父母都是对的。英国学生立刻表示老师这个观点是不可理喻的,脱口而出“父母的话不都是对的,难道父母有种族歧视,我也需要认同吗?”老师想要表达的是作为孩子要学会尊重父母尊重师长,但是在课堂上老师将这种尊重作为控制学生的理由时,学生就显得很反叛,也凸显出英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种批判性思维容许孩子的多元化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路。这种更为宽容开放的教育环境,孩子更容易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独一无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是一台台顺从的考试机器。

    中式教育尊崇权威、纪律意识以及通过从小千军万马的过独木桥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更多的培养一个孩子专注、刻苦耐劳、有毅力这些品质,但是缺陷也很明显,应试教育对于所有孩子的评判标准过于单一化,成绩不好,孩子似乎就失去了任何价值,孩子的身心灵发展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质化严重,自我认同感低,从而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而人的一辈子最需要的是好奇心,才有去探索世界的动力和持续学习的热情。这个或许也是目前空心病盛行的原因之一吧。当然记录片里呈现的英国教育也不是完全没有缺陷的,因强调释放自我的天性,英国学生分散学习注意力的事情很多,可能是自己的社交圈,也可能是一个明星的退团,学习态度散漫以及专注力不够是英国学生在接受中式教育时折射出来的最大问题。曾经我认为国外的教育孩子很轻松,但其实无论哪个国家,精英教育都是要保持刻苦努力的高强度学习才行,并不是只有中国的好学生才如此辛苦。

    这部纪录片是BBC出品,从老外的视角来看中国的教育,国外更多的事站在批判性思维上来看待教育中呈现的问题,但纪录片的最后是比较两种不同的教育下的考试结果来作为输赢的标准,不出意外,虽然中国教师挫折不断,但应试胜出的结果证明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还是相对成熟。但国外的多元化教育更为人性化,更容易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两种教育各有优缺,若能互相吸收,也是一大幸事。

    我想最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能享受到求知带来的乐趣同时将知识转化,去完成自己的社会、家庭等各种责任,并且在这种责任感中持续的求知、追求自我价值从而获得自我认同感。对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我们无力改变太多,但或许作为一个父母,不把教育过于功利化,对孩子身教言传,传递出知识带来的乐趣,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给予是努力提供条件让孩子遵从天性,做他自己。最好的教育,是没有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没有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rt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