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惊风”之喻——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惊风”之喻——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作者: 小黄杨树 | 来源:发表于2024-01-17 00:07 被阅读0次

赠徐幹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

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

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春鸠鸣飞栋,流猋棂轩

顾念蓬室士,贫贱诚可怜。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

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

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亮怀璠玙美,积久德愈宣。亲交义在申章复何言!

除了用“朝露”比喻人生短暂外,汉魏时期文人还把人生比喻成“惊风”“飚尘”“流电”“逝波”等等反复咏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抓住时机,努力学习。这种观点成为汉魏时代读书人广泛的共识。虽然也不时有及时行乐的消极之音,但是进取无疑是当时文人提出的“正解”,或者说是主流的“汉魏方案”。

唐朝诗人李商隐笔下的“黄昏”是美好的,景象的变化是舒缓的,他本人观赏“黄昏”之景也是从容的。诗中说“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是,在曹植这首诗中,开篇便来一句“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令人猝不及防,骤然心惊。

夕阳西下,本是最普通、最自然的景象,可是,在诗人眼里却像是遭遇了一场灾难。仿佛刚刚刮过一场大风,吹落了太阳。而且速度极快,甚至眨眼工夫就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显然,这不是客观的写景,而是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的诗意表达,是他对时光奄忽、人生短暂的惊叹。

除这首诗外,曹植还多次在他的诗中用“白日西驰”的意象,来表现光阴易逝的主题。如《箜篌引》中有“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直接用了本篇中的原句;《名都篇》中有“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等。

而与之同时代的人,同样从“朝露之叹”中走出来,换另外一种方式,表达着对生命的终极体验。比如,曹操在《步出夏门行》诗中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用长寿的神龟、驾雾的腾蛇作喻,说明人生的短暂。但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主流意识多么催人奋进啊!班婕妤《怨歌行》中有“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之语;《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中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今日良辰会》中说:“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等等。

第一次大范围地感叹时光短暂,生命可贵,进而提出努力进取、无愧人生的观点,这是汉魏文人的一次集体觉醒,也是给后世读书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相关文章

  • 晚安

    惊风飘白日 光景西驰流

  • 生活随笔-202001

    01.26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像时光穿越了一样,我来到了2020年。 过去的一年里,我没有做到曾经给自己立...

  • 《幼幼集成》卷二·惊风辟妄(内容总结)

    喻嘉言辟惊风 一、惊风的实质 小儿惊风的实质是受寒,是寒邪入太阳经——“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

  • 惊风

    文/sunshine珊珊 受惊的风 破开满江细碎的星纹 藏了又藏 未曾想 越藏越亮 月亮的笑 轻而温柔 傻孩子啊傻...

  • 《幼幼集成》卷二·非搐二条论并方附(内容总结)

    非搐,是儿科所说的慢惊风、慢脾风。 一、传统儿科论述慢惊风 儿科有种说法,急惊风传变成慢惊风,慢惊风变成慢脾风。慢...

  • 歎歲月

    1、白驹过隙,日光荏苒。 2、时光荏苒,岁月蹉跎。 3、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4、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5、盛年不...

  • 一朝沐杏雨,终生念师恩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再次踏入校园,桂花飘香,太阳还是那样的炙热。已经熟悉了的校园让我倍感亲切。 安顿下来不久,...

  • 大学毕业生:除了梦想,你更需要这5大建议

    题记:“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正所谓“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

  • 戒不掉的爱恋,戒不掉的瘾

    戒不掉的爱恋,戒不掉的瘾 作者:云烟飘渺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时光荏苒 白驹过隙 一缕清风泛起心间的味道 几许...

  • 临流叹逝川

    临流叹逝川,弹指过千年。 鱼沫吹成浪,海沙化为田。 惊风飘白日,碧水远渔船。 碌碌都何事?不如抱酒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惊风”之喻——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sh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