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游大灵岩寺

春游大灵岩寺

作者: 莲子心1212 | 来源:发表于2024-02-29 19:19 被阅读0次

3月1日,今日天气晴和,阳光明朗,西风料峭,临时起意去游大灵岩寺,建筑师从小介绍自己是出生在春天的第一天,所以这也算是春游了。

说走就走,出门上高架,走104国道,导航显示京岚线,到长清万德左转进山,义灵路尽头即到。

灵岩寺位北依济南,南临泰山,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山东灵岩寺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和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古刹,灵岩寺位列其首。虽说灵岩寺去过好多次,但每一次的游历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一个季节又是不同的风物。

车行至义灵路,首先看到的是义灵关村,此村建于明万历年间,明清御道穿村而过,御道上留下了古庙、古槐、官井等遗迹,道路修茸整洁,道路两旁是冬夏常青的松柏,民风淳朴,世代生息。

再往里走,隔着车玻璃也能感受到安静宁和的气息,道路整洁,古柏多姿,连亘十里,偶尔有一只猫从路上穿过,它一身橘黄,形态舒展,回眸未笑。

可惜不是盛夏,否则一定能够感受到“十里灵岩翠路荫,松含清籁少繁音”的意境。所以夏季一定要再游。

唐玄奘曾住在寺内翻译经文,唐高宗以来的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也多到寺内参拜。乾隆帝一生酷爱山水,曾八次住跸大灵岩寺,可见其魅力。又有登泰山必游灵岩寺之说。

咱们近水楼台,更要多次游历。

1.大灵岩寺碑

大灵岩寺

灵岩寺到处是古柏,树龄500年以上的比比皆是,柯如青铜根如石,崔嵬枝干郊原古,古寺苍苍隐逸其间,又听到梵音淼淼,更显灵岩圣境。大灵岩寺碑,立在山门前,四字苍劲有力,乃元至正三年(1343年)山东廉访副使文书讷书写。

进山门,看到哼哈二将把门,过石桥,桥上有石狮,形态各异,溜光溜骨,似有佛性。



2.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里面正有僧侣和善男信女在做法事,驻足门前,听佛经袅袅,一片安宁。刚开始以为是放的录音,近看有主唱,有和唱,有钟鼓节奏,和鸣绕梁,真的很震撼,不信,你听。

大雄宝殿

3.千佛殿

千佛殿是灵岩寺内现今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建筑,由慧崇和尚创建于贞观年间。多次重建,单檐庑殿顶,彩绘斗拱,屋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

千佛殿

木质构件,经岁月磨砺,风雨侵蚀,色彩斑驳,更见古风。

千佛殿最引人入胜,也是历来为天下人所称道的,莫过于殿内那些安置在四壁台座上的40尊宋代彩色泥塑罗汉,他们神态各异,手印不同,生动逼真,梁启超先生手书“海内第一名塑”,就立在殿前。

梁启超题

4.辟支塔

从塔的名字来看,为供奉辟支佛而建。辟支塔“辟支”出于佛教,音译为“辟支迦佛陀”,略称“辟支佛”;辟支塔,意即辟支佛塔。辟支佛是梵语音译,意译为“缘觉”、“独觉”。

辟支塔

辟支塔始建于宋淳化年间,为一座八角九层十二檐的楼阁式砖砌建筑,塔高55.7米,塔基为石筑八角,上有浮雕,镌刻有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门,塔座有“阴曹地府”浮雕等故事。塔身为青砖砌就,各层皆施腰檐,下三层为双檐,二至四层檐下置平座。塔身上置铁质塔刹,由覆钵露盘、相轮、宝盖、圆光、仰月、宝珠组成,自宝盖下垂八根铁链,由第九层塔檐角上的八尊铁质金刚承接,在塔内延续到地下,起避雷作用。

辟支塔气势雄伟、造型美观、结构复杂、比例适当,呈典型的宋代风格,为灵岩寺标志性建筑。宋代文学家曾巩有诗赞曰“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

5.般舟殿

般舟殿始建于唐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大家都熟悉,般若即智慧之意,言佛法如智慧之舟,能使人离迷途而登彼岸。

可惜几经重修,仍归于荒芜。在大殿前的八角基台,发现一石刻,诗曰:再见祇园树,流光二十年。依然山水地,况是雪霜天,阁影移寒日,钟声出暝烟,粗官苦奔走,一宿亦前缘。


碑文通篇楷体,书法大气,镌刻优美。

6.御书阁

御书阁位于千佛殿东北,建于唐。阁内原有唐太宗、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 等御书,皆毁。门前有宋大观年间住持僧仁钦篆书门额。

御书阁

7.汉柏纪

据万历三址六年立汉柏记记载:相传此柏方萌芽,汉文帝梦灵岩有一古柏,随命邓通前往观之,至而惟见一萌芽,邓通回以实报文帝,文帝祭而曰:此树当于此山并传不朽。该树龄已有2000之久。

汉柏bai

我在此树及碑前留影。

8.莲花坐

灵岩寺到处是毁坏的大殿基座、柱梁、佛像构件,有孔雀明王殿、五花殿等,双手合十,虔诚如斯。

虔诚

9.五步三泉

五步三泉在从灵岩寺到东北灵岩山的路上,指的白鹤泉、双鹤泉、卓锡泉。因三泉相隔甚近,故有“五步三泉”之称。虽是早春季,泉水仍清澈碧绿。

五步三泉

10.甘露泉

沿灵岩山石阶而上,走到半山腰,过了一个枯松拱门,往东在一处悬崖前,就是甘露泉。甘露泉在泉水似露珠般在石缝中泄出,叮咚作响,清冽甘美,故名甘露泉。可惜此时不是丰水季,但见有泉水从石缝中溢出。

甘露泉

11.袈裟泉

袈裟泉早名独孤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清康熙年间《灵岩志》记载:“昔有隐者姓独孤,结茅泉侧,后人以姓命泉也”。明万历年间进士刘亮采稳居灵岩,因厌恶“独孤”二字,改称“印泉”。在印泉之侧有一块被人们称为“铁袈裟”的铸铁昂首蹲立,因而印泉又被人们习惯的称为“袈裟泉”。

袈裟泉为灵岩寺僧侣水源,我也看到有人汲水。

袈裟泉

10.听僧佛法

下山的路上,遇茶禅一味。在阳光下,听老僧讲佛,他说自己自38岁起吃素,已经26年了,曾闭关10年,但见此僧慈眉善目。“等你明天早上醒来时,一定要感谢老天爷,我又来了。”老僧的话,很接地气。

听僧言

期待再游灵岩古刹,当我们踱步灵岩寺中,一起走过的路,可能是唐高宗携姬缓踏石阶,赏山看水;一起尝过的泉,可能乾隆皇帝曾煮水入茶,微笑称赞。自魏晋以来,那一千六百年的沉淀,那些历史的痕迹,就像那些石碑一样,它在那里,它一直在那里,等我们解读辨析。

灵岩胜境

相关文章

  • 古风 游大灵岩寺

    朗公经处可公禅 ,寂柏深深度幽泉。 千年静步如一日 ,行道本来是天然。

  • 大灵岩寺经济随想

    灵岩寺,域内四绝之首,居泰岱西北最幽处,乃佛教古道场也。其以景色葱翠之清幽,梵宇浮屠之俊美,帝王名僧...

  • 野花丛发好 谷鸟一声幽

    初春午后,天朗气清。邀好友龙哥,长清踏春寻迹;往海内四大名刹济南灵岩寺。 灵岩寺一直是我觉得最低调...

  • 灵岩寺

    “心静即是净土,闭门即是深山”。在这个炎热夏天的午后,去寺庙走一走最是清凉。 穿过巍巍的山门,走进寺庙,香炉氤氲,...

  • 灵岩寺

    灵岩高阁 绝岭之上 气势如虹 威仪轩昂 接云揽月 临风驾祥 钟鼓馔玉 神韵悠长 雕梁画栋 古束雅妆 极目雍容 预览...

  • 灵岩寺

    灵岩寺,据说中国有13处同名寺院叫灵岩寺,分别四川、江苏、吉林、河北、河南、广东、山东、陕西、内蒙古等地。 唐诗《...

  • 灵岩寺

    随着雨,乘车去灵岩寺,一见门票要6元,便吃一惊。我和远登临,千佛殿内40尊泥塑正如刘海粟所题“灵岩名塑,天下第一,...

  • 灵岩寺采风

    济南灵岩寺的后山……以及牛

  • 访灵岩寺

    山径无人花自芳云林深处隐禅房鸟啼声里听梵音自在春光即佛光图片发自简书App图片发自简书App图片发自简书App

  • 游灵岩寺

    山不在高有寺名, 灵岩古刹隐其中。 群峰环抱天然景, 碧树参天远古风。 佛殿宏伟香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游大灵岩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sq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