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考研就是“第二次高考”,弥补第一次高考没有越过龙门的遗憾;有人说,考研就是一次逃避、一种懦弱,是那些不敢面对社会、不想太快离开校园的人的选择;也有人说,考研就是一次历练,漫长的准备时期,劳你的筋骨、折磨你的意志。无论你是因为什么目的考研的人,相信你一定在网上看过那些成功上岸的人分享的经验帖,每天精确到分的时间安排、密密麻麻的笔记、各科老师和参考书推荐等等,只要你是考研人,你就不会陌生这些实质上是一摸一样的经验帖,为什么一摸一样,因为这些经验帖都透露出考研是一个需要付出血汗的、非常艰难的过程(作者无任何diss之意)。如果你是刚刚准备考研的人,当你看到这些经验帖时,你也许或充满斗志、充满希望,你会对可以预见到的非常充实的将来非常期待,或许你会质疑你自己,你真的可以吗,可以每天6点起、12点睡,一学就学整天?如果你是已经开始考研的人,或许你会忐忑,哇,上岸的人都是这样来的,我这样复习可以吗,怪不得我还有那么多题不会做,或许你会非常自信,都是学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成功又不能复制。如果你是考过研的人,再回想那些经验帖,其实我很想问一句:考研真的那么难吗,真的需要那么累?
我是一名文科生,弃理科投文科的文科生。我是2018考研那一批次的,我们学校考研的人都是在大三下开始准备考研,保研的人也会在这学期得到保研名额。因为我是一个不愿意参与是是非非的人,也非常不喜欢在所有人都压力特别大的氛围里生活或者学习,就像高考一样,很多人其实心里还没准备好,就被所有人——你的老师、同学、家长甚至整个社会推着进入高三,然后复习,最后高考,我相信有很多人在高三都是懵的,每天特别累,笔就没停下来过,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只觉得特别空虚而不是充实。所以我在大三上学期,就提前申请了大三下到台湾交换了。我很明确地跟我的父母说,这对我考上研有帮助。我的成绩是够不到保研的名额的,就算大三下我努力学习拿到满绩,可以够得上保研的门槛,也不愿意和一群疯狂的人去抢保研名额。而且,在我大一刚进学校的时候,算的上我的人生导师的老师告诉我说,年轻人可千万不要死去,有些人刚进大学的时候,还活蹦乱跳、生机勃勃的,可是到了大三大四,就死了,行尸走肉,被压力压得失去自我。我不想死去,也不想卷入纷纷扰扰的杂事,所以我逃离了。
到了宝岛台湾以后,一如到了一个新世界,这里截然不同的生活气息让我充满好奇,我迫不及待的想要探寻这块土地,去看日月潭、阿里山、外婆的澎湖湾,还有无数个台湾偶像剧的拍摄地等等。于是,在台湾的1/3的时间里,我都在浪。另外1/3的时间我拿来学习在台湾选的课程,还剩1/3的时间我都在看自己专业领域的那些大部头专著。一直到交换结束,2017年6月25日我回到家(是的,没错,我在充满了玩游戏、吃零食、看剧、睡觉等等考研罪人的家里复习的!),距离考研还有将近6个月的时间,我的考研进程为0。
2017年7月10日,距离考研还有5.5个月,我买的专业课参考书到了。我的考研科目是政治、英语一和两门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其中一门叫法学综合,我需要复习宪法、法理、民法、刑法、民诉共五门科目,参考书都是我的目标院校本科的课本,另一门就是我自己选的研究生专业方向,只需要复习一门科目。暑假两个月,我一字不落的就看了这六本书以及一本叫做《恋练有词》的单词书。这是我花了两月在做的事情。每天8点起床,爸妈回老家了,我还得自己去买菜做饭,忍不住停下来夸自己:怎么这么能干啊。中午11点半到14点,是我的午饭以及午休时间,这段时间,我会放音乐,我的考研神曲就是韩国性感女神李孝利的《black》。18点到20点,是我的午饭时间和shopping时间,我每两天需要出去一次觅食养活自己。23点之后,上床睡觉。以上就是我一天的作息。暑假两个月是我考研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vvvvvvvip,这关系到你考研复习后期的进度以及是否可以在考场上超水平发挥,这一阶段就是认真阅读参考书,一字不落的读,勾画重点词句,能理解的理解,不能理解的留下问号。2017年9月5日,距离考研还有3.5个月的时间,我的考研进程为1/4。
开学后,我已经是一名准毕业生了,然而,不怕告诉你,我还有8门课要上。有一门课的老师使用一个叫做蓝墨云的APP,只有输入老师临时想的密码才可以签到,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个APP可以看每个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把我的手机给了我的恩人——室友。其他能逃的课我都逃了,为了避免老师不给我考试资格,在我考完研后,给所有老师都发了一份情真意切的邮件,非常坦诚的告诉他们我逃课了,恳请老师们原谅我,好在学院的老师们都是通情达理的好人,都原谅我了。到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没有老师知道我逃课了,因为我的恩人帮我处理得很好,因为我自作主张的坦诚,老师们都没有给我平时分,导致大四上那学期我的GPA突破历史最低记录。这都是闲话了,也算是考研期间与老师们斗智斗勇的一番乐趣吧。从开学到10月,我做了两件事,第一是看上面提到的六门考试科目的视频,视频都是目标院校的老师讲的课, 1.5倍速放,一字不落的听,有时候没听懂会回放,边听边在课本上记笔记,听视频有三个作用,一在于帮助我理解课本,二在于可以知道目标院校考试的重要范围,三在于你可以从老师的字里行间里知道这个学校的改卷老师们喜欢那种答题方法,我个人认为听视频这件事非常重要,一定要认真对待。至于找视频的方法,首先你得目标清晰,你需要哪个学校的,哪个老师的,确定目标后,考研帮、贴吧、闲鱼、喜马拉雅听书、b站、百度云搜索引擎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资源站,你可以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准备考研除了在淘宝被骗了400块买了一些毫无用处的资料外没有多浪费一分钱。我全程都是自己复习,也没有报班,如果不是需要更新换代的知识,很多资料是可以在网上找到的。这个阶段我的作息时间是8点起床,12-14点午休,17-18点晚饭,23点半睡觉。每天叫醒我的不是我的闹钟,也不是我的理想,是我的恩人。我的寝室一个三人,两个人需要考研,一个人保研了,我的恩人就是保研的那位。这个阶段还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做张剑的2003年到2017年的英语真题以及继续背单词。2017年10.月10日,距离考研还有2个月零10几天,我的考研进程为2/4.
2017年10月起,我开始看政治,用的参考书是肖秀荣的黄皮书精讲和1000道题(具体书名我忘了),同时,结合之前看的视频,我开始用电脑敲笔记。视频里老师没有讲的内容我之后都没有看,也没有纳入需要记笔记的范围。有一个app叫幕布,可以在做笔记时自动生成思维导读,很有用,帮助后期背诵时回忆知识点。至于记笔记的方法,我觉得看个人,记笔记不是在记背诵材料,是为了消化理解课本知识,理顺知识脉络,做到“心里有把秤”就行了。在这个阶段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是看了目标院校之前出的考题,我记住了几道不会答的题,在做笔记的时候,就会反复在脑海里尝试回答那道题,笔记记到最后,我能打出来的知识点越多,这表示我理解得越多,这是一个检验自己的方法,测试一下自己哪里还没有复习到。我本来打算到10月底就完成所有笔记,但是中间我一度无法忍受每天大约11个小时的学习,大约拖延到11月中期,我才完成了笔记。可能这就是怠倦期吧,有时候实在不想学习的时候,我会一本正经的——假装自己认真的做笔记——看韩综。看韩综的作用有二,一在于你会很开心,二在于你有很羞愧,知道自己堕落了,然后就会很认真的学习以弥补自己的堕落,我一位朋友称这种方法叫做羞愧学习法。考研期间的堕落还是有报应的,它导致在后期没有很多背诵的时间,这是一个反面案例,大家要吸取教训,在考研期间进入怠倦期,也不要轻易的去娱乐,这样会使自己会有些懈怠,当你进入一个很紧绷的状态,因为懈怠出来后,就很难在短时间进去。10月底我看完政治那本精讲和1000道题,我开始听肖秀荣团队的视频,视频来自于一个叫做刘超燃的微信公众号,免费。在听视频的同时,同样的我拿着笔和精讲,一边听,一边做小标记,听完一章后,会回顾1000道中的错题。到11月底,我考研进程的3/4大致以及完成:综合卷和专业卷算上暑假的准备,基本上过了4遍(暑假第一遍、视频第二遍、笔记第三遍、核对笔记第四遍);英语单词的背诵一直持续整个考研期间,大致到10月中旬的时候,所有的真题基本重复5遍以上,阅读基本满分,英语最后悔的是没有早点准备作文,次后悔的是没有给新题型足够的重视,考研英语新题型我就拿到2分;政治参考书过了2遍(自己看算一遍,看视频算第一2遍),肖老师的8套卷我就做了选择题,主观题我就只背诵了肖老师的四套卷中的题目。
2017年12月,我开始了背诵阶段,我的背诵材料是一个考研机构出的背诵材料,到这个阶段,因为前面的堕落,其实还没有进入状态,我一直处于背一天浪一天的状态下熬到了考研前一周。考研前一周,我终于奔溃了,我觉得我还有很多知识点没背,每天8点起床,9点才到得了教室,我看到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还在坚持背书的同学时,我的感受不是受到激励,而是觉得空虚。所以我拖着一箱子书,回家了。我的家就在大学所在的省城,回家只需要乘坐20分钟的公家车。我记得我回家那天阔气的打了专车,好像已经预感到了我的失败,提前逃离了逃离战场。直到2017年12月22日晚我才回到学校,爸妈把我送到学校,我记得我坐在车上的时候,在知乎上搜索了这样的问题,“20天准备考研是什么体验”、“考研交白卷是什么体验”,因为那个时候的我认为我没有背诵很多知识,别人已经在11月开始了背诵,按照我已开始的计划我至少在11月中旬就开始背诵了,由于我的堕落,我12月份才开始背,而且是很不认真的背。
我没有弃考的原因在于我专业所有考研的同学只要是考北京的,都在一个教室考试,和我的人生导师关系非常好的一个男生也在那个教室,如果我弃考了,等于我所有同学都知道我弃考了,我的人生导师也知道我弃考了,我觉得会非常丢脸,所以冒着交白卷的风险我去参加考试了。
我现在是坐在我的目标院校的寝室里写的这篇不是经验帖的“经验帖”。我成功上岸了。不能否认的是我本科的基础比较好,算得上是中等偏上,但是结合我的经历看,考研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时间线太长,需要坚持,需要积极、稳定的心态。我的考研复习时间满打满算只能算认真复习了4个月,有两个月我都在放纵自己颓废,这两个月导致我不能拿到很高的分数,但是另外4个月保证了我够上复试线。
我想就我的经历和其他同学的经历总结一下成功考上研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心态。我考研之前看到别人写的经验帖写道心态很重要时,心里只觉得假大空,心态这个词太抽象了,人感觉不到它的实感,就会觉得不重要。只有考过研的人才知道心态有多重要,只要心态一直稳,或者保证心态正常的时间远远大于心态奔溃的时间,考研就一定会成功,考研时间线拉得太长,有很多同学准备了1年,这一年你需要每天高强度的学习,我觉得能坚持下来的都是干大事的人,那些每天坚持5点起床,裹着棉被在寒风中背书的人我觉得是值得尊敬的人,只有走过这段历程的人才知道坚持下来有多难。不必想着远方,每天多看一页都是胜利,不要害怕,不要担忧,只需要记住,坚持一天算一天,一步一步,慢慢来。如果有一天你心态崩了,想想我就好了:你看网上那个考前搜交白卷的人都考上了我为什么不可以!
第二,方法和效率。我觉得需要反思,考研需要那么累吗,需要5点起床,12点甚至更晚才睡吗,需要一整天一动不动坐在教室里学习吗?任何考试都是有技巧的,在确定目标院校后的第一步就是研究它的考试题型,看他到底想要招收什么样的研究生,我的考试题目全是主观题,我就知道这个学校考的不是背诵能力,而是理解,什么才叫理解呢,至少给你一句话或者一个名词,你可以大致说出它的概念、重要内容、对此存在的争议以及你自己的观点,我觉得我的通读-视频-笔记三步骤是达成理解的有效方法之一;学习是需要效率的,在我没有堕落之前,我可以保证每一天的学习都是非常充实的在学习,运气很好,我的理解阶段大部分都在堕落之前完成的。考研还是需要背诵的,因为我没有注重背诵阶段,也就是12月份,以及理解阶段占用了背诵阶段的时间,导致我没有背的很好,很多大家拿到的分我丢很多,这是我复习方法的缺漏之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没有的话,郑重推荐给大家我的通读-视频-笔记-背诵四步骤,有时间的话,政治也可以这样搞,至于英语,就是多背单词,多练题。
最后,想给所有要考研的孩子们一些建议。第一个建议不要害怕自己考不上,考研真的简单,普通人的智商是可以搞定的,敢于挑战一流的大学,清华北大不是梦,考研上这两个学校比高考简单。第二个建议是不要让自己太早就累了,不用太早开始,做好规划,一步一步稳稳的来,不要让自己太累,何必呢,身体才是本钱。
不要自己感动自己,不要自己原谅自己,要自己监督自己,要自己为自己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