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年读书笔记·第30本龙应台《目送》

2018年读书笔记·第30本龙应台《目送》

作者: 四夕清荷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19:15 被阅读35次

《目送》是一个关于时光的故事,生命的反思,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全书共七十三篇散文,是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和和失智、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龙应台娓娓道来。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也述说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 这或许就是龙应台想要告诉给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的本真。这些温情的语言,如一剂醒脑益智的良药,使我们深陷尘世羁绊的心灵,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

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在《目送》里回到生活的真实烟火,用随意即兴的日子,淡然地描绘出我们共同的亲情。做起了孝顺的女儿,回到了碎所里的母亲。做女儿,那般温润智慧;做母亲,一样絮叨,一样在代沟前耸肩表达深广的无奈。 在文字里,我找到了共鸣,使得我倍加珍惜亲情。温柔如水,深情似火的文字也给予人力量,告诉我们不必畏惧寂寞,更不必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

生命悠悠,总有一天你会无奈地看着他的背影目送他渐行渐远,那么就珍惜此刻吧。生命悠悠,有些路,只能接受“寂寞”,一个人去走。

此情可待,放肆去爱,一刻都不要落下,千万不要在目送他时才追悔莫及。此情可待,学会独处,接受寂寞,倾听自己最真实的声音。

世间大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终还是沉寂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J.K罗琳在书中曾说:死亡对于勇敢的人来说是一次冒险。对于生命来说——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挽留不住的是生命的脚步,能留下的就是回忆。好好目送自己的一生,同等于好好珍惜。

时光划地成河,将孩子与父母生生隔于两岸,河中波涛汹涌,遮天蔽日。孩子顾不了许多,背上行囊,毅然动身,如蝶一般开始蜕变,只是再痛再苦,也将独自承担;父母无奈,只能在河的这岸以目相送,直至漫天波涛阻隔了视线。

目送,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子女,让我们共同去经历,一起去相互目送,一起相互慰藉,在这浅长而又深邃的日子里,在亲情的温暖中,在这浩茫的人生里!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

愿在长路漫漫的人生中,读书成为你对抗岁月流逝的最好方式。

愿每一本书都是一道烛光,即便微小如豆,也能在漆黑的夜里,给你力所能及的光亮

唯有读书,既让你及时审视内心,又让你抬头看到诗与远方。

配图源于网络,感谢原图!

相关文章

  • 龙应台《目送》读书笔记

    有本书叫《妞妞》,写出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纯贞、深沉的爱,而这本《目送》,写出了一个女儿对年老的父亲、母亲的反哺之爱。...

  • 目送-龙应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 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 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

  • 《目送》BY龙应台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龙应台 [代序]你来看此花时 她是个一辈子爱美、爱首饰的女人。那一天晚上,父亲在医院...

  • 目送——龙应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

  • --龙应台《目送》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

  • 龙应台--《目送》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

  • “龙应台”《目送》

    上了小学以后(有的“狼爸、狼妈家庭”甚至更早),在初为人母时那份纯粹的只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上,多了...

  • 龙应台《目送》

    有时候,约个可爱的人,两个人一起走,但是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 你未看此花时,...

  • 龙应台《目送》

    读完《目送》已一月有余,不想碰触,因为不想揭开心底的殇,那份远离父母的孩子的殇。 年前购入这本书,年底忙碌,断断续...

  • 龙应台 目送

    故事只讲给听得懂的人。 我们这一代人都被培养成自私,为自己的、无法合作的个体,有一种称呼“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彰显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年读书笔记·第30本龙应台《目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ui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