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0日 周四 晴
晚上7:30,期盼已久的学校中考喜报终于隆重登场。学考人数,录取比例,强基计划,初中起点的师范生招录,初二年级会考都被纳入到了喜报的范围。一时间,学校的办公群,毕业班老师群,个人的微信朋友圈,隔屏都能听到霹雳啪啦的鞭炮声,更有大胆者在群里向领导索要红包以示庆贺,也有在朋友圈道辛苦者,还有激动的掉泪者,人人很兴奋,人人很激动,人人很高兴,快乐掩盖了曾经的伤痛。
前几天,还未最终出中考成绩。路遇一同学兼同事,谈起今年教学的不易。遇疫情,冒着生命危险去班级录课,来回穿越各种封锁线;有老师从老家回校上课被堵在高速路口,要学校去领人;经历一遍遍演练后的复学,没有了周日,没有了休假,没有了家人,一心扑在学校里;曾有老师深夜值班发圈,表达一周都未见到自己孩子的愧疚;另一个喜欢在群里叽叽喳喳的小姐妹,很久不发声,细问原因,回复一声:累!心累!身体累!
疫情之下的教学秩序远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恢复的,疫情之下的工作也不是一两件事能够做完的,疫情之下的辛劳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如网友所言,这届学生很难,这些陪着的老师更难。由此,喜报出来,大家喜极而泣也是理所当然。
只是,各个学校都在发喜报,内容不一。人多咱比质量,人少咱比数量,反正怎么比咱都有利、有理。你方唱罢我登场,来来往往的在盆友圈、在公众号,好不热闹。一人一杆号,各吹各的调。教育生态就在比比比时,越来越脆弱。从小学开始吆喝抓质量,后来直接说抓分数,词的改变代表的是理念的转向。没了浪漫的感知,没了第二套大纲的背景学习,从起始年级直接到了精确,怀特海的浪漫、精确、综合,演变成了小学阶段的精确,初中阶段的精确,到了高中要综合时,才发现综合不起来了,因为没有了浪漫感知,精确过头,知识的内在魅力丧失殆尽,当生活只剩下分数时,生活中也缺乏了生命,缺乏了生动活泼,学生如何写出优美动听的句子?
分数可以获得,甚至必须获得,这是农村孩子的出路。但是,我们要反思的是获取分数的方式。疲劳战术,榨干教师学生血水的方式能够持续多久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学生厌学,教师职业倦怠显现在毕业年级较为严重。“润泽的教室,打通生活与生命的课堂,师生一起穿越的旅程”不能只是概念。有没有一种办法,学生负担轻,学生收获大,效率高。肯定的回答是有!教研是获取教学经验的最理想方式。
但现实的教研方式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今下午参加了在一中校本部举行的省课题会。会上韩主任介绍书稿的出版情况,赵主任从学生与老师及管理的角度分析自己对高考成绩的分析,真知灼见!凤广老师分享自己一年的支教生涯,一切经历都是最好的成长!庆华主任分享自己的大事记,细致,精确,严谨,既有生活细节描述,也有教学反思,还有自己学习与志愿活动的感悟。每个人都真诚,坦荡,会议既是汇报,也是剖析反思自己,学习他人之长的过程。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学习共同体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两专一体,共同体的相互扶持会极大规避每个人的懒惰心理,激发潜力。能在有限的教学生涯里找到这样专业的团体,我之幸也。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新的学期,希望自己能够在学校,在自己的班级中,在自己的办公室,在自己的备课组,尽力创设这样一种氛围,建设这样一直团队,打通教与学的任督二脉,实现高效又轻松快乐的教学,提高每个人的幸福指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