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与用书》读后感

《读书与用书》读后感

作者: 惬意小鱼 | 来源:发表于2021-10-23 17:19 被阅读0次

      书是应该多读的!古有赵恒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今有毛泽东所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读书的好处自不必多说。然,陶行知先生又提出“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一样,都是给人用的。我们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

      如先生所言,农人务农,工人做工,商人从商,兵士作战,甚至是医生治病,做戏的演戏,都是要用书的,书里能找到各行各业所需要的知识,各行业尽可以从书中学习!但是,先生还进一步指出:“书里有真知识和假知识。读它一辈子不能分辨它的真假;可是用它一下,书的本来面目就显了出来,真的便用得出去,假的便用不出去。”孟子也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者,可以从书本中学习,而不能死在书本里!

      由是,想到我们自己,身为教师,莫不更需要学会读书与用书?可读之书多如牛毛,该怎样读书?又该怎样去把书中所写用到我们的实践中去?

      今年以来,读了不少的书,《教育的情调》《教育是慢的艺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等是新读的书,《给教师的建议》《论语》《红楼梦》等是再读的书。《教育的情调》一书,封面上的那句“对孩子们而言,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才是真正的父亲、母亲和老师”至今记忆尤新,当时阅读时,正好身处不顺,有过抑郁,但想到自己的孩子,想到未来,希望还是战胜了失望;《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张文质老师的一本教育讲演录,收录了他对教育教学的许多见解,他的随性与讲究,读来让人如沐春风;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体现了他作为一代语文大师的温润与智慧;而《给教师的建议》则再一次让我见识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与教学方面的远见与高明;《论语》与《红楼梦》更是给我的平常生活平添了几抹异彩。

        当然,这些都是凭一己之兴趣在读的书。读的过程中,有不少的感触和体会,也做了不少的读书笔记,然而,这些似乎都还只是读书而已,可能也会有一些收获,会有心灵上的触碰,但总还谈不上是用书。或许,这也正是我工作几年来,依然长进不明显的原因吧!

        读书而不用书,书中内容就不能真正化为自己新的思想与方法,就不能真正发挥书籍的功用,甚至可能都不能对书中所读内容有所辨别,真乃读而无大用!该是谨记陶行知先生的忠告,与其多读书,不如会用书,望自己在将来的阅读之旅中所获更多,受益更多!

相关文章

  • 《读书与用书》读后感

    这一篇让我觉得读书是拿来用的,要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陶行知认为“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需吃一贴“手化...

  • 《读书与用书》读后感

    书是应该多读的!古有赵恒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今有毛泽东所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

  • 读书与用书

    常常在项目攻坚之际,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每次都下定决心以后要博览群书,但往往没有下文。 说到读书,从小学一年级...

  • 陶行知教育名篇Thirty-One|教育的新生

    这是我参与勇气读书会打卡第172天 阅读书目:《陶行知教育名篇》 阅读章节:教育的新生、读书与用书、传统教育与生活...

  • 读书与生活

    有人问 读书与生活 哪个更充实快乐 读书久了 脱离生活 不如无书 生活久了 一身烟火 用书修正 读书需要生活支撑 ...

  • 勇气读书会第136天——读书与用书

    勇气读书会第136天。 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p156——p158。读书与用书。 书犹药也,...

  • 读过很多书,却依然算不上读书人

    文|米励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 ———《读书人与不读书的人最大的差别》读后感 / 读完林语堂先生的《读书人与不读书...

  • 6000字科普,人工智能的应用及相关技术

    本文是《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的读书笔记,这本书的配图非常好,把难以理解的概念图形化,所以读后感会引用书中的图片...

  • 记录读书日记

    记录每日读书进度与心得。 记录方式:《某书》X~Y章节,读后感

  • 1553.“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学习的三种境界

    今天偶然间读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颇有感触。 的确,读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读书既丰富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与用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xl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