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遇见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
作家毛姆:《利己主义者》可能会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参考文帖)

作家毛姆:《利己主义者》可能会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参考文帖)

作者: 笑独行 | 来源:发表于2020-07-24 18:27 被阅读0次

作家毛姆:《利己主义者》可能会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参考文帖)

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人物和井井有条的故事——作家毛姆评梅瑞狄斯的《利己主义者》

@[英]萨默赛特·毛姆[原文]

@郑小琦[译]

如果回到五十年前,任何一个有才华、有智慧的年轻读者读梅瑞狄斯(George Meredith,1828-1909)的书时,都会自以为了不起,并且热情度很高。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年轻人的阅读口味也不断变化,例如以梅瑞狄斯为分界点,在他之前十年他们读的是托马斯·艾略特,而在他之后却开始读萧伯纳了。我觉得现在已经很少有年轻人肯读梅瑞狄斯的书了。《利己主义者》的确是一部很好的小说,尽管它与现在的时代无法衔接。

在乔治·梅瑞狄斯看来,应该去敬畏他书中所写的那个阶层,但是现在人们的想法已经变了,在我们看来,那些乡绅和富裕的淑女们乘坐四轮大马车的行为是那么平庸低俗、那么琐碎,他们不再是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世界在梅瑞狄斯之后已经改变了,勇敢、独立、富裕的克莱拉·米德尔顿发觉自己对威洛比的爱已经消失不见,从而将婚约撕毁,她这样的举动已经很难打动我们了,因为现在的姑娘们很容易就能摆脱这一困境。现在的读者忍受不了那些稍稍运用常识就能完全摆脱的困境,他们希望小说要在道理上说得过去。克莱拉最后下定决心逃往伦敦,她偷偷离开房子,惶恐不安地向车站走去,却因为一场越来越大的暴风雨错过了火车,这就是她被劝说回去的原因。我们从她身上几乎发现不了女人该有的狡猾。她快结婚了,一定需要礼服吧?令人奇怪的是,她为什么一直没有想到过以“去伦敦试穿礼服”为借口呢?这样别人就不会怀疑她。

梅瑞狄斯有点做作,人们不会觉得他的书好读,反而会觉得他迂回繁杂的语言很没意思。他一直学不会把话说得简洁直白,这使得他值得骄傲的才华、智慧饱受煎熬。但是创造出生动的、让人久久不忘的人物是他的天赋。他们已经不再是普通人,不像《白鲸》中的角色一样保留了生活中原来的样子。正如康格里夫的喜剧里的人物,他们身上也有一种雕琢的痕迹,不过这并不是一种呆板的痕迹,他们的生命被梅瑞狄斯的热情点燃,就像霍夫曼笔下的木偶们因魔法师而鲜活起来一样,人物自身的光彩也得以绽放。这样的作品一定出自真正的小说家之手,众多读者被吸引正是因为这股热情。

虽然他的文思稍微跳跃,价值观有些错误,笔下的谋划偶尔很笨拙,但是如果你怀着愉快的心情读梅瑞狄斯,就会看到他把自己的故事讲述得井井有条,你已经忍不住想和他一起展翅翱翔,他丰富的创造力令你心中震撼,令你内心喜悦。

《利己主义者》有普遍性的主题,因此它是梅瑞狄斯最好的一部小说。利己主义是人性的主流品质(我不想称利己主义为人类最肮脏的品质,因为人类诸多美德的精华也正是源于利己主义),它决定了我们眼下的存在。如果不是利己主义的存在,我们就不会是眼下的我们,我们也就不会拥有任何东西。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坚持不懈地反思藏在我们心底的私欲。一个竭尽全力压制心底私欲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梅瑞狄斯塑造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利己主义者——威洛比爵士,但是我觉得这本书的任何一个读者在阅读它时都会受到良心的斥责,因为如果大家从自己身上找不到一种让威洛比爵士自愧不如的品质,就说明他们不仅是利己主义者,而且更胜一筹。

就像梅瑞狄斯所说的一样,那个卑劣的主人公并非某个人的特指,而是代表着所有的人。《利己主义者》是一部既形象又有意思的小说,但是我推荐它的原因不只是这个,更是通过这本书,你可能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这一点将使你受益匪浅。

铁山青士编注:该文系摘自【浅谈各国文学_《毛姆读书随笔》(郑小琦译,译林出版社2016年8月初版)_腾讯文化2016-11-30 15:08】一帖,现标题为在下所拟。

【附录】

梅瑞狄斯《利己主义者》中的情节

一部结构高度严密的小说(如《利己主义者》),其中描写的事件往往必然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理想的观察者绝不会妄想瞬间将它们一览无余,他知道要等到最后,等他登高望远时才能总揽全局,理清所有的脉络。这种意外或者说神秘的因素——经常被粗率地称为侦探因素——在情节中意义重大。它的出现会造成时间顺序的暂时悬置或者说延宕;一个谜团就是一个时间上的空洞,它有时突然出现,比如“王后因何而死?”的情况,有时则通过犹抱琵琶的姿态和含混其辞的话语展现,相应地也就更为微妙,其真正的含义只有留待下文方能大白。

情节中的神秘因素,即意外,即谜团,即悬念,即“王后死了,后来才发现她死于心碎”这个公式。

一个将情感变化瞒得铁桶一般的上佳情节,出自梅瑞狄斯《利己主义者》,发生在利蒂希娅·戴尔这个人物身上。 起先,利蒂希娅脑子里经过的所有念头我们全部知悉。威洛比爵士曾两度把她抛弃,她无比难过,悄然退隐。然后,出于戏剧化的原因,她的思想我们再也无从窥见,它一直在自然地发展,直至午夜的那场重头戏大幕拉开方才重新登场亮相,威洛比爵士因为拿不准克兰拉,头一次正式向利蒂希娅求婚,而这一次,已然今非昔比的利蒂希娅断然拒绝了他。梅瑞狄斯一直将她的改变瞒得铁桶一般。因为如果我们自始至终都耳闻目见这一变化的话,他的这出“高雅喜剧”也就全给毁了。于是,威洛比爵士不得不遭受一系列打击,顾此失彼,发现一切都摇摇欲坠,简直是四面楚歌。可是如果我们事先眼见着作者布下捉弄他的陷阱,我们非但根本享受不到其间的乐趣,相反还会变得粗俗不堪,所以利蒂希娅的由热转冷一定要一直瞒过我们。这个实例绝非偶然,人物和情节无法兼顾、必得有所取舍的例子数不胜数,而在此处,梅瑞狄斯凭借其纤毫不爽的完美感觉,让情节胜出。

——铁山青士摘自【情节在戏剧和小说中的差别_沉思逸语加贴于2019-10-02 15:10:53_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读书笔记_豆瓣读书】

相关文章

  • 作家毛姆:《利己主义者》可能会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参考文帖)

    作家毛姆:《利己主义者》可能会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参考文帖) 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人物和井井有条的故事——作家毛...

  • 寻找灵魂的归处---《月亮和六便士》

    第一次看毛姆的小说,之所以写出作者简介,是为了让自己记住毛姆,让读者了解毛姆本人,这样在看作品时,更加深入细致了解...

  • D与P交汇的热血时刻

    昨天,我们系统了解了什么是“长期主义者”,相信大家对自身的状态也有了一个比较科学的判断。 今天,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剖...

  • 自私可以再直接点

    世上有三种利己主义者: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自己要活着,也要让别人活下去;另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自己要活着,却不让别人活;最...

  • 利己与利他

    有人习惯对朋友好,有人习惯对自己好。 利己主义者总会遇见利己主义者,利人主义者总会遇见利人主义者,这叫同气相求。 ...

  • 2022-07-18 第四本书 刀锋

    1、刀锋 毛姆 1)首先先来了解一下作家,毛姆 英国现代小说家 剧作家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CH[https:...

  • 教练学习之九型

    今天我们聊一聊九型人格,在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之后,越来越会发觉九型魅力无穷,他它让你可以更加了解自己,让你到达更高的...

  • 2020-07-20 觉察报告:释放把自己包裹起来的阴性能量

    总在不断觉察中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 昨天晚上的梦境,让我更深地认识到自己。我的内在的不平衡,是阴性能量和阳性能量的...

  • 人生的枷锁

    最近读书,读毛姆,人生的枷锁。刚读完上册,对于读书,成长,自我,都有一种比较全面的更加深入的了解。 人的一生,...

  •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式

    对自己的性格特征有了深入的了解,就会更加清楚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才会找到更加适合自己,让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家毛姆:《利己主义者》可能会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参考文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xs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