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拉·明托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做ppt也是一样,做的好,就是逻辑清晰
思想才是句子和段落要表达的内容!
第1篇 表达的逻辑
对受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或学员)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这个术语是由乔治·A·米勒在他的论文《奇妙的数字7±2》中提出的。米勒认为,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有的人可能一次能记住9个项目,而有的人则只能记住5个。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1个项目。
文章中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1.纵向: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2.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3.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第3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确定文章的读者。
在背景中要提出冲突,没有冲突便没有疑问,没有疑问便不用回答,不用回答便不用写作。
具体做法是:把要讨论的主题与“背景”相结合,作出关于该主题的第一个不会引起争议的表述。
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的步骤:1.提出主题思想。2.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3.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自下而上思考: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3.得出结论。
背景 = 排版成本是总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读者在阅读的最初30秒内还不能清楚了解你的全部思路,你就应该重写这篇文章。
结论做标题
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你还应当注意标题的用词(参见第10章),即标题应呈现某种思想、观点或论点,而不是只说明要讨论问题的类别。例如,不要用“我们的发现”或“结论”这类的标题,因为对于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没有太大帮助。
简单的历史事件不是逻辑思考的结果,因而也不能算作思想
第4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根据我的经验,你最好永远不要用“背景”或“介绍”作为某一章节的标题,因为这种标题所含的信息与其他标题所含的信息肯定不在同一个抽象层次上,或者说抽象的程度不同。
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
如果你对问题作出了正确的界定,那么就根本没有什么替代方案。
第5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将一个思想与其他思想一起写入某篇文章中的唯一理由,就是这个思想有助于对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思想提供解释或支持。
第7章 概括各组思想
如果你无法在一组被列为“问题”、“原因”或“结论”的思想中找出明确的逻辑关系,就像上面这个例子一样,那么这一组思想中必定存在问题,你也必须重新进行思考。
第4篇 演示的逻辑
千万不要紧接着文章题目写每一章的标题;也不要紧接着每一章的标题写每一节的标题,在大标题下应有一段话,集中介绍下面标题的主要内容。
第11章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设计PPT演示文稿应掌握以下基本规则:● 文字幻灯片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分组和总结的思想(观点、论据、建议等),叙述时应简洁。● 演示文稿应图文并茂,使用各种图、表、示意图,更形象更直观,更有冲击力。● 演示文稿应呈现经过深思熟虑的故事梗概和剧本。演示文稿中,图表幻灯片占90%,文字幻灯片占10%:● 说明演示文稿的框架结构(文字幻灯片)。● 强调重要的思想、观点、结论、论点、建议等(文字幻灯片)。● 阐明单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的数据、关系(图表幻灯片)。
第12章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做到条理清晰的有效方法就是,强迫自己想象各种思想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
附录1 在无结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赫伯·西蒙说,解决问题只不过是通过对问题的表述使解决方案不言自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