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鲁迅的路与老子的道

鲁迅的路与老子的道

作者: 林汉扬 | 来源:发表于2024-01-05 01:26 被阅读0次

老子《道德经》第7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有些人认为是利他主义,有人认为是表面利他内心利已,这个就是虚伪或玩阴的。

其实,却没有人认识到老子说的是互补互利互惠共生共赢!什么是“道"?只有交叉汇聚于同一处的点所形成的轨迹才能成为“道",这就像当时鲁迅为了想找出救国的道路而所说的“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才有路",没有人走过的地面是不会有踩出脚印的,而当脚印多了或是更多的人踩踏,那么,道路就形成了。鲁迅的话其实也是暗示指(主)“义",指哪些为了社会的未来发展而拓展前路而付出了代价(牺牲)与可能因为走(找)到了捷径而获得了成功的仁义志仕之所信仰与动力,这个“义”就是符合利人利已互利互惠共生之道,也就是国家未来的出路。“义"其实也是“道"在人类社会中的俱化,是一种俱化在人类社会规律发展过程层次的现象,只是,属于较低层次的。这本来就是从老子的“道”体现,但它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是人人生活中都要去付出的代价(甚至牺牲)而大于回报,那么这个“主义"就是要不得的,因为“得不偿失”?

从经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创新开发一种产品,如果是成本大于回报就会产生边际效用递减,或是在系统学中称为“熵增",现在有个网红“国学家"把这种现象起了个新名语叫“代偿递弱"。

这反而是社会秩序的混乱之源头,这正是“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大道丧失了,社会就会陷入混乱,社会就会提倡仁义;提倡聪明和智慧时,许多伪善就会跟着出现;当六亲不和时,父慈子孝就显得十分珍贵;当国家陷入混乱时,就会出现忠臣义士。故老子又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

而与之相反社会的道德跌序的和谐之根本,却是人类社会内部自发的符合于道德秩序,占绝大多数作为社会共同体共生之人都自觉自愿去做的,那么,什么样的事才这样呢?就是符合于“利”,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利"也有小利大利之分,小人从个人的短期角度往往是不顾损人而利己的,而只有君子才会为长远的角度分析得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君子坦荡荡,而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从经济学原理术语说,每个人都有追求成本最小化效用最大化的动力,但如果是为了个人私利而不顾整个社会系统中占绝大多数人趋于最小化和效用最大化,那么,这个追求私利的个人就会走向小人心态,而只有把个与社会整体同一才能趋向实现人人合一的成本最小化与效用最大化,前者,追求的就是小人的小利,后者追求的才是君子(大人)的大利,小利寄存于大利中,最一种互利互惠和谐共生。最真正代表社会更先进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相适应合于道德的价值观!

相关文章

  • 道与非道或无道及知与无知或未知

    一、道与非道或无道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阿域认为:老子之所谓道,不在已有之道,而在非道之道或无道之道。鲁迅说:...

  •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摘抄与思考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摘抄与思考 文:Recycler 10/210.5119 【钱钟书先生讲过,《老子》...

  • 老子的道与德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

  • 读懂老子的鲁迅

    少年不知人间味,读懂已是过来人,说的十分到位,在我们一生中,就是一个感悟认知的过程,在这个深邃到简单的过程里,人们...

  • 老子的“道”

    据《史记》记载,有人说老子活了100多岁,有人说老子活了200多岁。虽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老子是个长寿之星,...

  • 老子的“道”

    《老子》的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道”,是老子哲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这一“道”字在五千余言的《老子》一书中出现达七...

  • 老子的道

    儒道之别 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道家强调智慧的觉悟和解脱。 1.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道家不...

  • 老子的道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

  •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这本书更多地把《老子》拉到形而下的层面上来辨析,重点着眼于它在政治学和社会学上的意...

  • 鲁迅曾这样评价老子

    鲁迅曾这样评价《老子》:“不读此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而《老子》全书概括为一个字,就是道。学习此中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迅的路与老子的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ab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