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王朔《致女儿书》
每次午休从办公室出来的瞬间,会立即产生某种封印被解开的感觉。
上午的工作不算忙,冥思苦想今天文章的内容,可就是头脑空白,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困乏和厌倦。午餐来到外面的餐厅(其实也就是公司楼下),进来的那一刻,文思如泉涌。
学习的时候在图书馆、自习室等地方往往更有效率,因为这些地方充斥着和我一同学习的伙伴。有的时候觉得累了,看看身边的用功的大家,瞬间回血。工作后,本以为会上演同样的规律,到头来却是正好相反。偶尔累了看着认真工作的其他人,只会加倍我的疲劳。只有彻底离开这个环境,撞破门口的那层封印,才会觉得我还活着,这个世界还有许多等着我去探索。在餐厅或者咖啡厅,我好像对每桌人的对话都充满了兴趣,也很喜欢看着他人在咖啡厅办公、学习。那些时刻充满了活力,我也说不清是什么在影响着我往哪个地方努力,但是看着不同的人在我周围做着不同的事,我可以安心地离他们又近又远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有了更多的意义,此刻认真的自己也变成了他们中的一份子。
这种想法也许和工作氛围有关。目前我在负责公司的网站建设,基本包揽了策划和设计,每天也就是自己埋头做,偶尔和前端还有另一个设计讨论一下。这之前,在我的概念中,这种“团队工作”应该是大家一起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完成的那一刻分享喜悦。(不知道是我的公司氛围特殊,还是我电视剧看多了。)所以在公共场合,我只能把陌生人“纳入团队”,把自己的心绪寄托于他们;而所有人热烈讨论的氛围,让整个空间微妙地扮演了一个午餐时间的办公室。每个人都走到了人生的现阶段,在这个餐厅相遇,有的时候被一些特定的对象吸引,会不自觉地脑补他们的故事——是不是刚开完会?每天的工作是否也同样枯燥?他们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有价值吗?每当想到这些,就会觉得离这个“集体”又近了一步。
在办公室死寂般的幻境中,我根本不会有这种想入非非的机会。每天见到的只有这十几个既熟悉又毫不了解的人,他们每天带着相同的表情做着相同的事。或许所有人都一样,都在内心编织着某些故事,才能往白开水一般的日常中加入一丝甘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