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万物为师——重读《瓦尔登湖》之《禽兽比邻》

万物为师——重读《瓦尔登湖》之《禽兽比邻》

作者: 远裳 | 来源:发表于2022-09-06 23:33 被阅读0次

人类自诩为万物灵长,其实追溯最初的模样,若论单兵作战,他是处在食物链的最底层的,并没有强大的力量,没有敏捷的速度,那么人类今日为何如此骄傲,自认为很强大呢?究其原因是他善于从万物那里学习,自然中每一种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哪怕是一只鸟,一只蝼蚁。

本章由隐者与诗人的对话开启,二人的对话的焦点表面是不许吃饭,其实他们各自的话语内容是对如何与自然万物相处的两种回答。隐者,即梭罗,他会静思,从精神世界中寻找与万物冥合的状态。而诗人,会纵情山水,用审美的眼睛欣赏,用双手触摸万物的温度。一静一动,一内一外,殊途同归,都从自然中汲取,继而来思考生命与生活。

接下来,梭罗综合了两者来开始与动物相处的试验。僻居瓦尔登湖的梭罗,偶尔会遇到三两邻居,比如别有用心的好事者,比如伐木工,再比如诗人。但更多的是小动物们,他们才是真正的“邻居”。所以他们彼此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平等尊重。

起初,梭罗抱着了解动物的习性的心态去观察——他们的“家”,他们经常出没的场所,他们的食物、关系等等。之后,梭罗开始欣赏他们,发现优点,猫头鹰的鸣叫与夜晚最搭配,是对黑暗的和声,发现他们的美好。现今,梭罗变得谦卑,学会从动物身上很多品质。

如猫头鹰的骄傲独立,在漫漫长夜中,它时刻保持清醒,可以睥睨一切,试图用哀号来划破沉沦昏睡。如蚂蚁大战的不战不休,那种与生俱来的拼搏,活力无穷,万物的延续不正是通过如此斗争更替而进行的吗?如潜鸟的灵活多变,它从来不会依照固定的主观的想法而出现,它是一个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精灵。

我们常认为“它们都被用为承载我们某些思想的驮畜”,成为静止的标本,其实所有比邻而居的动物都是智者,我们从中获取简约生活的方法。

我们从猫头鹰身上学会清醒独立,蚂蚁又会用大战教会我们去感受生命的豪气,要慎战,从潜鸟那里,我们学习顺势而为,不能一成不变。

所有从动物老师那里学习的知识,都是简约生活后的收获。可惜我们都渐渐地失去这样的方法,与我们的邻居越来越远。

不禁反思:为什么恰好是我们目睹的一切构成了这个世界?为什么跟人类比邻而居的动物只有这些?或许因为我们被自己的无知和名利欲望遮蔽了双眼,或许动物们都不敢和不屑与我们居住相处。

相关文章

  • 万物为师——重读《瓦尔登湖》之《禽兽比邻》

    人类自诩为万物灵长,其实追溯最初的模样,若论单兵作战,他是处在食物链的最底层的,并没有强大的力量,没有敏捷的速度,...

  • 《禽兽比邻》读后感

    看看那些云彩吧,何其之高!今天所见的壮丽景象莫过于此,古代画作中没有这种场面,域外风情也难以相比——除非咱们现在就...

  • 我宁愿做大自然的小学生,也不愿到别处做个国王

    我们大多是从《瓦尔登湖》开始了解梭罗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尤其是《声》、《禽兽为邻》、《冬天的禽兽》等章节。这是他独居...

  • 用师者王,用友者犟,用徒者殇

    用师,经营者,以人为师,王者之气;以万物为师,行道者,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圣贤之象。 用友,合作者,利益最大化。鸟兽...

  • 共读《瓦尔登湖》(14)

    《瓦尔登湖》的第十三章标题“禽兽为邻”,呵呵,看到这四个字总有点别扭,让我联想到“禽兽不如”。扯远了。 这段时间在...

  • 学问思辨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试解之: 博学:虚怀若谷,海纳百川,以天地万物为师,一切人事...

  • 看蚂蚁打架,玩泥巴,我们为什么很难再找到小时候在乡下玩耍的乐趣了

    今天,我们将翻开《瓦尔登湖》的第十二章“鸟兽若比邻”,以及第十三章“室内取暖”,跟随着梭罗走进瓦尔登湖的深秋和冬季...

  • 万物为师

    天气依然温暖,温度偶尔还会升到28度左右,人们依然穿着夏日的衣衫,飘飘然走过,一副夏日未尽的模样,但是八...

  • 万物为师

    天气依然温暖,温度偶尔还会升到28度左右,人们依然穿着夏日的衣衫,飘飘然走过,一副夏日未尽的模样,但是八...

  • 万物为师

    全世界的黑暗,都不足以让一根小小的蜡烛无光。最好最饱满的稻穗,最贴近地面。对失眠的人而言,夜是冗长的。 对于疲倦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物为师——重读《瓦尔登湖》之《禽兽比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bw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