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一百八八)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一百八八)

作者: 刘子曰_b08e | 来源:发表于2021-07-03 06:21 被阅读0次

范睢曰:“臣居山东,闻齐之内有田单,不闻其王。闻秦之有太后、穰侯、泾阳、华阳,不闻其有王。夫擅国之谓王,能专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威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泾阳、华阳击断无讳,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为此四者,下乃所谓无王已。然则权焉得不倾,而令焉得从王出乎?臣闻:‘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穰侯使者操王之重,决裂诸侯,剖符于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战胜攻取,则利归于陶;国弊,御于诸侯;战败,则怨结于百姓,而祸归社稷。《诗》曰:‘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技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淖齿管齐之权,缩闵王之筋,县之庙梁,宿昔而死。李兑用赵,减食主父,百日而饿死。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泾阳佐之,卒无秦王,此亦淖齿、李兑之类已。臣今见王独立于庙朝矣,且臣将恐后世之有秦国者,非王之子孙也。

范雎说:“我在崤山以东生活的时候,我只听说齐国有田单,不听说有齐王。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泾阳君、华阳君,没有听说有秦王。能够掌管国家的才是王,能够给国家带来利益的才是王,能够拥有决定臣民生死权力的才是王。现在秦国的状况是太后自己做出的决定根本不考虑大王的感受,穰侯出使别国根本无需向大王回报,泾阳君、华阳君随便中断大王的决定一点忌讳都没有。四种贵戚掌控了国家权力,这个国家还不出现灭亡的危机,从来就没有过。出现这四种情况,臣民们都认为这个国家就没有君王了。这样的状况下,哪里还会王权不倾覆,命令会从大王这里发出呢?我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君王,在国内要树立自己的威严,在国外要彰显自己的权力。穰侯派出的使者把持这大王的权力,随意决定分裂诸侯国,跟天下诸侯剖符相约,征服敌人讨伐敌国,没有一个秦国臣民不敢服从。战胜敌国攻取土地,可是带来的好处全给了穰侯的封地陶地;国家出现弊政,那么就会被诸侯国所左右;国家战败了,就会引发国内百姓的怨恨,可是祸患却要国家来承担。《诗经》上说:’树木繁茂了就会分生出有力的枝条,枝条多了就会危害到树干。家族的城墙大过国都的,一定会危及国家的安全;大臣过分尊贵了,一定是他的君主地位低下。’淖齿掌握了齐国的权柄,抽了齐闵王的筋,将他挂在自己的家庙的梁上,过一晚才死去。李兑在赵国把持朝政,不给他的君主赵父吃饱饭,饿了一百天将他饿死。现在秦国太后、穰侯把持朝政,高陵、泾阳君辅佐他们,最终导致秦国如同没有君王一样,我看也就跟淖齿、李兑他们的行为差不多。现在我看到大王你一个人站在宗庙里了,况且我担心以后秦国的继位者不再是你的血亲后代子孙了。”

范雎指出太后、穰侯、高陵、泾阳君把持秦国朝政将会导致的恶果。其实也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所面临的问题。就看秦昭王怎么处理了。

好了,我们来看看希罗多德的历史吧!

因此,铁拉司便率领着从各个部落选出的人们准备到他们这里来了。他们打算和卡利斯培的人们住在一起,他们不是把卡利斯塔人逐出,而是把他们称做自己的亲人。因此当米尼埃伊人逃出了监狱并在培乌该托斯山上定居下来,而拉凯戴孟人议决把他们处死的时候,铁拉司便请求饶他们的性命,不要杀死他们,他自己并答应把他们领出国土。拉凯戴孟人同意这样做了,于是铁拉司便率领着三艘三十桅船到美姆布里阿洛司的后人那里去;不过他不是带着全部米尼埃伊人,而只是少数人,因为他们之中较大的部分都到帕洛列阿塔伊人和考寇涅斯人的土地去,他们把这些人从那些地方赶出去以后,便把他们自己分成六部并在他们征服的国土上建立了六个城市,即列普勒昂、玛启司托司、普利克撒伊、披尔哥斯、埃披昂、努迪昂。它们的大部分在我的时候为埃里司人所攻掠。至于上述的那个岛(即卡利司塔岛——译者),则由于它的殖民者铁拉司的名字而被称为铁拉岛。

这段介绍铁拉岛的历史。

但是既然铁拉司的儿子不愿意和他一同乘船离开,于是父亲便说他要把儿子象是把羊留在狼群当中那样地留在后面。在说了这话之后,这个年轻人使得到了一个欧约律科司(羊狼)的绰号,这绰号竟成了他的通用的名字。他生了一个儿子埃盖扁斯,斯巴达的一个强大的埃盖乌斯族便是因他而得名的。这一族的男子发现他们的孩子都活不大,于是他们便按照一个神托的指示,建立了拉伊欧司和欧伊狄波司的复仇之神的神殿。在这之后,他们的孩子便都能活了。铁拉地方他们的子孙的情况也是这样。

建立了神殿之后,孩子就可以长大,这明显是神庙巫师集团在干预。

在我的叙述当中,拉凯戴孟人和铁拉人传说的相同的地方就是这些;至于其他的部分,则就只是从铁拉人那里听来的了。上述铁拉司的后裔、铁拉的国王埃撒尼欧司的儿子格林诺司从他自己的城市带着牺牲用的牛百头到戴尔波伊来。和他一同到这里来的,除去他的本邦人之外,还有米尼阿伊族的埃乌培莫司的一个后人波律姆涅司托司的儿子巴托司。当铁拉的国王格林诺司就其他事件请示神托的时候,女司祭的回答是他应当在利比亚建立一座城市。但是格林诺司回答说:“主啊,我年纪已太老而且举动也不灵活了,请你还是把命令下给这些年轻人中间的一位吧”,而在他讲这话时他便是指着巴托司的。当时也就是说了这话便算了。但是在他们离开之后,他们却没有注意按照神托所吩咐的去办,因为他们不知道利比亚在世界上的什么地方,并且没有勇气到他们所不了解的地方去殖民。

神托的安排。

但是在这之后七年中间铁拉都没有下雨。岛上他们所有的树木,除去一株之外,全都干死了。铁拉人又到戴尔波伊去请示神托,而女司祭就提到说他们应当到利比亚去殖民。因此,既然没有办法制止他们的灾祸,他们只好派使者到克里地去,到那里寻找曾经旅行过利比亚的任何克里地人或是居留在那里的外人。这些人在他们巡行该岛时曾到达一个叫做伊塔诺司的城市,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一个名叫科洛比欧司的采紫螺的渔夫。这个人告诉他们说,有一次他曾因大风迷路而到达利比亚,到那里的一个称为普拉铁阿的①欧伊狄波司是底比斯国王拉伊欧司和他的妻子伊奥卡司塔之间所生的儿子。他幼时被弃但是遇救并给带到遥远的国度去。长大成人后他回来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于是杀死了他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又回到埃及的历史。这里的故事其实就是后来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原貌了。

岛。他们于是雇佣这个人和他们一同到了铁拉。起初从铁拉只派出了少数人乘船到那里去进行侦查。他们被科洛比欧司领到上述的普拉铁阿岛之后,便把科洛比欧司速同若干月的食粮留在那里,而他们自己则以全速乘船返回铁拉报告有关该岛的消息。

(但是当他们离开那里的时间超拉了约定的日期时,科洛比欧司就没有吃的东西了。但是一艘驶往埃及,船长为柯莱欧司的、萨摩司的船却迷路而到了普拉铁阿;萨摩司人从科洛比欧司那里听到了全部经过之后,就给他留了了一年的粮食。于是他们从该岛乘船预备到埃及去,仍是一阵东风把他们吹迷了路,结果他们竟通过海拉克列斯柱,因天意而一直到塔尔提索斯才停下。这个地方在那时是一个处女港(指希腊人还没有到过的港口——译者),因此萨摩司人在归国之后由于他们的商品而获得了比我们所确实知道的任何希腊人都要大的利益,例外的只有埃吉纳人拉欧达玛司的儿子索司特拉托司,因为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他相比的。萨摩司人用他们获利的十分之一、即六塔兰特制作了一件和阿尔哥斯的混酒钵相似的青铜器,青铜器的整个边缘上都铸造得有格律普斯的头部突出来;他们把这一青铜器安放在他们的希拉神殿里,下面有三个巨大的跪着的青铜像支着,每个都有七佩巨斯高。萨摩司人所做的这件事是他们和库列涅人与铁拉人结成亲密友谊的开端。

这段历史有点像俄底修昔的历险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一百八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dj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