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企业的革命

企业的革命

作者: 人本教育文化咨询谭S | 来源:发表于2018-03-19 13:59 被阅读0次

    一般人谈到中小私企,都自然而然的想到如何做强做大的问题,仿佛中小私企的发展方向就是“强”和“大”。当然相对于“强大”而言,“中小”是一个尚未成熟的阶段,就如同一个生命一样,小孩自然要长成大人,大人是小孩成长的结果,小孩是长成大人之前的阶段。

    而实际的情况是:我们大量的中小私企,努力的试图做强做大,但10年、20年下来,却仍然在原地踏步。是他们没有做强做大的欲望吗?当然不是,他们的老板做梦都想如何做强做大。是他们还不够努力吗?大多数企业都非常的努力,有的企业的老板甚至为了做强做大,想尽了办法:花钱、学习、请人,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能做出的努力都做了,但是收效甚微。有些老板想把企业做强做大的热情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望子成龙之心切确实让人感动,但结果又如何呢?进步不是完全没有,但几十年下来与那些优秀的企业相比,差距反而越来越大,市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难道中小企业只要努力的做,就能成为强大的企业吗?中小企业与强大的企业相比,真的是一个生命前后的两个阶段?真的是小孩与大人的区别?

    那么多死亡的中小私企,难道他们不想做强做大?他们的死亡率那么高,包括那些辉煌的企业说倒就倒,难道反映的仅仅是市场环境、生存环境的问题?物种本身会不会有问题?当一个物种有如此高的死亡率时,我想过分的关注环境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关注“中小私企”这个物种本身的问题。

    中小私企是一些什么样的“种”,它与大企业之间的区别是否只是大小的区别,它们属不属于一个“物种”,怎样才能对其“物种”进行改良,使其能够向强大的企业这个方向生长,这是我们的目的。

    毫无疑问,通过我们对大量的中小私企的调研和改造,我们认为大多数中小私企与强大的企业之间是不属于一个种类的。严格说来,大量的中小私企只是领取了一个工商登记的“企业法人”执照,工商局承认它是一个工业企业,但其内部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管理模式,则只能称之为“作坊”,根本就不是工业企业。许多的服装厂,只是把几百号裁缝师傅集中了起来,许多的傢俱厂也只是把几百号木匠师傅集中起来而已。人是集中了,生产力增大了,但生产的管理方式并没有按照真正的工业化大生产的管理方式去做,普遍实行的还是自我管理的模式(自我设计、自我检验、自我控制生产进度、自我控制生产工艺)。以标准化为前提的统筹、监督、控制体系和责任体系根本就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对于这样的“中小私企”而言,必须完成的是“工业化大生产”的改造,必须把这几百人的大作坊,改造成为一个真正的工业企业,把他们变成真正的工厂。这就是一个“物种”的改造过程,没有这样一种过程,小作坊可以做成大作坊,几十人可以变成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但绝对不会变成大企业。大作坊大到一定程度就再也无法大了,作坊式生产是有局限的,手艺人集中起来是不可能无限膨胀的,生产力集中到一定程度,生产的组织方式就必须进行工业化改造,这就是“企业的革命”,它不是改良,而是整个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重新设计和打造。

    其实大多中小私企是没有企业设计的,往往就是老板接到订单就雇人和买机器,订单多了就再添置设备和人力。部门的设置、流程的设置、职能的设置对于中小私企而言,大多没有过什么统筹和规划。觉得缺人就去招,缺设备就去买,缺订单就去抓,总之,象是一堆积木,一块块往上搭,直到搭不上去为止,然后老板们率领他们部下在艰难的维系着这堆出来的房子的平衡。他们绝不象一个真正的建筑公司,去做建筑设计,去挖基础,然后再建房。他们不是这样的,因为他们当初手里也没有多少资金,也不知道能把企业做多大。他只求把手里的订单做出来。就象一个建房的人起先手里没有多少材料,也没有什么人来住,那就首先在地面上搭一个简易的棚子,能住就行,刚好也把材料给用完。尔后,逐渐有钱了,人也多了,就又添置点东西或扩建一下,然后逐渐搭成了一个大建筑群,只不过,这个建筑群是棚子互相搭成的,也没有挖地基,也没有考虑各个棚子上下左右的受力关系,反正能搭多少就搭多少,搭不下去,大风一来,可能就刮倒了。这就是大量中小私企的现状,跟这样的中小私企谈做强做大,就如同想把一大群窝棚发展成摩天大厦一样,是很荒唐和滑稽的,根本就不可能。这样的中小私企能活下来已属不易,还做强做大?

    我们可能会说,难道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这些中小老板就不曾想过改造他们的企业,把他们创业时的窝棚整治一番,重新设计,重打基础,用新的材料去建造新的大厦吗?老板们想是肯定想过,但一来,每天的业务不断,老板们必须关注生产订单的完成,这是首要的;二来,这种大调整的事,老板们并没有经验,也没有能力去做,该怎么调整?风险有多大?这都是问号。只要还有钱赚,老板们就很难下决心去做这样的调整,这样的事可能就一年年的往下拖,直拖到治不下去为止。而越是下不了这个决心,企业就越是靠小心维持才能生存,越靠用力盯着才能出货,越不可能腾出时间精力来思考和进行这样重大的调整事宜,事情就越往后拖,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老板们没有看到死亡的信号前,是很难从这种昏昏沉沉的经营状态中醒过来的。

    现在,有很多的老板想到了这样的问题,并且下决心来解决这个问题,那是出于自2004年5月份开始的两股最直接的内部压力:其一是原材料的涨价,其二是劳动力的涨价,通俗的说是“民工荒”,但其实劳动力并非欠缺,“荒”只是假象,真正的问题是劳动力的价格上涨,即工资上涨。笔者的一位朋友开的电子厂,管理人员两个月涨了三次工资,还留不住人。同行之间互相挖人的现象已经到了撕破面子的程度。有一家五金灯饰厂,为了留住搞技术管理的人员,老板刚把工资涨到每月5000元,员工就表态不干了,因为另一家企业开到了6000元一个月的工资,这位老板说他不想再参与竞争,因为他把工资涨到了5000元已经是不合行规的了,对手立马涨到6000元。这纯粹是为了挖人,是恶性竞争,企业也根本不可能长期开这种工资,但对手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先把人挖了再说。员工自然是不会想那么多的,工资高出一千,它肯定会走。但这个老板不会再开高价留人,因为自己企业内部的其他管理人员还有一个互相平衡的问题,不可能为一个人而牺牲整个企业,工资全面大幅上调,企业肯定受不住。

    目前的材料涨价工资上涨直接威胁到了大量中小私企的命脉。因为大多数中小私企多年来的赢利的确建立在三个基础之上:税收、价格、市场空间。

    税收是一种政策性优势,珠江三角洲许多的地方政府对待私企是一种放水养鱼的政策,给了中小私企一些获利的空间。

    市场空间是一种阶段性优势,无论是做国内市场还是做国际市场的企业,都知道随着市场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少,成长的空间越来越小。

    价格优势是许多中小私企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许多做外销的企业,有一位老板甚至坦言:我到国外走一遭,这个市场1/3的订单我能拿回来。能拿回多少订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凭什么拿订单,凭什么敢说那样的大话。凭价格!她到国外谈客户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低价,低到任何人都不敢与她争。她是先跟客户谈一个谁也不敢与她争的价格,把单接下来,再回头消化这个价格,也就是说,她不是把成本加利润然后报价,而是报价以后压缩成本,以确保利润。压缩的成本主要是两大块:材料和人工。她能把别人几乎废弃的材料买下来,进行挑选,因为是计件,挑出有用的才有工钱,没用的不算工钱,这等于变相的节省了劳动力成本,然后再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来直接压缩劳动力成本,这就是她的企业能生存的秘密,也是很多企业能生存的秘密。

    有这样的生存之道,也就难怪他们这么多年不去提升管理水平,不去改善管理机制,不去改造这个“窝棚”。但现在不同了,工人工资上涨已成为趋势,它是以招工难的方式出现的,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集体罢工要求涨工资的现象。从2004年5、6月份开始,这已经不是零零散散的一些孤立事件,而是直接威胁到了大量中小私企的生存,这一点,中小老板的感觉是最敏锐的,所以他们想到了变革,想到了把多年搭建的窝棚改造成大厦的举动。但他们不知如何下手,也不知会遇到什么,会发生什么?他们绝对不能在大厦没有建好之前让窝棚垮掉,但不动窝棚怎么建大厦?这些就是他们最头痛的地方,也是中小私企能否顺利完成“变种”,走向强大的关键。这是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来源曾伟文摘。

    为什么你的企业新客户难开拓、老客户却不断流失、销售下滑生意越来越难做?

    为什么你的企业没有用好亲戚结果把整个家族都得罪了?

    为什么你的的企业淡季没事情做、旺季忙不过来?

    为什么你的企业没有品质意识,导致产品返工、重做、再返工、报废的现象经常发生?

    为什么你的企业为什么利润一直无法提升?

    为什么很多企业会大起大落无法持续?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却依然没有成功?

    为什么你的老客户都跑到竞争对手那?

    为什么你的员工总是迟到早退缺乏工作激情?

    为什么你的员工私底下总是说公司的坏话?

    为什么你的员工忙碌工作中却没有效率?

    为什么你日夜操劳、业绩还无法提升?

    为什么你的团队这么多年的发展一直长不大?

    为什么跟随你多年的员工最后成为你的竞争对手?

    谁能来改变这些问题?怎样改变这些问题?

    4月14-15日《制造企业管理智慧及解决之道——目标管理》课程告诉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企业的革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fp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