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杀身成仁

杀身成仁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3-12-06 08:57 被阅读0次

    ——《论语》学习之15·9--1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白话】孔子说:“有志之士和求仁之人,不会为求活命而有害仁道,却能牺牲生命来成就仁道。”

    【思考之一】何谓“志士”?何谓“仁人”?

    志士仁人,一般认为,“志士”为有志之士、忠节之士。“仁人”则是成德之人也。朱子注曰:“志士,有志之士。仁人,则成德之人也。”仁人即是成德之人,就是实践仁德的人;志士就是有高远志向的读书人。《论语注疏》曰:“此章言志善之士、仁爱之人,无求生而害仁。”志士就是志善之士。

    仁人没有分歧,关于“志士”,也有认为“志”古通“知”,即有智慧的人,故“志士仁人”是指智慧与仁德都具足的人。“害仁”的“仁”以及“成仁”中的“仁”,古注中也有注解成“人”。其实人与仁,相互通用,说明了一个内涵,就是具足仁德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有“仁”的内涵,只是徒具人的样子,没有人的意义。

    《论语集说》曰:“士尚志,非仁无守也,非义无行也,夫是谓之志士仁人,则成德之人也。”在《论语》里面常常是仁智并举,孟子曾经用孔子与子贡的对话,解释儒家的“圣”其实就是既仁且智,就是仁智兼具。孔子也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仁知并举。在孔孟的言论里面,经常可以看到,志士往往延续前面的那个智者,所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实践仁德的人,他在生死抉择的时候不会因为要苟活性命而伤害仁德,反而会在某些处境里面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德。

    【思考之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死?

    本章涉及到儒家的生死观。人,有生就必有死。钱穆先生说:“生必有死,死非孔门论学所重。孔门论学所重在如何生,苟知如何生,自知如何死。杀身成仁,亦不惜死枉生,所重仍在如何生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及儒家在谈论生死的时候,往往是重生不重死,不重死不是不重视死亡,而是在生与死的流转中,我们唯有好好生、好好活。懂得了“生”,自然就会懂得“死”。

    有一次,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子路问孔子如何承事鬼神,孔子回答说,活人还不能事奉好,怎么能够事奉鬼神呢?言外之意,如果懂得如何事奉人,自然就懂得如何事奉鬼。子路不甘心又“敢问死”,孔子回答说,连“生”都不知道,怎么知道“死”?言外之意,如果懂得了“生”,必定懂得“死”。所以儒家以仁义来作为做人处事的原则,这样才能知道或者才能坦然地面对生死的大考。知道生自然就知道死,所以重点是在生。如果从这个脉络来看的话,这一章就有一个很有意思,或者是更开阔的一个解读。

    《朱子语类》曰:“死生是大关节,功夫却不全在此,学者须是于日用之间,不问事之大小,皆欲即于义理之安,然后临死生之际,庶几不差。若平常应事义理合如此处都放过,到临大节未有不可夺也。”死生是人生的大关节之处,而功夫却在平时,立志于道的学者须在日用平常之间,不管大事小事,都要以道义为重,到关键时候才能“临大节而不可夺”。

    【思考之三】什么是“杀身成仁”?我们如何透过有限的生命去实现它?

    陈祥道曰:生,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舍生而取义,此‘无求生以害仁’也;‘死,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此‘杀身以成仁’也。无求生以害仁,伯夷是也;杀身成仁,比干是也。非特仁人为然,志士亦能之,故孟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子张曰见危致命。志士则利仁,仁人则安仁。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其成功一也。”

    儒家把“仁”,放到了生命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仁”与“生”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孔子选择的是“杀身成仁”,绝不会以苟且偷生而损害仁德。如孟子所说“舍生取义”,就是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舍弃的是生命,求取的是大义。在儒家看来,人生的意义,不是生命活得有多长,而是在我们有生之年,是否已闻道、修道、得道。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明两朝帝师张居正说:“盖生固可欲,而仁之可欲有甚于生,故生有所不为也;死固可恶,而不仁之可恶有甚于死,故死有所不避也。”好生恶死是人之常情,但“仁”比“生”更珍贵,“不仁”比“死”更可恶,志士仁人,决不因为求生怕死而损害仁德。

    杀身成仁,并不是一定要像伯夷、叔齐、比干那样致死而成仁,而是要摆脱对自身生命的执着以及外在物欲的享受,向内求取仁德的圆满。如唐文治老先生也说:“志士之杀身成仁,如不忘在沟壑,不避刀锯鼎镬,夷、齐、龙、比是也。仁人之杀身成仁,如御灾捍患,鞠躬尽瘁,以死勤事而不惜,大禹、周公是也。志士之成仁,完千秋之名节;仁人之成仁,立百世之宏功。故此章不仅为舍生取义言也。”

    焦循《论语补疏》说:“舜勤众事而野死,冥勤其官而水死,为民御大灾捍大患,所谓仁也。以死勤事,即是杀身成仁。”舜因勤政为民,劳累过度而死于苍梧之野,冥继大禹之后治水恪尽职守,最终以身殉职,死于水中,周公、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民抵御灾害,断除后患,都是仁。像管仲那样,不殉节而死,反过来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百姓至今还从中受益,也是“杀身成仁”。总之,能够置生死于度外,勤勉于国家和天下大业,一心为人民谋利益,都是杀身成仁应有的内涵。

    所以,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杀身成仁,为了民族大义、天下大利,成仁未必一定要杀身。仁者一定胸怀大气节,含摄大智慧。孔子讲仁必定包含智,讲智一定包含仁,两者不会偏颇。

    杀身成仁不见得是用生命去换取仁德的实现,只要是在我们所面对的处境里面,就仁德的实践跟生命如何活着,在这个抉择里面,我们抉择透过我们有限的生命去成就仁德,这个就是杀身成仁。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生命气节、民族性格、精神灵魂。中.华.民.族对仁义的执着追求,使我们从洪荒走向智慧,从野蛮走向文明,其间虽然历经数度外族入侵、绵延不断的战火洗礼乃至亡国灭族,却仍能屹立不倒,就是因为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对仁德有不懈的追求和坚固的信仰。

    《里仁篇》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本章可以说是对“杀身成仁”最完美的诠释。富与贵包含在“生”的内涵中,贫与贱包含在“死”的内涵中。,固然是我们想要的,但如果“不以其道得之”,用损害仁道的方法得到它,就宁愿选择放弃“生”。“”是我所不想要的,但如果不以其道摆脱,用不符合仁道的方法摆脱,我宁愿选择不摆脱。作为一个君子,舍去了仁德,到哪里去成就自己呢?

    中国历史上,不乏仁人志士,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林则徐、邓世昌,陆秀夫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邱少云,乃至“两弹一星”集体团队都是我们效学的榜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杀身成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hd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