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
8月,心灵捕手队的同学们集中学习了产品思维班“洞察人性”这个模块下的相关内容,期望通过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能从人性的角度更深刻的把握需求,打造受欢迎的产品和服务。同学们,在学习中有对产品思维的体会,也有其他的宝贵的收获......
接下来你会看到:
不同角度对《刘嘉心理学30讲》的学习分享,如何触动我们产品思维;
从《少有人走的路》中学会自律与爱,同时利用这其中隐含的力量去创造产品;
从《设计心理学-日常设计》中看到了基于心理学进行产品设计的原则;
从《幸福课-不完美的人生解答》学会接纳不完美,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暂不完美的产品;
通过对《刻意练习》和《练习的心态》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学习某一技能的方法和实现路径。
最后,关于《金字塔原理》的分享让我们拥有一种结构化的思维,这也是成为合格产品经理的必备技能之一。
(与产品思维相关的内容,用黑体字标注,可选择性阅读。)
得到课程宣传海报姓名:殷辉
主题:刘嘉心理学基础30讲-三大思维和四大公理角度
内容:
三大思维模式:理性思维、开放思维和弹性思维,分别区别于直觉思维、自我中心思维和机械思维。
什么是直觉思维,就是直接冒出来的想法、感觉、经验、偏好,理性思维是指经过思考、逻辑推导的思维方式。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认为我是世界的中心,我所看到的所认为的都是其他人所看到的所认为的,而开放思维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心理世界。机械思维是认为外部世界是恒定不变的,包括人与人的关系,而弹性思维是认为人与人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直觉思维、自我中心思维、机械思维简单讲都是人类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几万年甚至几百万年,人类面临丛林生活的压力,代代相传的固化思维模式,帮助了人类快速高效行动,让生命延续了下来。在过去200万年里,人类由能人进化为智人,新进化出了思维的中枢前额叶,当前的前额叶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备,以及在生活中被灌输的思想,认为心理世界是对物理世界客观、忠实的反应,导致自我中心思维。当人认为心理世界就是当下物理世界的映射时,自然而然的就认为外部世界恒定不变。
随着社会的高速变迁,特别是近100年当中,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进化跟不上社会的变化,历史人类模式的遗留问题尤为不适当下社会,就需要人反人类的改变。心理学家发现,理性思维、开放思维和弹性思维更加符合当下社会有效性。
从一个更高维度的视角看待人类的演化过程,最近的社会发展速度已经远远快于人类演化速度,并且等不及人类的慢慢演化了,所以需要人为的“扭曲”来适应和成长。很有味道的一个时代。
四大公理,心理学研究的四个核心理念,也是基本事实,分别指心理与基因、与身体、与环境、以及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
基因从一开始就给我们设定了初始参数,我们的行为都深深地打上了基因的烙印,在后天环境中引导我们的成长,人类的行为在本质上是在为基因服务。换句话说,人类不过是基因的载体,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要让基因得到永生,从一代传向另一代。
大脑是心理的生理基础,即物质基础,因此我们的心理世界并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自始至终受到大脑的约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大脑,就有什么样的心理。研究发现,掌管人类情绪功能的是杏仁核,在生理上,杏仁核关联“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这两条通路跟我们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我们调节情绪时,其实也是在调节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和我们身体健康相关的人体系统。也就是大脑可以制约心理,心理又可以反过来影响大脑和身体。
每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外面的不完美的物理世界,而另一个是我们自己构建出来的心理世界。而一个真正睿智的人,就是要在这个不完美的物理世界之上,构建出一个完美的心理世界。所以,你生活在贫穷之中,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只要你愿意,你的心里也依然可以是天堂。幸福与否,其实是取决于你自己。
不存在独立于社会与群众之外的个体,也不存在不受社会和群体影响的心理。要把自己放到社会和群体中,去定义自己的身份,找到自己的价值。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来塑造我们的心理。
这就是心理学的四大公理:基因为心理设置了初始参数;大脑为心理提供了生理约束;心理可以扭曲现实;社会是心理的最终归属。
从产品思维来看,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常常也会利用直觉思维、机械思维还有自我思维来设计产品,界面设计,按钮位置设计,网站导航等等,让用户觉得在哪里可能得到答案,在那里就一定会出现期望的答案,这既满足了用户“自恋”的心理,又满足他们“确定性”的需求。
姓名:黄诚炳
主题:关于集体冷漠
内容:
刘嘉《心理学基础30讲》的第29讲 这一讲主要是分析当责任分散时会出现集体冷漠的情况,甚至会激发平凡之恶。
我们都是社会或群体中的一员,这种群体身份证会分散我们的责任。当责任分解时很多人的心理都会想这个责任肯定有人负责的,我就不做那个突出的负责人了,因为这样就会有脱离社会群体性的感觉,也就是被孤立的感觉。
当每个人都这样想时这个责任就没人负责了,也就是集体冷漠。所以我们要把事情指定到某一责任人上。就好像我们工作中有很多人写邮件一样,如果某人写的邮件中有一堆收件人,然后开篇就是“尊重的领导你们好”等类似的无主体责任人的邮件,大多数情况此邮件会石沉大海没有回应。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现实新闻中经常听到的广场舞大妈占领行人通道甚至机动车道等情况也是这种罚不责众的心态,都认为人人都这样,那我也这样。
这种类似于罚不责众的思维在我们身边很常见,我们要:
1、保持对社会群体印象的警觉。
2、追求群体接纳时保持自我的独立性。
3、不要因为安全感而失去个人自由。
在我们做产品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不要让用户陷入“集体冷漠”的境界里,我们需要对社会群体去分析,同时也对每个个体都要有针对性的投放,点对点的关注。产品是提供给每一个拥有我们渴望与其交换资源的鲜活个体,一定要有针对性。
姓名:石磊
主题:克服拖延症
内容:
学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听课之前,只是想深入了解这一学科,听课之后,明白了,心理学才是科学的成功学。我们要把人当成是一个超能的机器。但是人又有很多感性因素在里面,我们学好心理学就是处理好自己的感性因素,学习好这80%的非智力因素——心理弹性、成长性思维、坚毅、情绪智力、成就动机以及领导力,让我们更快的更真实的感受这个现实世界,更有利于我们成功和成长。心理学其实是一门让人快乐的学科,这30讲让我从别人眼里更清楚的看清了自己,不只表象,更是表象背后的原因。知道了原因,就更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在其中不止一处受益。
例如在讲到如何克服拖延症一讲中,说明了拖延的原因有:完美主义,空想家,担心,过劳,对抗他人的反对,我们期待危机爆发的那一刻的完美表现。
解决问题的思路是:
1.用意志力克服,心理学研究意志力是有限的,会消耗殆尽。
2.给自己压力,压力带来焦虑,焦虑就会需要多巴胺来对抗,反倒需要做一些轻松的事情。拖延带来自责,自责会产生不良心理状态。
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立刻行动。
行动的方法论是:
初级分解成小任务;中级有计划先做最难的;高级是习惯,并将新的习惯植入到老的习惯中。
学习心理学,既可以帮助我们洞察人性打造“神”般的产品,也可以帮助我们磨练心性,找到成为神一样产品经理的路径。关键是行动!
《少人有走的路》姓名: 梅芳
主题: 《少有人走的路》-自律与爱
内容:
这本书是一本畅销了二十多年的心灵成长的书籍,作者是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开篇他提出如果一个人能正视人生的苦难,领悟到“人生苦难重重”这句话的真谛,就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实现人生的超越。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并不是阻碍我们成长和幸福的拦路虎,相反,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释放我们的潜能。那如何实现呢?答案就是自律。
本书第一部分从“不自律”的表现引申出“自律”的四原则;第二部分谈到自律的动力来自于“爱”,并对“爱”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区分了爱的误区和爱的表现;第三部分涉及了信仰与恩典,介绍如何科学的建立自己的信仰,提出了“潜意识就是人内心的上帝”的观点。第四部分谈了关于进化的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是“逆流而上”,不断升级的,是通过人性中爱的力量支持自律的实践,来不断完善自我心智。但是,“被感召的人很多,但被选中的寥寥无几。”真正懂得并能够在生活中克服惰性,实践自律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作者称这条心智成熟之旅为“少有人走的路”。
一、自律
1、四原则
①推迟满足感
延迟满足是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②承担责任
有直面问题,明确自己可以有所作为的职责范围,并付诸实践,才是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道路。
③尊重事实
我们习惯于抱着过去的经验和做事套路不放,以至常常罔顾眼前的事实,并因此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允许别人来检视我们的经验是否过期。
④保持平衡
要以追求诚实为己任,在一些情况下也需要隐瞒部分事实和真相;你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你既要学会延迟满足,同时又要尽可能过好当下的生活……保持平衡,是对以上三个原则的备注,最高原则是“放弃”。
2、学习体会:
①关于延迟满足
回想自己的生活,发现有很多不自律的表现,工作上有畏难情绪,希望问题一下子能解决,拖延等等,教育孩子也是一样,总想通过最快的方式达到理想的效果,原以为是追求高效,原来是想“即时满足”,所以对于自己的成长要懂得“推迟满足”,而在做产品方面要懂得利用人性中期望“及时满足”这一需求。同时也可以考虑如何用“延迟满足”,留存用户,制造爽点,比如电视剧、说书人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请听下回分解!”
② 尊重事实
针对人类固有的恋旧情结,总习惯用原来的思维情景去处理问题,打造产品时,可以针对用户群体寻找这个群体共同的时代特色,引发共鸣,从而吸引客户。比如老冰棍的“小时候的味道”,还有曾经大火网络电影《老男孩》,都是针对主流消费群体70-80的男人们浓浓的怀旧情结,之所以那么感动,是因为我们都能在这光与影中间,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关于时光的记忆,关于青春的记忆。
二 爱之定义
①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边界,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②自我边界是划定一个范围清晰出来什么是“我”。在这个范围之内,是属于“我”的私人空间,是他人不可随意侵入的。
学习体会:
终于明白了“爱你如同爱自己”的含义。因为爱你就是爱自己,这是自我边界拓展的过程。依赖、控制、自我牺牲都不是爱,关注、倾听、投入、允许才是爱的表现,爱是让自我变得更美好的一种力量,爱是自律的原动力。
基于产品思维,我们要善于利用人们对“自我边界”的认知,一方面可以提供让用户能够融入,延伸边界的环境,并能在这个环境里自有控制,比如很火的游戏“我的世界”,就是“有我的地盘我做主”,怎能让人不爱。
三 进化的力量
①人类的进化,包括我们心灵的进化和心智的成熟,是需要不断地努力同自然法则抗衡、同熵的力量对抗。
熵的力量: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能量会自然地从有序状态流向混乱状态,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于是能量自然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使熵不断增加,派克称这种自然倾向为熵的力量。
②阻碍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是懒惰。人类的惰性使我们总是倾向于逃避必要的痛苦,选择平坦的道路。心智成熟的终极目标是天人合一,即个人与上帝具有相当程度的认知。“潜意识”是内在的上帝。
学习体会:
真正的力量感不会来自于外界,而是植根于我们的心灵之中。这种心灵的力量不是控制别人的力量,而是在意识基础上做出自律、充满爱及合理的人生决定的力量。自我完善,不断升级进化,意味着就是要与惰性做斗争,承担更多的责任,用更大的自律去生活,让心灵获得更大的成长,从而走向心智成熟,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支持在这条路走下去的力量,就是“爱”。
基于产品思维,要学会应用两种势力,一种是“熵的力量”,是顺势而下的,这种力量汹涌澎湃,需求很大、针对人们惰性,能省力就省力,所以慢慢的就有很多“懒人”产品出现,比如“扫地机器人” 、“自动炒菜锅”,还有“美团外卖”等等;另外一种是“进化的力量”,针对人类期望不断的自我完善对抗惰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逆流而上的,坚韧而绵长,一样需求巨大。所以就会有很多价格不菲自我成长的禅修班、辟谷班,也会有各种畅销书应运而生,还会有帮助对抗惰性的应用工具产生,比如“KEEP”、“番茄工作法”、“人生效率手册”等等,最普通的就是闹钟了,也是为了对抗惰性而产生的一种工具类产品。
设计心理学-日常的设计姓名:苏英辉
主题:《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美·唐纳德·诺曼
内容:
本书通过日常生活中案例对产品设计进行分析,最后重点讲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书中主要内容包括:
1、通过日用品中的设计问题(分析生活中的产品设计心理学);
2、日常操作心理学(心理学学习应用将成为常态);
3、头脑中的知识与外界知识(分析行为与记忆);
4、知道要做什么(限制因素、可视性与反馈);
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为差错与设计相关);
6、设计中的挑战(设计过程的复杂性);
7、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将任务化繁为简)。
结合“得到”王海老师的解读,我对本书做以下总结。
一、好设计的两个基本点:
1、可视性 :让用户知道这个产品怎么用,怎么操作才是合理的。
2、易通性 :让明白设计意图,明确地告诉用户,你设计的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二、交互设计5个基本原则:
1、示能:物体本身就有的、特定的交互方式,无须解释,直接被感知,如:椅子的平面特征,人们就会天然地认为,它是可以坐的。利用人类心理学里的“直觉思维”。
2、意符:一种提示,定义用户的行为范围。如:门上“推”、“拉”的提示设计。符合人性中感官和行为“一致性”的需求。
3、约束:约束式设计的产品,虽然你以前没用过,但可以很快上手。如:乐高的玩具摩托车,有接口约束,潜在引导你,能快速将零件组装成摩托车。这种产品的设计提供给用户充分的“确定性”。
4、映射:控制开关必须直接、间接与被控制对象建立联系。如:如煤气灶的灶眼与开关、屋顶的吊灯与墙面的开关与映射关系。人性中“一致性”的需求。
5、反馈:及时适当地对产品用户给予反馈。如:按遥控器时按一下就会发出“嘀”的一声,完成一个操作需要按好几下,如果连续发声就会让用户觉得心烦意乱。人性中“及时反馈”的需求。
三、以书中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可以贯穿我们设计产品从定义到产品发布的整个流程。
1、 观察:书中指出设计产品需要观察用户行为,也就是用户的真实需求, 这就是我们做产品需求调研阶段需要做的工作。
2、创意:基于观察(调研)的用户需求展开产品设计,充分综合各类创意想法,经过多轮评审后明确定义产品原始需求,进入设计阶段。
3、打样:产品批量生产或正式开发前,需要先打样验证创意的可行性,软件设计需要原型,硬件设计需要模型。通过反复修正优化需求,输出样品(Demo软件)。
4、测试:先找一小部分目标用户(展会、现场演示、外测试点),让他们使用样品,这个过程是验证产品的需求符合度。得到反馈之后,再次重复上面四个步骤:观察、创意、打样、测试。直到设计出能真正解决用户需求。
四、最后,提出我的另外一个观点,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在不同阶段,用户需求甚至是用户群体都在改变,所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还需要不断重新定义用户群体,刷新用户需求,持续迭代甚至是颠覆自己设计,以设计出当下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
《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 喜马拉雅课程海报姓名:胡进勋
主题:人性-《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
内容:(本书资源在喜马拉雅app)。
书中对10个有关成长的经典心理学问题深度探讨、12封咨询者来信与温暖解答,作者带领我一起穿越内心的匮乏与不安,学会与自我和解。
这本书里探讨了僵固式思维模式和成长式思维模式对于人生各个方面的影响,探讨了拖延症患者内心,探讨了种种困扰大伙儿烦恼的问题的可能原因及答案。
与我而言,最受启发的是读到僵固思维模式和成长式思维模式理论的时候。书里讲成长式思维模式底层是安全感,认为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自己有很多可能性,自我不是一个固定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创造形成自身的过程,视失败为挑战,从失败中学习吸取教训。而僵固思维模式正是相反,会把挑战看作证明自己不行从而逃避挫折。
我意识到自己大部分时间是用僵固思维模式来思考,过于纠结于当下的一地鸡毛,过于自我保护,总想着逃避拖延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而不是勇敢的积极的去面对,内心深处害怕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不够好。
但自己也有成长式思维模式的时候,比如参加每两周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这个挑战,试图挑战下自己。自己需要做的是,多用成长式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尽量少去拖延。
书中曾问到“为什么活在当下的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不满,越来越难感受到幸福?为什么会有自卑、焦虑、匮乏、敏感、拖延等等一系列的困惑?”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越来越自我苛责,越来越难以接纳自我。
其实真正的进步不是那么焦虑的自我怀疑,而是带着自我接纳体会进步的喜悦;真正的进步不是被对自己的不满和焦虑驱赶着,而是被美好目标吸引着;真正的进步都不那么着急,我们默默努力耕种,耐心等着它开花结果。如果我们真有病,我们也是带着症状投入地生活,相信成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从产品思维来看,我们也要用成长性的思维来看待产品,并不是要一下子就打造完美产品,我们要有抱着“为社会解决某个问题”的美好愿望去努力,并及时推出,初期的产品一定有很多“不完美”,但我们需要用敞开的心态倾听并接纳用户意见,并逐步完善,走在不断自我迭代,趋于完美的路上。
练习的心态
姓名:涂宏州
主题:《刻意练习》《练习的心态》
内容:
诚如《刻意练习》作者所说:杰出并非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成为杰出人物的关键,在于刻意练习。看到别人的非凡成就,不要感觉望尘莫及。没有先天的天赋条件,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通过刻意练习成为一个高手。 刻意练习是学习的方法,是一种践行的工具,其中正向的反馈是关键,以“PDCA循环”为例,我们在执行完一项事情后,通过进行正向的反馈和修正,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提高。 一个人想要进步,必须进行有效的练习,即刻意练习。知识和技能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练习一定要打破舒适区,练习的过程也是逐渐打破舒适区跃迁突破的过程,当所有恐慌区变成舒适区,那么我们在该领域就变成了高手。 最后,关于作者开篇对1万小时定律的否定,通读完这本书,我到是觉得作者是这个定律做了更深更完整的解释,长时间的坚持刻意练习,每个人都将获得远超想象的收获。 《刻意练习》、《练习的心态》和《学习之道》是学习典藏系列的三部曲,和《刻意练习》相比,《练习的心态》主要从作者自身的经历感悟中强调了练习的重要性和如何正确进行练习,从内心的角度阐述如何通过练习来锤炼出人生的好品质,包括耐心、专注和自律等。首先,练习的目标,从学习开始应该是以过程为导向。有效的练习应该需要转换视角,从结果导向转为过程导向,把练习作为一个我们享受的方式,而非痛苦的经历,以过程为导向的练习,能够相对客观的观察自己所处的状态并根据反馈来调整。其次,就是要感知内心的变化,不带情绪地观察。练习的结果就是要养成自我期望的习惯,在练习的过程中,要专注于练习本身,就要学会不带情绪地观察信息,然后评估信息的正确性,作出调整。一旦在练习的过程中意识到不耐烦,就意味着思绪没有放到当前所做的事情上,没有保持以过程为导向。可以看看自己在练习的时候是否心猿意马,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这个时候就要使用意志力将注意力拉回来。比如像作者那样,当练习的时候遇到不如意的地方,就告诉自己有趣的地方现在才开始,这样设置提示语来让自己保持专注。 另外,本书提出了一些我认为很实用的方法,比如说4S方法:简化--simplify,将复杂的组成问题简化为数个元问题,使得问题的解决看起来不在遥不可及。细分--small,将总体目标分解小目标,不要盯着总体目标,而是以完成小目标来建立信心和耐心。缩短--short,设定任务时间。当我们面对一个重要任务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有一种强迫自己不完成就不能休息的行为,这个时候,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任务期限的逼近,耐心会被磨掉,焦虑会应声而出,这时候我们需要为自己设定一个任务时限,每次规定自己做的时间,然后停下休息,这样我们会获得一种控制感,而非焦虑感,从而保持任务的高效率。放慢--slow,放慢其实是专注的一个动作,当我们有意识地放慢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专注力在增强,对自身的感知在增强,因为专注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在提高。 还有DOC方法,即做(do)、观察(observe)、纠正(correct)。在做的过程中观察自我、纠正再练习,这正是元认知的方法,就好像自己体内有两个自我一样,一个是真正的自我,一个是表现的自我,当我们产生情绪问题时,表现的自我就会顺着情绪的牵引作出行为,而真正的自我则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在一旁分析表现的自我的行为,并做出相应的调整纠正,使得表现的自我达到真正的自我高度一致,从而改变外在行为。
金字塔原理姓名:钱宗利
主题:金字塔原理
内容:
最阅读了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作者是麦肯锡咨询公司第一位女咨询顾问。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有三点:
一、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任何一件事情都由一个中心论点和多个论据支撑,反复就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其中特别注意三点:
1. 结论先行,做任何事情先摆出结论,然后进行培剖析。
2.每个论点的论据不能超过七条,这样才能更好帮助我们记忆,因为大部分人没有办法同时记住超过七条。
3.每个论点一定要言之有物,表达内容一定要有思想。
二、用金字塔原理组织思想方法。
1、首先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问题分析,其次按照结构顺序进行问题阐述,再按照重要性进行描述,最后逻辑条理清晰。
2、自上而下表达思想和自下而上进行问题思考。
3、相互独立于完全穷尽法则,对问题的论证要清晰有道理。
三、让别人对你的观点感兴趣
运用SCQ的方法,也就是讲故事的方法,S指背景,首先要说明问题的背景,要得到大家的认可。C指冲突,让别人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和关键。Q指问题,让人产生对问题的疑问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总结:所以我们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应理清问题与交流的层次及最后的结论,这样才能保证高效沟通及处理问题的一致性。这也是一个合格产品经理必备的系统化、结构化思维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