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净慧法师禅解《心经》10---密说般若

净慧法师禅解《心经》10---密说般若

作者: 旺财杨子 | 来源:发表于2021-04-11 18:25 被阅读0次

《心经》的第一大部分是“显说般若”。“显”就是明显,开显,用明显的道德解释“般若”的重要,“般若”的功能、功德和力量。“般若”对凡夫、二乘、菩萨,在解决生命问题上都是第一重要的事情。般若是指导,是眼目,凡夫、二乘、菩萨离开了般若,就等于没有了眼目。

《宗镜录》上讲:“六度当中,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六度”是修菩萨道必须行持的法门。“六度”如果没有“般若”,其他的五度就都不能成为到彼岸的法门,只有以“般若”为统率,六度奇修,才是到彼岸的法门。

经文的后一部分就是“密说般若”,用密咒的方式来显示、总结般若的要义。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由此我们就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何等的重要。

接下来有四句话,说般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等等咒”,以这四句话来总结般若的要义。咒在梵语叫做“陀罗尼”,翻为汉语名曰“总持”,又名“真言”,亦称“咒”。何为“总持”呢?咒语很精简,以少字秘密的方式摄持多义。“总持”者,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故名“总持”。“真言”者,即是佛菩萨真是不虚的语言。中国道教以及古老的民间宗教所采用的祈祷的语言也称为咒。

“般若波罗蜜多”这种引导我们由此岸到彼岸的大智慧,就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这四句话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古今的注解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说“是大神咒”者为方便般若,“是大明咒者”为观照般若,“是无上咒者”为实相般若,“是无等等咒”者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方便般若破烦恼,观照般若破无明,实相般若令因行圆满,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令果德圆满。能破无明,超越、突破凡夫的生命境界,超越二乘的生命境界。因行圆满,令菩萨因中修行,速得成就;果德圆满,成就无上佛果。所以这四句话,“是大神咒”总持凡夫的修行法门,凡夫的修行法门就是三科法门;“是大明咒”总持二乘的修行法门,二乘的修行法门是十二因缘和四谛;“是无上咒”是总持菩萨的修行法门,菩萨的修行法门是六波罗蜜;“是无等等咒”者总持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超妙绝伦,无以超越。所以这四句话含摄整个《心经》深奥的道理。正因为这四句话,正因为“般若波罗蜜多”有这样的功能、功德,所以是“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就和上面“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前后紧密地呼应。

一部《心经》就是讲的如何除灭众生的烦恼大患。《心经》的这个功能、功德是“真实不虚”的。真实不虚,这四个字,每个字都有千斤重,每个字都渗透着佛菩萨的无量悲心。佛菩萨的悲心,是告诉我们凡夫要相信“般若”的功能,要相信佛菩萨走过的路,要相信这条路能除一切苦,没有半点虚假,真实不虚。这“真实不虚”四字,即是我们修学佛法的金科玉律,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金科玉律。想一想我们自己,观照一下我们自己的所言所行,有几件事是真实不虚的?这是实实在在的,是不能有半点含糊的。做人要真实不虚,做事也要真实不虚,对待自己要真实不虚,对待他人也要真实不虚。常以此四字为座右铭 ,即使不能大彻大悟,起码也可以做一个好人,一个守信用、有诚信的人。在我们现在这个诚信危机的时代,真实不虚是何等的重要!我们学《心经》,用《心经》,就在这四个字上学,就在这四个字上用,这一辈子抓住这四个字不放,那就不会辜负此生,就不会辜负佛菩萨的苦口婆心,不会辜负我们学佛一场,闻法一场。

接下来就是咒语。“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咒语秘密不翻,照此直念,不要理解它的意识是什么。如果勉强的翻译,反而会令极为珍贵、秘密,而且内容丰富的陀罗尼局限在某些字面上,深刻的含义体现不出来。对咒语我们不要求其了解,一心一意、深信不疑地持下去,自有受用。

到此为止,以我粗浅的理解讲了《心经》的一点皮毛。可能自己的理解也会有差误,各位可以请一些大德法师对《心经》的注解来阅读,把《心经》的意义弄明白,弄透彻,依而行之,自然“度一切苦厄”,“远离颠倒梦想”。

抓住人心是一个关键。好事从心开始,坏事也还是从心开始,转变我们的心念是转变外在一切不利因素的关键。

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事物,世界上一切的事情,从世法上来说都是对待法,都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必灭”,都是相依相待的。心与物,亦复如是,不会单独的存在一个心,也不会孤立的存在一个物。心与物,在其终点上必须是一个统一体才能够产生作用。心与物统一在什么地方呢? 统一在能量上。心有能量,物同样有能量,心、物能量的结合,佛教有时候就用一个“心”字来表现。这个“心”不是一个孤立的精神现象,它是包括物质现象在内的一个综合体。所谓心不自心,物也不自物。物由心显,心托物显,彼此相依相持。心与物统一在能量上,这个能量是什么呢?在迷界,即是业识;在悟界,即是法身。

相关文章

  • 净慧法师禅解《心经》10---密说般若

    《心经》的第一大部分是“显说般若”。“显”就是明显,开显,用明显的道德解释“般若”的重要,“般若”的功能、功德和力...

  • 净慧法师禅解《心经》1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总是苦于没有老师的指导。实际上,我们每天咏念的《心经》,就是我们修行、生活最好的指导,最亲切的...

  • 净慧法师禅解《心经》--others

    修生活禅,就是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三学,熄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把这三件事朝如是、夕如是地做好,修行就...

  • 五部佛经,经常诵读,福报无穷。

    1、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静心、开慧 2、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不怕鬼 3、地藏经---地藏...

  • 净慧法师禅解《心经》7---十二因缘

    什么是生命?这几天讲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就是生命。什么是生活?也还是这些。什么是禅呢?就是“照见五蕴皆空”...

  • 净慧法师禅解《心经》9---无所得

    《心经》讲到“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接下来是“以无所得故”。关于这一句,有的注解是把它连在“无智亦无得”...

  • “般若”的三重境界

    何谓“般若”? 耳熟能详的《心经》,多指玄奘法师翻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短短260字,浓缩了佛学精华。 “经”...

  • 善学文献篇 心经及准提咒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般若...

  • 我读《心经》(1.1)

    我读的《心经》是唐玄奘法师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译本,此《心经》译本与后秦鸠摩罗什法师的《金刚经》译本一样,从古至...

  • 《心经》与生活禅

    □净慧长老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心经》与生活禅。既然是讲《心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净慧法师禅解《心经》10---密说般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ia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