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上不骄(下)

在上不骄(下)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07-17 06:05 被阅读0次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中庸》第二十九章)

有志于王天下的君子,当以修身为本,从事议礼、制度、考文;取信于庶民,使百姓遵从三重之事;考证夏商周三代的事迹,使三重不与其冲突;三重推行天下,而不与天地之道相违背;三重推行以后,祥瑞生,妖孽绝,证明它是正确的;百代以后圣人复出,而不会对如今的三重提出质疑,即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总之,三重之事,经得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考验。

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中庸》第二十九章)

知天,懂得天理;知人,懂得人性。

三重之事,质于鬼神而无疑,即没有违背天理,可谓知天;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即没有违背人性,可谓知人。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中庸》第二十九章)

第一句是总而言之,后两句是分而言之。动,含行与言;道,含法与则。君子要一动就成为天下人遵从的为人之道,其行为要成为天下人效仿的法度,其政令要成为天下人遵守的准则。

三重作为法度和准则,远之,即人们离这个标准的差距还比较大;近之,即基本上能做到。望,希望,把它作为目标。厌,满足。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中庸》第二十九章)

周成王将殷商后裔微子启封为宋国的国君,有一次,周成王举行盛大的郊祭仪式,微子启前来助祭,在宴会上,周成王令乐队演奏《振鹭》以赞美微子启。《周颂·振鹭》全诗如下:

振鹭于飞,于彼西雝。

我客戾止,亦有斯容。

在彼无恶,在此无斁。

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大意是说,微子启因助祭前来镐京,其仪态如振翅高飞的白鹭。微子启在宋国受国人爱戴,在镐京,周王也不厌弃他。希望我们都勤于国事,永远享有美好的声誉。

子思引用时把“斁”改成了“射”,斁”与“射”通,如《周颂·清庙》末句为“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另外,“射”还有猜疑的意思,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兄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兼取“猜疑”之义似更贴切。

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子思借《振鹭》诗句警示君子要行中庸之道,勤勉国事,取信于天下。朱子认为,“如此”乃指本、征、考、建、质、俟等六事。

------《中庸章句》审读41

相关文章

  • 《孝经》之诸侯章第三

    原文 诸侯章第三 “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

  • 不骄不懒

    1. 今日感悟——震撼我的也许也会震撼你 这里有《我的记录》——持续更新……曾国藩提到,行军时最忌讳骄傲自满和懒惰...

  • 不骄不矜

    1.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也,不如丘之好学也。”这句话猛一听,好像还是自满的,实际...

  • 不悲不骄

    当别人不认同你, 不必悲伤。 坚持自我,会好的。 当别人皆捧奉你, 不必过骄。 这是你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于事,...

  • 不畏不骄

    大二下学期,心态会有很大转变。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数都这样。 从前那个坐不住的,现在开始认真对待课堂。心里对未来也有一...

  • 享誉不骄

    王阳明在《传习录》里曾说: 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 骄矜之心一起,难免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长此以往,只会故步...

  • 🎧《孝经》诸侯章第三 | 儿童诵读

    孝经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

  • 名言:

    孔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原文】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翻译】 孔子说:“君子安详坦然而不骄矜凌人;小人骄...

  • 【连载】带你读孝经之三:低调再低调 ,谦虚再谦虚 ,这个副总不好

    文/晋槐子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包。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包,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上不骄(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iq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