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历史。
我国人口众多,来自于56个民族,自然就有百家姓。
我国的姓氏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
翻开历史,从经历了原始社会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最早的部落首领有黄帝、炎帝和蚩尤,他们的名字分别是代表他们自己的名字,不代表姓,黄帝不是姓黄;炎帝不是姓炎;蚩尤不是姓蚩,为什么?因为那个时代部落里的后人不跟父姓,所以,就没有姓,只有名字。
历史进入公元前2416年时,夏朝出现了雏形,先后有尧、禹、舜、虞几位祖先,他们都是一家人。
夏朝建立后,第一帝启,他是禹的儿子,接下来,启的儿子太康,成了夏朝的第二帝,以后子子孙孙相继为帝,如:仲康、相、少康、杼、槐等,最后一帝叫桀,他们的名字与父亲的名字毫无相关,可见那个时候也是有名无姓。
公元前1675年,历史进入商朝,商朝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共有30帝,第一帝汤商,以下各帝按顺序排列几个,如: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等,最后一帝为纣,就是人们常说的商纣王,那个时候也是有名无姓。
商朝被西周灭亡后,从公元前1122-770年,西周建都镐京,第一帝名叫发,以下各帝按顺序排列几个,如:涌-钊-满-繄邑等,有的书上前面加个“姬”字,于是就成了姬发-姬涌-姬满-姬繄邑等等,到底是不是随父姓开始了?我们暂不去论它。
再看看别的人物,如诸侯国之一的越国,共有48帝,从第一帝起,按顺序排列几个,如:无余-丕诚-宗元-绍圣-正毅,第39帝勾践,最后一帝无疆,他们还没有一个共同的姓。
再看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国君姜子牙,接下来他的子孙国君如:伋-得-慈母--不辰-静等等,另外,不是国君的儿子如:丁-壬-年-齐-骆以及女儿邑姜等等,他们还没有跟父亲姜子牙姓。
历史不断前进,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朝统治16年,共有三帝:一帝嬴政,二帝胡亥,三帝子婴,可见秦始皇的后人并不姓赢。
很显然,当时社会的意识还没有姓氏,那么,西周处于公元前1122-770年时期,姓氏出现的时间尚早,各帝还不属于姓“姬”,而是各帝自己的名字而已。
就在战国七雄时期,公元前256年,刘邦出世了,他经历了秦朝,50岁前斩蛇起义,推翻秦朝,消灭项羽,于公元前206年建立西汉。
为了巩固政权,也为了延续家族的香火,他把儿子叫刘盈,第一个字跟他叫刘,以后,后面皇帝子孙名字的第一个字都叫刘,如:刘慕-刘弘-刘恒等;也就在秦朝时期,姜子牙的第十一代孙高傒,媳妇叫卢氏,他俩生有两子,大儿子叫高x,跟父亲的第一个字叫高;二儿子跟母亲叫卢,以后,两个儿子的后代,他们名字的第一个字分别跟父亲叫,也就是后人说的姓氏,如此说来,姓氏从那个时候开始了。
那么,西汉刘邦的后代就是跟刘邦姓了。
照这样说,秦朝时期的人物如:刘邦、项羽、高傒、以及被派往日本寻仙草的徐福等,他们的名字只是名字而已,还没有姓,到了下一代跟随父亲的第一个字叫才叫姓名,如刘邦只是个名字,他的儿子刘盈才姓刘。
根据以上得出结论,我国从秦朝时期出现了姓氏的雏形,到西汉随父姓才渐渐成风气。
但那个时候,民众还没有完全随父姓,因为还有家庭父亲的名字不适宜儿女跟父姓,如:四岳、山渚、识旦、不辰、其等等,这样的名字后人就不适宜随父姓了,他们仍在安自己的名字,直到儿女们认为可以随父姓而随父姓为止。
经历了两百多年,到东汉时期,民众基本随父姓了。
所以说,华夏百家姓是从汉代才出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