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的三小姐探春,是极具反叛精神、创新精神,敢于同封建礼教抗争的人。她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敢说敢为、办事练达。
大观园中,探春不是才华最高之人,但她是大观园中第一个倡导发起诗社的人。海棠社的建立,为这些极具才情的女儿们搭建了一个抒发胸臆、大展才华之平台,海棠社是姑娘们的精神乐园。这是探春初显才干,足以体现出她的心胸格局之大,眼界志向之高,这正是她“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体现。
凤姐患病期间,将管家之事交给探春。贾府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家院里,上上下下杂七杂八的事不知有多难缠。而探春毫不畏难,当仁不让地担起管家大任,足见她的勇气与担当。
她治理大观园,开源节流,不殉私情。她生母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无论赵姨娘如何哭闹,即使凤姐说情,探春也坚持照例只赏给二十两银子;她认为学里的费用该各屋里出,就取消了宝玉、贾环、贾兰等人的纸笔费;她发现府里在姑娘们月银之外又加了二两脂粉钱,也扣除了这笔开销。
她与李纨、宝钗商议,学赖大家管理园子的办法,把园子中的花草、树木、稻田等,分包给府里的婆子们,充分利用园子里的资源,变废为宝。承包人有收益,多劳多得,没包的婆子们也可有份收入,下人无不欢欣鼓舞。不仅每年省了四五百两银子的支出,园子里各处也经营管理得井井有条。对此做法,宝钗说:“三年之内无饥馑了!”李纨称她:“使之以权,动之以利,没有不尽职的,太太也一定喜欢。”充分体现探春非凡的管理才能和改革精神。
抄检大观园时,她无所畏惧,“命众丫头剪烛开门而待”,让丫头们打开她自己的箱子,却不许搜丫头,说她是窝主,丫头偷来的东西都在她这收着呢!并说:“搜仔细了,再来我可不依。”王善保家的仗着是邢夫人的陪房,上来扯她衣裳,她一巴掌打过去,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发泄出心中的义愤,表现出决断果敢的气概。
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 玫瑰花”之称。探春对贾府面临大厦将倾的危机早有预感,见到这种阵势,不禁忧叹:“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 地呢。”她已意识到贾家深层的政治问题,想用“兴利除弊”的改革来挽救贾家的命运,试图对家族管理制度做出改变以免于衰败的灾难,但可惜她一个女儿身空有抱负而无能为力啊!
和其他姐妹一样,她没有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也没有能力去选择自己的命运。高鹗续写的九十九回中,写到贾政被派江西粮道,接到镇守南方海疆的总制周琼的一封信,周琼请求与贾家联姻。贾政夫妇觉得门当户对,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这一方面,可能是朝廷的衰败使他们不得不选择和亲的方式;另一方面,大概是贾府面对自己的衰败,希望能够以嫁探春为海外王妃的形式,为贾家争取最后一点复兴的可能。
探春迫于父母之命,出于无奈,远嫁至海外和亲。作为政治婚姻,她也不太可能获得幸福。可惜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生在贾家末世,纵有济世之才又能如何?这一嫁相隔千山万水,是生离死别,音信难通,吉凶未知,岂不可怜?只能“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了。
因此,她的十二金钗曲是《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网友评论